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进了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了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ASA分级Ⅰ-Ⅱ级的困难气道患者4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依靠解剖定位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进行清醒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环甲膜穿刺成功率以及各级呛咳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和Ⅰ级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喉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对于清醒气管插管更加的的高效、安全,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下喉上神经 环甲膜穿刺 麻醉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针对气管插管病人的特点,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促进病人康复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气管插管病人的实际情况,总结对他们采取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气管 插管 病人 护理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生病选择静脉输液,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笔者在儿科工作近20a的体会,浅谈一下小儿静脉穿刺,希望对我们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 标签: 穿刺术
  • 简介: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的其他症状,依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作出临床诊断,其进展及预后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评价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因此肾活检病理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复习我院近3年中557例肾穿刺活检病历资料,发现并探讨肾脏病理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相关工作,提高确诊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肾脏疾病 病理学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苏醒期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占45.71%(48/10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9%(57/1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安全护理、管道护理、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质量,对于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围苏醒期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节同时穿刺与逐节穿刺PV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0例,参照组给予患者逐节穿刺椎体成形术,研究组给予患者多节同时穿刺椎体成形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VAS评分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伤椎功能恢复评分更高,P<0.05。结论给予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多节同时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VAS评分较低,伤椎功能恢复评分较高,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多节穿刺 逐节穿刺 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腺导管插管术(ERCP)插管困难患者行二次ERCP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选取87例作研究对象,在其常规插管失败后,进行乳头预切开,再次尝试插管,若1h后插管操作仍未成功,则择期进行二次ERCP插管。结果①本组患者的总体ERCP的插管成功率是93.10%,与首次ERCP插管成功率64.37%相比较高(P<0.05);②本组患者首次ERCP插管时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4.94%,与二次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3.45%相比较高(P<0.05)。结论ERCP插管困难患者行二次ERCP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ERCP插管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可借鉴。

  • 标签: ERCP 插管困难 二次ERCP 并发症 插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术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时的应用价值,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院前现场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入选24例病例,17例院前抢救实行插管时一次性成功,其中有15例安全转运至医院,经进一步抢救后均存活。7例患者院前二次插管成功,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术对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极其重要,急诊科医师均应熟练掌握。

  • 标签: 紧急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CT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病例82例,其中肺内肿块70例,纵膈内肿块12例,均作组织病理和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本组82例中活检取材全部成功,病理确诊率95.12%,细胞涂片阳性率60.97%,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2.68%,并发症为气胸9.76%,肺出血12.20%,少量咯血7.32%。结论CT引导经皮胸部肿块穿刺切割活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综合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可提高术区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肿块 计算机体层成像 定位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验诊断良性49例,恶性33例,可疑恶性2例,涂层不满意10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判断诊断准确率为95.24%,计算得细针穿刺诊断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4.3%。结论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能够准确的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验准确率高,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 简介:为防止气管插管气管导管阻塞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11—2009—11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8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在气管插管期间易出现的导管阻塞的现象分析如下。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护理 导管 留置/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氧瞬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择120例困难道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单用“氧瞬得”,一组链接电视视屏系统。结果“氧瞬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时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上有优势。结论“氧瞬得”链接电视视屏系统对困难气管插

  • 标签: 困难气管 可视 链接电视视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气管镜室插管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气管镜间检查的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宣教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结果对比可得,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宣教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气管镜室插管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宣教知识,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自觉遵医嘱行为,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路径 气管镜室 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面罩联合气管插管通气在急诊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呼吸心跳骤停后行CPR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气囊面罩通气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气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血压(MAP)、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抢救结束,比较SpO2和MA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1.54%和34.62%;存活率分别为3.85%和26.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面罩+气管插管通气方式可明显提高急诊CPR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值得应用。

  • 标签: CPR 通气方式 气囊面罩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8例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和可视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声门最佳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而言,实验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82.35%vs.58.82%;就插管开始时而言,两组的MAP、HR较诱导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就插管完成时而言,实验组的MAP、HR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82%vs.29.4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口腔护理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口腔护理措施分别为改良式口腔护理法及常规口腔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法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口腔不良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改良式口腔护理法 经口气管插管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与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顺行穿刺方式,试验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患者的浅静脉进行有效保护。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逆行静脉穿刺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穿刺孔设计改进,探讨穿刺孔改进后的临床结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芦溪县人民医院自2011年至2016年期间,比较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两组病人在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出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组,其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组(P<0.05)。结论采用新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出现等方面,与传统的穿刺孔设计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降低了中转降低了中转开腹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穿刺孔设计改进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中转开腹率
  • 简介:我科自2003年以来行股静脉穿刺置管8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穿刺成功50例,2~3次穿刺成功19例,失败13例,失败率15.8%。穿刺失败主要表现为穿入股动脉7例,无回血2例,送管不畅3例,血肿及导管阻塞1例。

  • 标签: 穿刺术 股静脉 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