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妊娠期高血压者为例,观察分析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40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组别。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产科护理。观察二者的血压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指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 25.00%,高于研究组的 0.00%,差异大( P< 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予以产科护理干预,能控制血压水平在合理范围内,改善病情。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产科护理干预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利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2018年接收的 100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几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92%,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80%,两组患者的比较有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控制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患者出现各项并发症,而且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 以及 药物经济学 。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 150 例本院临床确诊高血压患者 分成三 组, A 组 50 例 ;B 对组 50 例及 C 组 50 例 . 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其中 A 组采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 片治疗, B 组采用 缬沙坦 胶囊治疗, C 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持续用药治疗 12 周,并对其各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成本进行分析 [1] 。 结果 :数据表明,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近乎相同,但从药物经济学方面采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 治疗老年高血压成本较其他两组比更优。 结论 : 缬沙坦氨氯地平 片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成本最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78 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39 例,参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SBP (收缩压)、 DBP (舒张压)、 ET-1 (内皮素)、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IL-6 (白细胞介素 6 )等指标水平。 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 92.31% ,高于参照组的 71.79% ,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两组治疗前 SBP 、 DBP 、 ET-1 、 TNF-α 、 IL-6 等指标水平对比无较大差异( P > 0.05 );治疗后研究组 SBP 、 DBP 水平低于参照组,且 ET-1 、 TNF-α 、 IL-6 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10月医院收治的 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 57例)与感染组( 79例),同时选取同期 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 NLR、 SAA、 hs-CRP水平,应用 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早期诊断价值,并观察入院 30d内感染组死亡率,评估三者预后价值。结果:感染组死亡率 35.4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14.04%( P< 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P< 0.05),且感染组较非感染组高( P< 0.05); NLR、 SAA、 hs-CRP早期诊断临界值分别为 11.78、 259.76g/L、 34.14mg/L,其中 NLR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 SAA;死亡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生存组高( P< 0.05)。结论: NLR诊断价值较高,检测三者水平有利于早期临床诊断,及时治疗,并为预后评估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超敏 C-反应蛋白 高血压脑出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与产褥感染发病的关系,使其应用到社区产后访视为预防产褥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 2016年 1月 -2019年 6月医院分娩后出院在本辖区居住,接受产后随访的 436名产妇,按照自愿随机原则将访视产妇分为常规访视组 210名,体质辨识组 226名,体质辨识组在普通访视内容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情况对偏颇体质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常规访视组则按照普通随访内容访视。结果: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组产褥感染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普通访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产褥感染的发病与体质类型相关,在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能有效防治产褥感染,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 标签: 社区产后访视 中医体质辨识 产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为临床上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 15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以 BIS引导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连续监测两组术中和术后平均血压、心率变化,比较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和平均心率较对照组更为平缓,波动更小,差异有显著性;( 3)观察组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安全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充分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 7例和 5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无呕吐、幻觉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X2=0.362; P=0.547> 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高血压围手术期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保护高血压患者血压动力学稳定性,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血糖指标。方法 在 2017年 4月到 2018年 5月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患者 68例,将这 68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例。对照组患者是采用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以吡格列酮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此次实验研究可知,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 P> 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发生明显改善,其指标水平都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水平下降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此次实验研究我们可知,对社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社区 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