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ICU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及制定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若干名ICU护理人员,并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主要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风险性较高,以及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频发地点。如果护理工作得不到认可,家庭工作很难以协调。结论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的教育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ICU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 标签: ICU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分析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感染科所有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结果98%的护士感到有压力。结论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过高的工作压力可使护士身心疲惫,不仅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身心健康。感染科护士较其他科的护士相比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 职业风险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市医院临床护士100例,为其开展工作压力和工作疲劳情况评价。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为,疲劳量表-14评分为。临床护士的工作疲劳和工作压力呈现出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工作疲劳度的增加,因此需做好减压工作,由此使临床护士的工作疲劳度降低。

  • 标签: 临床护士 工作压力 工作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不一样的分娩方式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分娩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剖宫产)45例和对照组(阴道顺产)55例。在产后一到两个月对产妇进行门诊随访,并进行超声检查残余尿量,把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有5例,发生率是11.1%(5/45);对照组(阴道顺产)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有10例,发生率是18.18%(10/55),实验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有效地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的诱发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从我院重症护理病房的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50例,均在职满一年,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的现状及原因。结果50例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处于中度抑郁与焦虑状态,其中强迫症、暴躁症状处于严重状态,抑郁、焦虑处于中度症状,精神病性处于轻度状态。结论应及时掌握每位护士的心理状况,并对其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进行全面的剖析,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理压力 环境 重症护理病房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期间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对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正常压力脑积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英文名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缩写SUI)。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6.09.01日到2017.08.31日的100例SUI患者,依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在诊疗措施方面,给予对照组盆底肌锻炼为主要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使用电刺激治疗手段。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在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以及总评分上比对照组高,其差别较大,P值<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UI患者的盆地肌锻炼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电刺激治疗方案,能更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进行治疗烧伤患者共5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联合组和单一组各25例,其中,对单一采用压力疗法进行治疗,而在联合组中,则采用压力疗法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生命质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分别对两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的总效率联合组要明显高于单一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所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联合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要明显低于单一组,评分存在的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联合组要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其治疗效果显著,即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了瘢痕增生的厚度,同时也提高了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 治疗烧伤 瘢痕增生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和压力的状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组,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量表)评价我科护理人员是否存在抑郁、焦虑及压力等情况;同期,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推测导致护理人员抑郁、焦虑或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结果研究组DASS-21量表所得的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压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较多压力,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概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方式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此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抑郁 焦虑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及与觉察压力、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28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觉察压力量表进行睡眠状况分析及构建中介作用模型。结果①年龄18~20岁患者睡眠得分显著低于≥21岁患者(t=6.209,P﹤0.01)。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577,P﹤0.01)。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睡眠状况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1.533,P﹤0.01)。体质指数正常患者睡眠状况得分显著低于体质指数肥胖及超重患者(t=-6.713,P﹤0.01)。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睡眠得分显存在显著性差异(F=68.225,P﹤0.01)。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患者睡眠得分显著低于倾向采用消极应对患者(t=8.062,P﹤0.01)。不同自尊水平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8.087,P﹤0.01)。不同觉察压力程度患者睡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4.369,P﹤0.05)。②自尊、超载感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具有预测作用(t=3.639、-2.764,P﹤0.01)。③中介作用分析显示,自尊在超载感与睡眠状况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的21.30%。自尊在预测感、控制感与睡眠状况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具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术后时间段、不同体质指数、不同疼痛程度、不同应对倾向、不同自尊水平、不同觉察压力程度特征,并与觉察压力、自尊关系密切,且自尊在觉察压力与睡眠状况间具有中介作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睡眠状况 自尊 觉察压力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1例,其中仅应用安慰剂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应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的51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h漏尿量和漏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盆底肌肌力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1h漏尿量、漏尿次数和盆底肌肌力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不仅可减少患者的漏尿量和漏尿次数,还可提升患者盆底肌的肌力,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轻度 中度 盆底肌训练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院急诊科护士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别对工作压力源各维度、职业疲溃感各维度和心理韧性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0例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评分为(82.01±21.25)、职业疲溃感总评分为(47.32±15.68)、心理韧性总评分为(71.12±15.28);其中心理韧性各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各维度之间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心理韧性各维度与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耗竭维度以及去人格化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职业疲溃感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于急诊护士来说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心理韧性会随着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的增强而逐渐弱化,而随着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韧性 工作压力 职业疲溃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患者术后控尿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13例,均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ICIQ-SF评分、漏尿次数、漏尿量、漏尿程度、I-QO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SUI患者采取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盆底肌力,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盆底肌肉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术后控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使用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中选取130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65例,硫辛酸治疗)与联合组(65例,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碳(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患者运动神经正中神经、运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有所加快(P<0.05),且联合组明显比单一组快(P<0.05);治疗前,不同组别患者ET、NO、TNF-α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ET、TNF-α均有所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比单一组低(P<0.05),NO均有所上升(P<0.05),且联合组明显比单一组高(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单一组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DPN患者使用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可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减少炎性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硫辛酸 空气波压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压力性损伤的防范作用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40)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增强护理水平。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手术昏迷 综合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不同时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2)在SCI不同时期予以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并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n=42)则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分级1--2级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97.62%>80.9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4.76%<23.81%),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的康复护理中采用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生理因素,检测仪器和试剂因素,饮食因素和标本因素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加强标本和检验系统的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项目审查,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结论临床生化试验中影响试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严格管理操作规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高控制效果。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相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感染的监控管理,观察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感染制度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监控指标。结果经不同的方式予以感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同时观察组的反渗水及透析液质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感染现象的控制,可应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将其感染现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对其做好全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每一个执行环节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对于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与患者医疗费用的节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药房贮藏和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药房贮藏的药品46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种,对照组23种,分别接受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药品的贮藏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1例,药物不良反应0例,药患纠纷0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2例;对照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4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药患纠纷1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5%;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药品贮藏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贮藏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