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肿瘤科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为了避免或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损害,医嘱常同期使用注射用盐酸甲氧和呋塞米。2009年3-9月,我们在输注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盐酸甲氧(商品名灭吐灵或胃复安)与呋塞米注射液(商品名速尿)之间交替静脉推注时,输液器输液针管中出现白色混浊,因此,我们进行了实验和临床观察,以指导正确使用2种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盐酸甲氧氯普胺 呋塞米注射液 配伍禁忌 化疗药物 化疗期间 化疗患者
  • 简介:临床护理人员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常用记号笔在输液瓶上记录病人的姓名、床号、输注的液体、名称及剂量。但由于病情变化需停改液体时,输液瓶上遗留的墨印以往常用胶布粘贴或用记号笔写“DC”,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胶布粘贴,造成浪费;用记号笔写“DC”,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如果“DC”不清晰,护士查对不仔细,还可能导致差错事故。

  • 标签: 临床护理人员 乙醇 差错事故 胶布粘贴 病情变化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达帕联合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4月~2020.4月期间,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6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氨地平治疗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吲达帕联合氨地平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吲达帕联合氨地平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软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损伤多发生于四肢,常有局部疼痛、肿胀、皮下l淤血、青紫、功能障碍等表现。通过采用止血镇痛化淤散加70%乙醇,搅拌成糊状,外敷于损伤部位,进行换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敷治疗 止血镇痛 化淤散 乙醇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4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意识完全恢复时间、住院时长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乙醇患者的临床急救中,实施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措施 急性乙醇中毒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聚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献血者,对1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样分别应用盐水法、凝聚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凝聚技术的血液样本特异性凝聚时间长达180s以上,血液样本非特异性凝聚现象在21s后消失。凝聚技术的疑难血液样本检出率、交叉配血成功率高于盐水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中应用凝聚技术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并可提升交叉配血成功率以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输血 检验 凝聚胺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75%的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80例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感染局部用75%的乙醇持续湿敷;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感染局部破溃处每日用聚维酮碘消毒3次。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75%的乙醇持续湿敷治疗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疗程短、疗效高,连续应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安全经济、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75%乙醇 湿敷 皮肤软组织 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云南白药乙醇外敷配合针灸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人院收治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均行饮食指导、药物降糖及控制感染,对照组足部行常规换药,观察组足部行云南白药乙醇外敷加针灸治疗。治疗3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78.08%、观察组94.81%;各级糖尿病足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白药乙醇外敷配合针灸可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足 云南白药 乙醇 针灸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甲状旁腺腺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therapv,PELT)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EIT治疗,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全程护理。结果7例患者PEIT治疗均顺利进行,患者无意外事故及并发症发生,患者严重瘙痒和骨痛明显缓解。结论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患者行PEIT治疗并辅以有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无水乙醇 护理
  • 简介:2001年7月~2004年8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盐酸碘酮针剂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及阵发性房颤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盐酸胺碘酮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口服乙酰唑脑负荷试验SPECT(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简称SPECT)是像检查可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rCBF)情况,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的阳性诊断率,正确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作者观察15例TIA息者口服乙酰唑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rCBF静息与负荷显像同一部位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其扩张脑血管效果满意,可通过正常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rCBF差异的对比度而发现病灶。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药物反应轻教,患者容易接受。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心态平静,维持脑血管的稳定性,掌握显像剂注射时间,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标签: 乙酰唑胺 口服 脑血管 患者 负荷试验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部皮外敷患者舒适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以及根据临床经验分析及查阅文献,分析腹部皮外敷时产生潮湿硬结感及压迫感等不舒适性感受的原因有:皮袋设计不合理、缺乏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足。针对要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防范对策:改进皮袋的设计,如将封口处改为拉链式,杜绝皮颗粒外露,在皮袋的上方增加1个隔袋,用来平铺不透水的看护垫;规范皮外敷的护理操作流程,加强观察与护理;制作图文并茂的皮外敷使用方面的宣传栏等,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舒适性感受得分,从而确定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不舒适性感受评分由15.1分下降到5.2分,目标达标率100%,腹部皮外敷患者的舒适性提高。圈员的凝聚力、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发挥个人潜能等各方面得到提升。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对腹部皮外敷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既改进了护理用具,又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及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 标签: 品管圈 腹部皮硝外敷 舒适性 技术革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静脉注射碘酮药物治疗措施具有的不良反应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性抽取出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工作的对象,并在患者静脉注射碘酮药物后观察其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7%,不良反应方面出现肺毒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消化系统紊乱、低血压、光敏感、震颤不良反应。结果:采取静脉注射碘酮药物治疗措施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应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注氟尿嘧啶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氟尿嘧啶静脉输注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从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cm处湿敷,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敷,并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两组不同程度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不同时间(≤4d、5d~6d、〉7d)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注氟尿嘧啶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 标签: 静脉炎 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 湿敷
  • 简介:头孢匹钠(Cefpiramide)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块状物。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抗菌活性和对β-内胺酶的稳定性与头孢哌酮相似。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又名利欧,为微黄绿色澄明液体。是继氟诺沙星、氟罗沙星之后研制开发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中应用广泛。我们已知氟罗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但头孢匹钠与加替沙星在药物配伍表中无法查到。目前我科常用这2种药并发现此2种药物存在反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头孢匹胺钠 加替沙星 配伍禁忌 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 第3代头孢菌素 头孢哌酮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如何预防使用碘酮对血管及局部皮肤的损伤。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房颤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和对照组(30例,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碘酮治疗房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胺碘酮 房颤并发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理疗联合乙醇湿敷用于预防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8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置管后8 h开始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使用微波理疗联合乙醇湿敷治疗。结果:经处理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降为1.47%,与相关研究报道的2.6%--16.6%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中心静脉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乙醇湿敷 微波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