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气管导管的前端为一个斜面,即使我们是给Cormack-lehaneI和II级的病人插管,有时候尽管我们能够看得见声门却插不进。

  • 标签: 气管 插管方法 器械产品 插管处理
  • 简介:目的:临床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气管插管困鞋病例中的应用,以提供使用依据。方法:BTII由食管气管引导管(OT)、光索(LT)和露源盒(BES)组成,另加专用面罩。选择165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其中术前预知者149例,未知者16例)使用BTII,采取3个步骤,先将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7.6%(161/165),插管总耗时为136.8±31.2s,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TII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并发症少,不受病人已用麻醉条件的限制。

  • 标签: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气管插管 麻醉 插管方法 临床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患者是否会出现气管内插管困难,是麻醉前查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术前能做到精确预测插管困难问题,就可避免插管困难的误诊率和危险性,这是麻醉医生一直在追求着的目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插管困难 气管内插管困难 麻醉医生 预测方法 麻醉前 误诊率
  • 简介:新生儿窒息为剖腹产术中常遇的紧急情况,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我科近年来对176例窒息新生儿,尽快实行气管内插管,同时吸除分泌物并加压给氧吸入。这样即容易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能防止胃内容物及口腔粘液的误吸,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标签: 气管插管 早期 抢救 新生儿窒息 剖腹产术 死亡率
  • 简介:我院在全麻气管插管时常规采用McCoy喉镜,使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其中仍有14例患者因极度肥胖、声门过高、颈部瘢痕挛缩等原因而未能看到声门致插管失败。后经使用McCoy喉镜结合自制的“简易气管导管芯”后获得再次插管顺利成功。今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导管芯 插管方法 喉镜 制作方法
  • 简介:为了提高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管理方面应用的有效性,我们Glidescope视频喉镜协助下实施了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发现在经口气管插管中将两者联合应用不仅可互补不足,而且亦是培训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就该联合气管插管方法的操作技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和优点进行了评述。

  • 标签: GLIDESCOPE 视频喉镜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技术
  • 简介:临床上估计气管插管有困难的病例,如果按常规经口快速诱导插管往往难以成功,且因“无通气时间”延长而有导致缺氧性心跳骤停的潜在危险。我们对这类病例试用保留自主呼吸、在监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曲线引导入施行经鼻气管插管法,插管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今报道如下。

  • 标签: PETCO2 经鼻气管插管 插管成功率 呼气末 快速诱导插管 病例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新型超短效心脑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1)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8例择期非心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n=28)、B(n=30)、C(n=30)三组。先静注芬太尼2μg/kg,面罩吸氧5min后,A、B、C三组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1mg/kg和2mg/kg(于30~50秒注毕),随即静注2.5%硫喷妥钠5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连续观察并记录病人入室、给芬太尼后5min、诱导后、插管后第1、2、3、4、5、6、7、8、9、10min时的SBP、DBP和HR。结果:①诱导后A、B和C三组SBP均显著下降(P<0.01),C组HR显著下降(P<0.01),其中4例下降至47~50bpm;②插管后,A、B、和C三组SBP分别上升29.81%(P<0.01)、18.86%(P<0.01)和3.69%,A、B两组HR分别上升24.48%(P<0.01)和12.98%(P<0.01),C组HR无改变。结论:国产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抑制窥喉与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1~1.5mg/kg用量可能较安全。

  • 标签: 艾司洛尔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临床观察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 简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体重68kg,身高175cm。因咳嗽、咳痰、伴喘息一月入院。平素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吸烟40年,每天1包,已戒烟1年。查体:脉搏128次/分钟、呼吸25次/分钟、SpO295%、血压110/70mmHg,头颈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称,

  • 标签: 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呼吸运动 头颈部检查 临床资料 SPO2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光导可塑芯硬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包括216例ASAⅠ—Ⅱ级,年龄52—63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困难气管插管的原因是头后仰活动受限(105例);头后仰活动受限复合张口活动受限82例,面部瘢痕所致的小口畸形19例;颞颌关节强直4例和下颌畸形6例全部患者的直接喉镜显露分级均为Ⅲ级或Ⅲ级以上其中67例采用神经安定镇痛-口咽部表面麻醉;42例采用静脉麻醉药-小剂量肌肉松弛药麻醉;107例采用全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结果:本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为1.65min.平均为47min其中气管插管时间<3min者有76例(35.2%):3~10min者有81例(37.5%);>10分钟者有59(27.3%),麻醉方法与气管插管操作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保证应用纤维光导可塑芯硬喉镜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关键。

  • 标签: 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 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临床应用 麻醉
  • 简介:目的: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于全麻诱导前15分钟用1%利多卡因10ml经c6入路行R-SGB,对照组诱导前同法注射10mf生理盐水。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DBP.MBP、HR、ECG,Sp02和RPP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各时点与入室基础值比较,仅诱导后SBP.DBP、MBP鼠著降低.窥喉时HRP和RPP显著升高(P〈0.01);在插管3min后已恢复至基础值。而对照组诱导后SBP、DBP,MBP显著降低(P〈0.01);窥喉时SBP、DBP、MBP.HR、RPP均显著升高(P〈0.01).并持续至播管后5分钟。组间比较.对照组升高的程度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或P〈0.01)。结论:R-SGB对全麻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可用于调控全麻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恩纳用于小儿静脉穿刺的效能。方法:120例静脉穿刺术,患儿年龄1-7岁,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组)、恩纳组1(Ⅱ组)、恩纳组2(Ⅲ组)和恩纳组3(IV组),每组30例,分别于穿刺局部皮肤涂抹乳白色安慰剂,恩纳0.2g/cm^2、0.1g/cm^2和0.1g/cm^2+安慰剂,涂抹面积10cm^2,局部表面覆盖无菌薄膜,并分别于涂抹后2h、0.5h、1h和1h后行静脉穿刺术。记录患儿痛觉表情评分,哭闹、肢体抵抗、穿刺次数,局部皮肤反应衣全身毒性反应。结果:4例患儿静脉穿刺均成功。实验组患儿的痛觉表情评分别为2.60±1.9、1.5±1.5和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6.1±3.0,p<0.01。IV组疼痛表情评分量低,但与Ⅲ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Ⅲ组,IV组评分较Ⅱ组显著性降低,P<0.05。患儿哭闹、肢体抵抗的结果与痛觉表情评分结果相符合。EMLA局部副作用在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应用EMLA局部皮肤表麻,可安全有效施行小儿静脉穿刺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术 恩纳 局部麻醉药涂剂
  • 简介:全麻下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刺激可引起显着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如何减轻和控制这类应激反应是众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采取诸如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喉上神经阻滞和应用镇静、镇痛药,肾上腺能神经阻断药及血管扩张药等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本文采

  • 标签: 全麻诱导 气管插管 心血管副反应 喉镜 心率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