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抑制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抑制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抑制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抑制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芳香化抑制用于妇科不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电脑抽取8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促腺性激素来治疗,研究者组患者采用芳香化抑制(来曲唑)加促性腺激素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卵泡成熟天数、>14mm的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周期妊娠率、流产率、副作用发生率,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卵泡成熟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4mm的卵泡数的明显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妇科不孕患者使用芳香化抑制治疗,可以提高获卵率,增加妊娠率,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科内分泌 不孕 芳香化酶抑制剂 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子泵抑制长期大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长期大剂量应用质子泵抑制致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6例质子泵抑制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占比62.07%高于女性的37.93%;年龄段为≥61岁的老年患者占比最高,为32.76%;引起不良反应的质子泵抑制品种有5类,尤以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占比较高,分别为48.28%与20.69%;质子泵抑制致不良反应涉及机体的多个系统,其中胃肠系统占比最高,占比为22.4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比为19.83%。结论长期大剂量应用质子泵抑制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多发于老年男性人群,故应加强对质子泵抑制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并认识到药学监护的重要性,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药师干预质子泵抑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使用质子泵抑制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对照组患者遵医嘱用药,临床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不予任何的干预,予以研究组患者临床药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质子泵抑制使用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质子泵抑制使用不规范、重复用药、用药过长、无指证用药、过量用药及配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学意义。结论临床中使用质子泵抑制时加强临床药师干预,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保证药物合理、科学的使用,降低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质子泵抑制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Rho激酶抑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行临床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Rho激酶抑制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的改善程度较好,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ho激酶抑制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并可抑制继发性脑损伤扥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尼莫地平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宫缩抑制在先兆早产治疗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因先兆早产收治于我院的孕妇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时采用盐酸利托君,观察组30例,治疗时采用硝苯地平,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保胎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保胎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的保胎有效率66.7%(20/30),且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大大下降,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先兆早产孕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保胎的有效率并且降低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硝苯地平 盐酸利托君 保胎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其死亡率及复发率较高,治疗困难,预后多不佳,分子靶向药的出现为卵巢癌治疗带来希望。特别是PARP抑制用于治疗BRCA1/2突变的晚期卵巢癌,可明显使患者生存获益,本文就肿瘤细胞损伤修复通路、PARP抑制作用机制及其在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卵巢癌 聚二磷酸腺苷核酸酶聚合物 合成致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s-1)、金属蛋白组织抑制3(TIMP-3)以及Ⅱ型胶原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例先天性腰椎管狭窄需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住院的4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其中2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Ⅱ级患者为实验1组,1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Ⅲ级患者为实验2组。分别对三组患者开展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临床检验,观察各组间指标表现差异,并分析相关临床检验的开展价值。结果三组患者的Aggrecanases-1、Ⅱ型胶原以及TIMP-3细胞因子在正常髓核及纤维环破裂的髓核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存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指标的表达与纤维环不同破裂程度的椎间盘有密切关联,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有良好的评估作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聚集蛋白聚糖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 Ⅱ型胶原 纤维环破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质子泵抑制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2014年2月—2017年3月),针对105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抽签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52例冠心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B组53例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冠心病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上消化道不适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能有效防治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治疗结果,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高度怀疑颅脑病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V、200~300mA)和低剂量(120kV、90-150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 标签: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与促胃动力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质子泵抑制类药物与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再增加康复新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分级、组织学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与促胃肠动力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同时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

  • 标签: 康复新液 质子泵抑制剂 促胃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用质子泵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分为4组,分别对其实施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见质子泵抑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并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低管电流(17mAs)设置下,管电压及是否自动控制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患者180例,根据检查时参数设置的不同分为4组。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比较4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4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评分,IMR图像的SNR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A、B、C、D组IMR图像的SNR值依次降低,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辐射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最高,D组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流17mAs时,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较低。

  • 标签: 多参数设置 低剂量胸部CT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早期肺癌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肺癌高危人群200人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逐一进行常规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和低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影像学检查。两次影像学检查之间时间间隔1周。对两种检查方法对肺部细节结构显示的情况以及对检出的不同大小肺部结节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肺部结构细节显示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的结节以及肺癌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结节形态、边缘、有无钙化进行分析,两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在对肺部细节结构显示的情况以及对肺部结节数目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同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即可以用来筛查早期周围型肺癌也适用于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推荐临床广泛采用。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肺癌 筛查 临床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MDCT胸部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以年来在我院行胸部DR片、常规剂量MDCT及低剂量MDCT随机抽取各800人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检查阳性率。结果低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DR片检查(P>0.05),而与常规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剂量MDCT受检人员辐射剂量却大幅减少。结论低剂量MDCT检查技术应用于健康体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低剂量扫描 健康体检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Kv结合迭代算法(SAFIRE算法)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采用固定管电压,分别是120Kv、70Kv,管电流采用CAREDose4D技术自动管电流调节螺旋扫描,所得图像A组使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使用迭代算法重建(SAFIRE3),得到两组图像,分别测量上腔静脉、右锁骨下静脉、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及左右大脑中动脉血管腔内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mGy)和剂量长度乘积DLP(mGy*cm)和对比剂量。结果B组对比剂用量仅为A组的50%;两组静脉血管腔内对比剂残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动脉血管腔内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主观、客观评价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Kv结合SAFIRE3算法确保图像质量下在头颈部CTA检查中能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 静脉,SAFIRE算法 对比剂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A组、低剂量B组、低剂量C组及低剂量D组,每组50例。对照A组常规CT剂量检测,最大电流900mA,低剂量B组最大电流为810mA,低剂量组最大电流为720mA,低剂量D组最大设定电流为630mA,其他设置参数不变。对四组有效剂量(ED)及图像质量和噪声进行评估。结果四组患者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D组有效剂量,低于低剂量C组、低剂量B组及对照A组(P<0.05);低剂量C组有效剂量,低于低剂量B组及对照A组(P<0.05);低剂量B组有效剂量,低于对照A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患者采用低剂量64排螺旋CT诊断时扫描最大电流设定量为630mA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剂量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CT扫描与低剂量CT在骨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常规CT扫描与低剂量CT以及图像iDose迭代重建,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常规CT和低剂量CT扫描以及经iDose2、iDose4、iDose6迭代重建后显示率分别为97.06%、91.18%、92.65%、95.59%以及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但结合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使图像质量提高,能够提高对骨肿瘤的诊断率。

  • 标签: 快速扩弓 前方前牵引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代表(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