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我科诊断、治疗的胃黏膜上皮化生116例患者,以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用药,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生汤施治,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病情的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理想;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黏膜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可标本兼治,获得相对满意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益气化生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球菌及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球菌及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submucosaltumors,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MTs患者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39例SMTs患者中,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19例,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块实性部分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17例GST长轴与胃壁垂直,14例表面覆盖完整黏膜,4例病变出现钙化,所有患者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神经鞘瘤6例,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较少出血、坏死及囊变,仅2例患者病灶表面有小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瘤8例,表现为范围较广的胃壁增厚而无梗阻,病灶长轴与胃壁平行,强化不明显,7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异位胰腺6例,表现为扁平状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类似,1例见中央导管征。结论:SMTs病灶多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强化方式及胃腔内外情况等,对SMTs的诊断及鉴别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肠胃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110例炎症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结合炎症性病临床疗效判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体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5较对照组6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病患者临床效果优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内外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为内营养治疗。从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95.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采用PPH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PPH 直肠黏膜脱垂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胃黏膜保护剂是指对天然胃黏膜保护屏障有加强作用和修复作用的一组药物。这类药物在消化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是消化专科门诊用量大、不可缺的一组药。这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开发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黏膜保护剂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黏膜保护剂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感染粪球菌和屎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17例,对其进行粪球菌和屎球菌检测,并作药敏分析,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65株粪球菌和52例屎球菌,其中粪球菌样本主要来自泌尿科、血液科和消化科,屎球菌主要来自消化科,两种球菌年龄分布均集中在40-60岁之间;粪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为55.38%高于屎球菌32.69%,而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为13.84%、16.92%、32.31%、30.77%,均低于屎球菌78.85%、80.77%、82.69%、71.15%,P<0.05。结论屎球菌耐药性普遍高于粪球菌,临床药物使用时需开展科学合理的药性检测,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流感染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易激综合征患者110名,医护人员将11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后的治疗有效率及胃肠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36%)、胃肠道症状评分(79.53±2.46)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27%)、胃肠道症状评分(60.42±2.33),本次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排便次数异常、腹部不适、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西甲硅油乳剂 枯草杆菌 肠球菌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的作用。方法将40例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治疗方法对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VV、CVP、HCO3、MAP等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浮动相对较小,观察组输注液体总量(1963.2±350.2)ml少于对照组(2487.3±581.2)ml,恢复时间即住院时间(6.6±0.9)天快于对照组(8.3±1.0)天,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可产生积极影响,即保护各项指标不出现大范围浮动,故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 老年患者 结肠癌手术 肠道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症性病及其并发症与外表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任意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8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表现判断、结肠镜检查以及接受钡餐检查等,观察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外表现的诊断过程以及治疗过程。结果98例炎症性病患者共发生35例并发症,包括出血10例、肠穿孔8例、肠梗阻8例、炎症包块4例、瘘管3例、肛管炎1例以及癌变1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1%。此外,98例炎症性病患者共发生72例外表现,具体包括关节炎30例、皮肤病17例、肝胆疾病12例、口腔溃疡8例以及眼部疾病5例等,外表现的发生率为73.47%。结论对于患有炎症性病患者同时伴有并发症以及外表现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并发症 肠外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共72例宫腔黏膜下大肌瘤。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是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16.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对子宫粘膜下大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是宫腔镜更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黏膜下大肌瘤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群变化,治疗后组间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患者长期带管导致气管黏膜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后气管黏膜堵管患者5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或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取改良后的气管套管经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内并再次进入支气管镜发现气道通畅。结果5例患者更换改良式气管套管后气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即刻解除,心率恢复,SPO2上升到95-98%。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气管套管的管理,尽早拔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长期带管 气管黏膜堵管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内镜黏膜切除术)、研究组(3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整块切除率、纵向边缘阴性率、横向边缘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灶切除效果的提高,其预后良好,值得使用。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联用整生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溶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联用整生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溶胶囊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慢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可通过联用整生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溶胶囊治疗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结肠炎 整肠生胶囊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内营养乳剂(TPF)行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额外加用内营养乳剂每日500ml,对照组不加用,进行EN支持90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无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加用内营养乳剂TPF行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肠内营养乳剂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