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一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将输血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日至2016年21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10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0例患者输血后发生过敏反应、40例患者输血后产生发热反应,在表2研究中显示,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输血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具有差异,由此证明,输血次数≥3次患者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患者输血过程中,应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能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2014年1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5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药物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联合药物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而言,采用联合药物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病症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 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FAM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雅卒中量表(MESSS)评分和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MESS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FAM评分和ADL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则可以显著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我院2017年1至12的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各科室的3298张处方作为点评对象,统计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和比例,并对比不合理处方与合理处方的用药种数、抗菌药比例、处方金额、注射剂比例等基本用药情况。结果选取的3298张处方中合理处方3071张,比例为93.1%,不合理处方227张,比例为6.9%。227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09张,不适宜处方83张,超常处方35张,不规范处方的比例相比其他类型不合理处方的比例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理处方的平均用药种数、金额、注射剂和抗菌药物比例等相比不合理处方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能及时发现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成为督促临床医生规范用药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9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可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龄小儿智力筛查结果及智力发育影响因素。方法本科室2015年1到2017年9底间共计2971人,择取1200例8龄小儿,对所有儿童均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进行智力筛查,分析总结8龄小儿智力发育状况,并总结出8龄小儿智力发育影响因素。结果1200例小儿实施丹佛发育筛查法检出正常1187例,可疑11例,异常2例,无法测定0例,筛查阳性率为1.1%。智力发育筛查阳性小儿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分布状况较智力发育筛查正常小儿无明显差异(P>0.05)。智力发育筛查阳性小儿无早教、母亲文化程度本科以下、有高危因素发生率较智力发育筛查正常小儿更高(P<0.05)。结论8龄小儿智力筛查可及早了解小儿智力发育状况,且早教、母亲文化程度、存在高危因素均是智力发育迟缓影响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

  • 标签: 8月龄 小儿 智力 筛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0例患者,均分为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具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其他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开腹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普外科推广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中急性阑尾炎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行以推拿加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前一组予以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治疗,后一组予以推拿加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分析发现,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疼痛评分上来看,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经过治疗均下降,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对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行以推拿加清风痛宁关节腔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正清风痛宁 关节腔注射 增生性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31只眼)临床确诊为风牵偏视风痰阻络证的患者,采用容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有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风牵偏视风痰阻络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正容汤 针刺 风牵偏视 风痰阻络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2-11间收治的284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细节护理及效果进行了分析,还将医院2016年2-11收治的310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时,将静脉重注率、医患纠纷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的指标,对最佳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总结。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细节护理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重注率、护患之间的纠纷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属对细节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儿的健康程度,也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可以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护理的质量以及效果也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科门诊 输液 细节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放置曼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017年6我院接收的200例自愿要求放置曼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受试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乐,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1~3天放置。分析两组受试者曼乐续用和避孕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脱环率略低,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带器妊娠;观察组患者综合续用人数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因症取出者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月经量减少人数比对照组稍低,但P>0.05;点滴出血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闭经以及异常出血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以及月经干净后放置曼乐效果相似,放置曼乐不会提升不良反应风险,另外,即时放置能够缓解女性紧张心理,避免二次放置手术,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 月经干净后 曼月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特点。方法对101例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及转归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其特点。结果8龄内婴儿麻疹具有发热时间长、病情重、合并症多等特点。结论防治婴儿麻疹应从改进对其母亲的主动免疫、及时正确诊治及患者的消毒隔离等方面入手,控制该病在8龄内婴儿中的流行。

  • 标签: 婴儿 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腕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其中经舟骨骨周围脱位占1腕部损伤的3%—5%,对腕及手的功能影响极大。通过分析总结20例舟骨脱位伴或不伴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归纳腕骨骨折合并骨脱位的典型X线及CT特征从而分析临床诊断工作中漏诊、误诊原因。

  • 标签: 月骨脱位 腕骨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1日至2018年11日),通过奇偶法将80例手术患者分配到两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1±0.91分(观察组)、3.82±0.87分(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观察组)、27.5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痛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TV)形成因素和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至2016年12诊治的下肢骨科创伤手术患者88例,根据术后患者有无发生DTV进行分组,未发生DTV为对照组,发生DTV为治疗组,每组各44例。分析并记录所有患者疾病自身因素和手术因素对DTV形成的影响。治疗组轻症患者采取综合药物干预,重症患者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骨折术后患者发生DTV与患者自身所患高血压、糖尿病、血栓史有关(P<0.05),手术耗时长、制动时间长也是诱发术后DTV形成的重要因素(P<0.05),DTV治疗中,手术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P<0.05)。结论患者本身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栓史是诱发骨折术后发生DTV形成的重要因素,另外DTV发生还与骨折手术时间长、制动时间长有关。发生DTV后采取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能提高溶栓效果。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016年6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接受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冠周带内菌群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细菌密度、革兰阴性菌(G-)比例、螺旋体比例均低于对照组,革兰阳性菌(G+)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感染,治疗效果较碘甘油更优,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碘甘油 急性智齿冠周炎 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依从性、哮喘积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健康知识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护理 干预性研究 老年人 综合护理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知长沙地区6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2017年8儿童保健门诊科接诊的6龄婴儿624例,对婴儿家属发放喂养状况调查表,了解2017年1-2017年12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结果6个纯母乳喂养例数为472例,纯母乳喂养率为75.64%,混合喂养例数为142例,混合喂养率为22.75%,人工喂养例数为10例,人工喂养率为1.60%。结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乳房因素、分娩方式、乳汁分泌量以及对产妇的健康教育不到位,进而降低产妇母乳喂养几率。

  • 标签: 6月龄婴儿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任意选取60例2015年1至2016年12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5~2017年9诊治的颌面骨折患者76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影像技术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评价CT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结果CT影像技术能够将颌面骨折的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线走向和移位等情况清晰显示出,充分反映出患者的病理结构,根据检查结果,对较轻的8例给予保守治疗,其余68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痊愈良好。结论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患者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临床诊断价值高,可推广。

  • 标签: 颌面骨折 CT影像技术 诊断价值 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