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进行妇科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头低脚高石位的安置方式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治疗4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实行头低脚高石位,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都成功的结束了手术,只有1例患者产生手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症状为伤口感染,同时全体病人对护理都表示十分满意。结论在对患者实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时候,选择低脚高石位对患者进行安置,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头低脚高 截石位 安置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近端骨术和胫骨高位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间62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胫骨高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腓骨近端骨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近端骨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恢复时间较快,造成的创伤较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按其意愿分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参照组应用传统石位,观察组应用改良石位,比较两组不同手术体位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病人手术用时比参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24h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参照组少(P<0.05)。结论改良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病人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减少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改良截石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经腓骨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腓骨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为14至31分,平均分为25.6分,其中有23例为优,7例为良,优良率为93,75%。结论经腓骨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效果优越,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经腓骨截骨入路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石位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我院收治的4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石位与改良石位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碎石取石成功率(72.73%)低于观察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石位利于针对上尿路结石疾病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的改善,能显著提高碎石取石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截石位 尿道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腓骨近端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4例OA病人的临床治疗情况,分别观察病人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情况及HKA(髋膝踝)角变化情况,并观察病人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都能完整随访,病人的VA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HS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提高(P<0.05);HKA角改变不明显(P>0.05);6例病人术后足背伸无力,1例病人小腿外侧的骨平面有轻微疼痛,1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足背麻木或者感觉消退情况,但皆经干预后改善。结论在OA临床治疗中应用腓骨近端骨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改善病人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胫骨高位骨结合关节镜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中选择52例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胫骨高位骨以及关节镜联合治疗,固定方法采用Tomefix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康复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优良率为90.4%。治疗后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强直等并发症,仅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3.8%。随访结果显示HSS评分为(79.5±6.4)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比FTA测量结果也提示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胫骨高位骨结合关节镜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显著,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我院1997-01~2002-12单纯采用肱骨髁上外侧闭合楔形骨,同侧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畸形 骨固定钢丝 肘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9)使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9)使用后路脊椎V型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以及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8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26%,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骨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同时,后路脊椎V型骨术治疗的临床复发率较低,说明该手术成功率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应用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骨结合关节镜清理并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由于胫骨关节外畸形导致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42例,均采用胫骨高位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年评分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1年、3年FTA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aLPTA低于术前,术后3年略有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斜仰卧石位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科80例肾结石患者。对照组(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40例,治疗组(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40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斜仰卧石位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经输尿管软镜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 标签: 斜仰卧截石位 单通道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复杂肾结石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清理与腓骨近端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接受治疗的4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3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为23例,予以关节清理与腓骨近端骨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评分。结果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以及HSS评分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以及HSS评分均获得了显著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实施关节清理联合腓骨近端骨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清理 腓骨近端截骨 膝关节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骨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Cobb角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脊椎V型骨术治疗。比较两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Cobb角水平;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Cobb角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Cobb角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脊椎V型骨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Cobb角,降低复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 术后Cobb角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腓骨高位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24例伴有内翻的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腓骨高位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1.67%,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1±6.3)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9)mL,住院时间为(6.5±1.0)d,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腓骨高位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且可帮助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膝关节炎 内翻 腓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关节清理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颈除术加主韧带缩短术在严重子宫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子宫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n=30)使用腹腔镜子宫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颈除术加主韧带缩短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100.00%,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颈除术加主韧带缩短术可有效提高严重子宫脱垂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脱垂 子宫韧带悬吊术 主韧带缩短术 宫颈截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术后发生6例牙龈疼痛,4例出血较多,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过处理后均得到康复。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一例下颌阻生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术后一周内自行消失。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需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应用传统方法将患牙拔除,研究组(n=45)应用微创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下颌阻生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的应用及临床病例。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并据拔牙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传统手术治疗,高速涡轮钻组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治疗。比较两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高速涡轮钻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高速涡轮钻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患者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疗效肯定,可有效拔除牙齿,加速拔牙进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 应用效果 临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阴道分娩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通过用手来控制出头速度来保护会阴。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掌上托的方法保护会阴。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伤口疼痛、伤口缝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 接生技巧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位难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阴道助产分娩率37.50%/35.00%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剖宫产率3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头位难产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