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挂号服务是医院对外服务的前沿,挂号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氛围和门诊患者的满意度。门诊预约挂号解决门诊就医"三长一短"的现象[1-2]。本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自2009年11月以来实施了门诊预约挂号的服务,经过1年多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预约挂号 门诊患者 对外服务 2009年 医疗氛围 服务质量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对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将我院门诊 2019年 7 月~ 2020年 6月期间 就诊的 9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 ,根据挂号方式不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常规挂号,试验组患者分段预约挂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 20.66±4.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39.65±4.53) min,对比差异显著 ( P< 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4.44%,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段预约挂号 就诊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分诊管理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间在我院进行挂号就诊的患者 130例,其中进行传统挂号就诊的为对照组以及进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研究组各 65例,观察不同挂号就诊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就诊花费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 51.244.39) min、 13.85%,研究组( 17.382.87) min、 3.07%;进行挂号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及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缩短就诊花费时间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满意度 就诊等候时间 护理纠纷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阐述实施护理分诊管理期间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方法,并探究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抽选我院就诊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传统挂号就诊形式就诊,观察组患者采取分时段预约挂号形式就诊,统计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计算各组就诊者对此次挂号就诊的满意情况及纠纷发生概率。 结果 观察组就诊者候诊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等情绪评分相较对照组较低( p < 0.05 ),此外,观察组患者纠纷发生概率相较较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实施护理分诊管理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用时,提高满意度,值得运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分时段预约挂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 116 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改进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改进后,对照组为改进前,各 58 例,对比患者就诊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结果 : 实验组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同时 实验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优势,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医院门诊管理中,以此提高医院门诊服务质量。

  • 标签: 分时段预约挂号 医院门诊 服务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门诊预约挂号在护理分流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3月至 2019年 9月门诊预约挂号患者 600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挂号流程分为两组。每组 60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预约不同时期的挂号预约相关疾病,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的挂号流程预约相关疾病。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门诊预约挂号模式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患者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分诊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分诊管理对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预约挂号就诊患者,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 40例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分诊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焦虑情绪测评水平、就诊等候时间、患者、医生满意度水平。结果:实验组焦虑情绪测评水平、就诊等候时间、患者、医生满意度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预约挂号就诊患者实施护理分诊管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缩短就诊等候的时间,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预约挂号就诊患者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首次复诊预约挂号对提高青光眼患者出院后1周复诊率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9月出院患者29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发放手术医生出诊时间表;2010年10月—2011年4月出院患者87例为观察组,实施首次复诊预约挂号,为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提供预约挂号,同时将预约挂号短信提示发送到患者或家属手机,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周复诊率。结果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预约挂号能提高患者出院1周复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5,P〈0.01)。结论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对提高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既方便了患者,又优化了门诊就诊秩序。

  • 标签: 预约挂号 首次复诊 青光眼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对门诊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接受门诊咨询服务的患者60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00例,给予常规的排队挂号就诊,观察组3000例,应用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比较两种挂号手段对门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93.33%)的门诊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 门诊服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分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将其应用于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就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纳入30万例2020年7月-2021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预约挂号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针对护理分诊管理模式(研究组15万例)由患者在正常时间内在我院微信公众号、健康甘肃APP、现场自助机上自行预约就诊时段,与传统挂号就诊模式(参照组15万例)在就诊当天于门诊直接挂号,观察分析两组患者SAS、SDS 、就诊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后予以对比,同时判定管理模式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SAS、SDS 、就诊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均显优势性,引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对比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护理分诊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升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分诊管理中开展全预约挂号对就诊患者体验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200例纳入本次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纳入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分诊管理、全预约挂号护理分诊管理,就两组患者诊疗体验与护理分诊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各方面就诊体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分诊管理中开展全预约挂号能够有效改善就诊患者体验,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全预约挂号 就诊体验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管理过程中多元化预约挂号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02月--2023年02月就诊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将之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预约挂号)、研究组(予以多元化预约挂号),各10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医院门诊管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常规组更高(P

  • 标签: 多元化预约挂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门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预约系统在住院患者检查预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我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检查37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采用传统常规预约检查,观察组采用智能化预约检查,对比两组预约检查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通过智能化预约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门诊实施诊间预约后孕妇就诊时间,以期提高满意度。方法 采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在实施门诊流程改造前后,分别对2016年1~6月37364例及2018年1~6月28200例来院产检的孕妇进行信息his系统数据调查,比较改造前后孕妇平均就诊时间与满意度。结果 门诊流程改造后,孕妇就诊时间为(72)rain,低于改造前(128)rain,且改造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造前(P

  • 标签: 产科门诊 诊间预约 就诊时间
  • 简介:摘要:门诊挂号指的是挂号员参考病患的要求或者病患对自身病症的描绘,在病患支付后,精准的给病患带来就诊凭证的环节。挂号单就是这一凭证的承载。挂号单不单单是为了维系门诊工作秩序,提供病患按次序就诊的参考,也是病患与医院之间正式构建就医法律责任的参考,同时作为医院给病患带来医疗服务关系的参考。因此,挂号是病患到医院就诊与医院构建医患联系的第一环,挂号工作的好坏事关病患对整个医院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到病患在随后的门诊诊疗环节中的情绪与对诊疗工作的配合程度。所以,挂号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门诊挂号环节中暴露的问题开展综述。

  • 标签: 门诊挂号    问题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挂号流程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4月我院门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门诊挂号护理,观察组人文关怀门诊挂号护理,比较两组平均挂号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挂号时间分别为(23.36±1.56)min、(14.23±1.41)min,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84.00%、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挂号服务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大量缩短患者的挂号时间,并促使患者有更好地挂号就诊体验,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挂号 挂号流程 人文关怀 人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老年预约就诊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预约就诊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目标导向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预约就诊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老年预约就诊 目标导向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为了优化产前门诊流程,在产前检查中开展全预约门诊服务。通过9个月实施全预约门诊服务,使孕产妇前检查更为规范,候诊时间大大缩短,挂号后未就诊的人数减少。

  • 标签: 产前检查 门诊服务 预约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增强CT检查已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医技部门有限的CT机器设备资源与临床患者大量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如何让患者有序地进行检查,避免检查高峰期拥挤,分流患者、优化护理工作是放射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2015年3月根据患者病情、检查部位、准备时间的长短,自行设计增强CT检查分时段预约表(表1),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表格 增强CT检查
  • 简介:摘要:预约挂号已成为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节省病患排队等待的时间,也便于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然而,在传统的医疗服务中,由于医院管理的不足,预约挂号仍然需要在医院挂号窗口排队,并且还存在着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就诊机会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预约挂号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允许患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挂号。本研究将探讨耳鼻喉科门诊服务质量在互联网预约背景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标签: 互联网预约 耳鼻喉科门诊 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