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镜消毒后来的微生物监测,对我院胃镜消毒的消毒质量进行评估,为控制由胃镜消毒不严所引发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GB15982-2012[1]和《消毒技术规范》[2]要求的方法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胃镜消毒不合格率达到了16.11%。结论工作人员在胃镜清洗、消毒、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瑕疵,导致了胃镜消毒质量的下降。

  • 标签: 胃镜 监测 消毒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手术器械灭菌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的手术室外来器械来分析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的灭菌标准符合率、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和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符合率是100%,对照组是87%,两组的手术器械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是92.6%,对照组的甲级愈合率是77.1%,两组甲级愈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无伤口感染病例,对照组有9例,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外来手术灭菌流程能够让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提升,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临床中患者能够更快愈合,提升手术质量。

  • 标签: 外来手术器械 灭菌流程 灭菌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操作要求对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研究采用回顾性及现场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前,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2.63%、93.75%、88.57%,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后,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96%、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1%,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4%、6.22%、11.34%,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57%,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9%、2.21%、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内空气、设备、器械等灭菌率。此外,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监测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纸塑包装器械压力蒸汽灭菌湿包产生的原因,分析控制湿包形成的有效措施。方法将MAST-A1500压力蒸汽灭菌器,相同灭菌参数的重量≤7公斤,体积≤30×30×50cm纸塑包装的管腔器械及实心金属器械包各20例作为对照组A;改进包装、灭菌装载、灭菌卸载相关因素的同类纸塑包装的管腔器械及实心金属器械包各20例作为实验组B,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果经改进后湿包发生率下降了97.5%。结论灭菌前实施正确的物品准备和包装、掌握正确的装载及卸下技术、保证灭菌器良好的性能和掌握解决湿包问题的能力是能够控制大部分湿包的发生的。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纸塑包装 湿包 分析 控制
  • 简介:为保证检验系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应遵循理论实际并重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两个环节,努力抓好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工作,使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和完成。

  • 标签: 检验医学 实习教学 质量
  • 简介: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抓住机遇,扩大和增加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基础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深入调查研究,转变观念,广泛进行适应现代化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改革;狠抓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毕业论文管理等环节,促进了实践教学的改革,采取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检验医学实践教学教育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践教学 改革 教育
  • 简介:医院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之一,其对建筑卫生学的要求最高,硬件建设最复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已逐步普及,同时也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更高要求。现将如何对一类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总结如下。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组织和管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发热门诊护理环节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措施,观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发热门诊风险因素的认知、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就诊期间医护人员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78.18%是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率,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4.55%(P<0.05);试验组患者对发热门诊风险因素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就诊期间医护人员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到发热门诊护理环节中,既能使护理工作质量提升,而且还能使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

  • 标签: 风险事件发生率 发热门诊 风险因素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在重症病人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NICU收治的43例病人作为研究组,另对神经外科NICU2017年3月前收治的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参与环节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士长参与重症病人环节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士长 重症病人 环节质量控制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点环节管理在运行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第四季度9000份,2017年第一季度9500份运行电子病历的质量进行检查,根据《环节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评价每个季度的病历质量。采用重点环节管理的办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监控。结果2017年第一季度的电子病历的质量明显的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电子病历质量高(P<0.05)。结论对电子病历的质量不断的加强重点环节监控,可以使病历整体的质量显著的提高,值得在电子病历管理的工作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重点环节管理 电子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中抽选9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接受针对性急救护理环节管理措施,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死亡率为4.26%,对照组死亡率为17.39%,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环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减少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重症脑卒中 急救护理 环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炎护理环节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睡眠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炎护理中采用韧性化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炎 人性化护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环节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高压氧舱治疗患者118例,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护理差错。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环节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差错,利于护理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压氧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环节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2日至2017年7月5日,随机分成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实验组实行优质化护理方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和护理环节,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措施,其中主要是按照过程的前后来安排,最后分析了如何提升质量。

  • 标签: 临床医学 关键 环节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10月、2016年8~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的电子护理病历进行研究,每份病例的护理项目为1000项,并将2015年的病历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质量管理;将2016年的病历设为观察组,对其采取环节质量管理,随后对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在电子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此分析。结果观察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环节质量管理后,病历缺陷率为3.70%(37项);对照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常规质量护理后,病历缺陷率为23%(230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病历的缺陷率,改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环节质量控制 电子护理病历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