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因素并加以总结。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由妇产科收治的146例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的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硬膜外剖宫产麻醉效果的成功与否,分为麻醉成功组和麻醉失败组,其中成功组120例;失败组2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在镇痛前以及镇痛30min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分娩镇痛持续时间、补救镇痛的次数、平均动脉压。结果在本次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中,失败率为17.8%;麻醉失败组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补救次数明显多于成功组;两组产妇在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补救次数以及转行剖宫产时的平均动脉压在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与动脉压的改变、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补救次数有关,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剖宫产 麻醉失败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结合阻滞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并作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别以单月、双月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接受腰麻-硬膜外结合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HR、SBP、DBP、术后腰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92.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结合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

  • 标签: 腰麻-硬膜外结合阻滞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腔置管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对产科麻醉硬膜外置管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20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产妇行以常规硬膜外置管,研究组110例产妇行以硬膜外腔置管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硬膜外置管置入血管概率为3.64%,置管失败概率为1.82%,对照组置入血管概率为13.64%,置管失败概率为10.00%,研究组硬膜外置管置入血管以及置管失败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科麻醉硬膜外置管来说,硬膜外腔置管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可以避免置入血管,降低置管失败概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腔置管 生理盐水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麻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应用于剖宫产中的效果较好,能够起到理想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硬膜外麻醉是当前临床手术治疗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是术后常会出现腰背疼痛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均探究了多种方法来应对这一并发症。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对近五年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的防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的治疗,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背疼痛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为硬膜下血肿且被误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腰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做剖宫产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4人。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做剖宫产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做剖宫产的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做剖宫产具有麻醉起效快和痛觉恢复时间快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硬腰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操作置管和依据麻醉起效判定置管方向,两种策略在置管中出现异感和置管困难的影响,总结腰麻硬膜外针中针操作经验。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临床择期进行腰麻的对象1000例,双盲分为两组操作,记录置管顺畅以及困难情况,每组50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第一组按照常规操作腰麻后直接置管,第二组进行腰麻注射后,询问患者本体感受,问询“左或右、或双下肢一起出现热感或麻木感”,判定硬膜外针方向的偏向,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向。对比两组麻醉置管情况。结果第一组出现置管困难或异感发生185例,第二组出现置管困难或异感发生20例。结论腰麻硬膜外针中针注药后若出现单侧麻醉,则失败风险较高,在据此调整置管方向后,仍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麻醉效果。腰麻后问询患者麻醉感可以给置管方向提供可靠的判断。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穿刺 针中针操作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产生的主要特点,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300例。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及安慰镇痛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0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需强化手术过程中的对症护理。

  • 标签: 妇产科 硬膜外自控镇痛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活动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术中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结合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96例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硬膜外麻醉)以及观察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平均每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麻药使用量(6.37±2.42min、133.58±26.94mL、23.67±5.84m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0.61±3.64min、166.49±22.54mL、44.39±6.18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的患者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缩短麻药的起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麻药的使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对孕妇以及婴儿的伤害,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资料。方法根据我院的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归纳,此次主要的护理内容有入院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结果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后,共有15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好转,2例无效,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突出,护理安全性比较高,效果比较好。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部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后使用系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硬膜外 注射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经皮肾镜下取石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本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下取石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硬膜外麻醉(EA)方式。观察、监测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PA),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等。结果从结果中可以到,本次经皮肾镜下取石术均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的评价中有80%(72/90)为优,满意的有20%(18/90)。变化体位之后,患者出现血压显著下降现象,与变化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有1例患者需要利用缩血管药物进行干预。结论肾结石患者在行经皮肾镜下取石术时,应用硬膜外麻醉(EA)进行麻醉,其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经皮肾镜下取石术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52.84±15.41)ml少于对照组的(524.78±42.52)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3.71±1.23)d比对照组(1.31±0.62)d长(P<0.05),两组一次性血肿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对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较少。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开颅手术 硬膜外血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4例妊高症且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通过根据不同的麻醉手段,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段,联合组为47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动脉压、心率以及指脉氧等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麻醉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麻醉前两组患者比较均无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均在胎儿娩出时间段有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各指标变化均无差异(P>0.05),同时联合组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积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低,同时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有效降低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妊高症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30例,按照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将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娩镇痛组为实验组,自然分娩组为对照组。结果当P>0.05时,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改良Bromage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15.28%和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6%和29.99%(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镇痛半小时(8.2±0.7)分,(9.1±0.6)分,(7.7±0.7)分,(7.3±0.6)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相应评分为(3.2±0.5)分,活跃期(2.8±0.4)分,第二产程为(1.5±0.8)分,第三产程为(1.8±0.7)分(P<0.05)。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疼痛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不延长分娩,不增加器械助产率,还可降低会阴切率和剖宫产率,有利于妇幼安全的传递。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分娩镇痛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硬膜外和腹横肌筋膜组滞下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实施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7例作为主要探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横肌筋膜阻滞下实施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到达最大麻醉平面时间以及患者心率变化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到达最大麻醉平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腹横肌筋膜阻滞效果确切,腹横肌筋膜阻滞具有起效快,影响小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麻醉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 腹横肌筋膜 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分析麻醉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0例,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应组别名称对照组、研究组。分析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优良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比对照组(34.29%)更低,且研究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94.29%)数据更高于对照组(62.86%),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以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例数为100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分娩镇痛中实施罗哌卡因干预,实验组分娩镇痛中实施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干预,分析2组产妇镇痛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程时间、镇痛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Bromag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温、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催产素使用率、产间发热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镇痛中实施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干预,不仅可缩短产程,且不会增加产间发热的几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