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回盲部误诊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回盲部诊断准确率奠定基础。方法时间在2017.3-2018.4月,研究对象为50例回盲部误诊患者,回顾分析其误诊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结肠镜配合气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回盲部物主要误诊为回盲部肿瘤、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阑尾炎、卵巢附件囊肿、肠套叠等。结论常见的阑尾脓肿、炎性肉芽、肠系膜淋巴结核、克罗恩病以及回盲部肿瘤等均可引起回盲部表现,在具体诊断中需要通过结肠镜、手术病理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误治。

  • 标签: 回盲部 肿物 误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良性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乳腺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疤痕更小,住院时间更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乳腺肿物切除术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乳腺患者的微创术式治疗中手术室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经微创术式治疗的乳腺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9例)、甲组(39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护理,甲组加手术室护理,总结并发症、满意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结果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患者的微创术式治疗中,手术室护理可为显著提高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

  • 标签: 乳腺肿物 微创术式 手术室护理 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对患者的影响,为乳腺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乳腺疾病患者共有109例,对这109例乳腺疾病患者实施乳腺病灶切除术,并对所有乳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护理干预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没有患者出现操作失败的情况,护理效果良好,4例患者为少量出血,2例患者为术中出血,6例患者为术后出现局部轻度淤血,其在乳房表面留下的创口长度为3至5mm。经过为期3个月的随访后,经B型超声后,均没有出现病灶,患者也没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上,应用乳腺微创旋切术对于乳腺疾病患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阴性的乳腺肿块明确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以及乳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微创切除活检均有较大的帮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不仅有操作便捷、恢复快和创伤疤痕小,而且这种微创术能有效的维持了乳房的美观,经过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减少和预防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囊性肿物 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侧卧位与平卧患侧垫高体位在切除前纵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 11日到 2019年 8月 30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纵隔患者 60例,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健侧卧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平卧患侧垫高体位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效果、复发及死亡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摆体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胸腔镜下平卧患侧垫高体位与侧卧位下前纵隔切除疗效相近,前者摆体位时间更短,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体位 前纵隔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肿块使用经腹部、阴道部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06月-2018年01月间;均实施经腹部+经阴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7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符合率(73.33%),(28.54,P<0.05)。结论妇科肿块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与经腹部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有经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妇科盆腔诊断重要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 盆腔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乳腺患者中选取11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良性乳腺患者采用常规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良性乳腺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治疗 良性乳腺肿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急诊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往往急诊病人静脉输液发生皮下淤血的几率高于门诊和病房其他科室。本文针对于急诊静脉输液引起皮下淤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当发生皮下淤血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急诊静脉输液 皮下淤血 原因 措施。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静脉输液导致患者皮下淤血而引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下降及纠纷现象增加。笔者对近1a来引起皮下淤血的相关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副作用 出血/病因学/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皮下注射的疼痛。方法将200名各年龄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两组病人都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或重组人白介素Ⅱ。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实验组皮下射时使用放松技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皮下注射,使用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这种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皮下注射时疼痛明显减轻。结论放松技术能减轻注射的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放松技术 皮下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胸骨后甲状腺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措施,希望可提高此病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X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胸骨低位领形切口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进行治疗。结果70例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果,但是,采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果较高,对照组有10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短暂甲状腺功能减弱的症状,及时的采取了应对措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诊断,利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胸骨后甲状腺,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减少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胸骨后甲状腺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0例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采血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血肿形成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采血前的焦虑评分及采血后的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体检者采血过程中,可有效减少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采血 护理干预 皮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疑似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患者,观察分析其病理表现,以明确诊断。结果26例患者通过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的分析,最终明确诊断,25例患者确诊为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早期的病理诊断,有助于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病理诊断
  • 简介:韦格纳肉芽病(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中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为主的肉芽性或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WG患者,病初误诊为鼻窦炎,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病/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在术后5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结论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肺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肉芽与肺癌CT影像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经病理证实的47例肺结核肉芽和31例肺癌患者,将其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周围组织变化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均有意义。结论仔细分析对比肺结核肉芽和肺癌影像的异同点,对减少临床误诊、误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肺结核球 肺癌 影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胶原基质组(13例)与结缔组织组(12例),胶原基质组接受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结缔组织组则接受自体结缔组织治疗,调查两组患者对疗效满意率与根面覆盖率,并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基质组满意率、根面覆盖率均明显高于结缔组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厚度、临床附着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胶原基质组显著优于结缔组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牙龈退缩 胶原基质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肉芽性乳腺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采用激素联合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回顾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无复发情况。结论激素联合手术治疗柔性乳腺炎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清除病灶,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激素联合手术治疗 肉芽肿性乳腺炎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