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的有效和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动过速患者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并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快速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功能下降,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测患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结果,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与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1例为持续右侧局灶心动过速,3例为持续右心房峡部依赖心房扑动,上述4例患者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为起搏器术后患者,1例出现持续心房颤动,1例出现持续心房扑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心室率,因患者高龄,心功能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故给予房室结消融,术后为起搏心律。随访3个月,6例患者LVEDD、LVESD、LAD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有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动过速心肌病诊断成立;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发心肌病,老年患者尚易与其他心肌病混淆。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可使预后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急诊接收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照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转复44例,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5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律转复时间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优势明显(P<0.05)。结论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与三磷酸腺苷对比,使用普罗帕酮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康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炎心动过速的效果及安全。方法将64例心肌炎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使用炙甘草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心肌酶谱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肌炎心动过速患者中,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方法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且安全也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炙甘草汤 心肌炎 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对窦性心动过速(ST)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患者共58例,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对照组采取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对疾病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心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能有效降低ST患者的心率,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与担忧,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窦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诊断中运用食道心房调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那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PSV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食道心房调搏(TEAP)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65例患者中,3例为AT,占4.62%,1例为O-AVRT(双旁道),占1.54%,8例为O-AVRT(右侧旁道),占12.31%,25例为O-AVRT(左侧旁道),占38.46%,1例为AVNRT(F-S),占1.54%,27例为AVNRT(S-F),占41.54%;与IEPS相比,TEA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65例患者中,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成功率为92.31%,但是两种检查方法的房室结不应期、诱发频率以及诱发窗口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PSVT患者TEAP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经食道心房调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对窦性心动过速(ST)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患者共58例,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对照组采取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对疾病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心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能有效降低ST患者的心率,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与担忧,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窦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发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8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经普罗帕酮开展治疗,实验组通过胺碘酮实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93.0%,稍优于对照组的90.7%(P>0.05),但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转复时间为31.3±9.9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1±8.1分钟(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9%(P<0.05)。结论普罗帕酮以及胺碘酮均能在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发挥较好疗效,但是普罗帕酮在起效时间上更短,而胺碘酮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较高。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共计存在100例,2017年3月~2017年10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组,前入院50例患者归为研究组,并予以胺碘酮治疗;后入院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并予以普罗帕酮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总有效率、复律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患者的总有效率、复律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均以研究组上述指标更有优势,P值均<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律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a,加重0.5a就诊,患者于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37g/L,WBC2.23×10^9/L,PLT450×10^9/L。

  • 标签: 结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 综合征 | 人类
  • 简介: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模式,以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资料,寻找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位点验证。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变异分类指南判断致病。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MECP2基因、PTPN1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变异,分别为第4号外显子c.398G〉A,p.Arg133His及第3号外显子c.188A〉G,p.Tyr63Cys。Sanger测序结果显示,MECP2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导致Rett综合;PTPN11基因变异遗传自父亲,导致努南综合(Noonansyndrome,NS)。这2个错义变异均为致病变异,与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例发育迟缓患儿存在2个不同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同患2种不同的遗传综合,提示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表型,需加以重视。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遗传性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各类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肾病综合(nephroticsyndrome,NS)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成人>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难治肾病综合在临床上易反复,迁延不愈,激素治疗效果欠佳。该文旨在研究各类药物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进展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综合治疗。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比较,各有优势,需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治疗。

  • 标签: 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有资料证实,瘦素不仅与肥胖密切相关,而且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系列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研究瘦素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瘦素 肥胖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肘管综合的诊断与治疗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肘管综合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肌下前置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超声诊断检查诊断腕管综合的准确率为96.43%,精准度高;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4.29%,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采用超神诊断检查的精准度高,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肘管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肾病综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6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肾病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对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了血栓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6例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例6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及尿蛋白容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难治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血栓通 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AM)与格林-巴利综合(GBS)重叠综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机制。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4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和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并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效果。结果该重叠综合以中青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以25岁左右为主),且可能与前驱感染或接种疫苗(90.00%)等引发因素的高暴露率息息相关。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多以肢体无力(90.00%)、感觉障碍(80.00%)、感觉障碍平面(70.00%)、尿潴留(60.00%)等较为常见。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急性多发性脱髓鞘周围神经病有15例(75.00%),急性多发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有5例(25.00%),还有10例(50.00%)患者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此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治疗预后良好10例(50.00%);预后较差8例(40.00%);2例患者死亡(10.00%)。结论GBS/AM重叠综合的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GBS与AM共有的临床特征与症状以及脊髓影像学检查均有利于临床对GBS/AM重叠综合的诊断。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征 对称性肢体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2年间78例IBS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结果78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随诊3~6个月,除12例偶有症状反复外,余66例均病情稳定。结论IBS患者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及身体状况,结合临床经验,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探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