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90年代以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再度受到青睐,主要用于难治性抑郁,不典型抑郁及伴有恐惧,焦虑的患者,其中应用较广的吗抗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究竟如何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的方式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吗氯贝胺 阿米替林 治疗 抑郁症 临床对照研究
  • 简介:Vogt-小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义称葡萄膜大脑炎,为一特异性侵犯含有黑色素组织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Vogt于1906年首次报告,临床较为少见。笔者对我院2003—2006年诊断治疗的3例Vogt-小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葡萄膜大脑炎 临床资料 全身性疾病 诊断治疗 黑色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丙咪嗪合并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作用。方法对7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氮平或氮平合并1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未完全缓解者,采用口服丙咪嗪合并氮平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进行评分。结果采用口服丙咪嗪合并氮平治疗后,BPRS、SANS量表总分和TESS减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减低。结论丙咪嗪合并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氯丙咪嗪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联合用药
  • 简介:吡格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对血小板的抑制具有个体差异性。近来吡格雷抵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检测方法有透光率集合度测定、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全血流式细胞仪等。防治吡格雷抵抗的对策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剂量或联合治疗等。

  • 标签: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抵抗 诊断试验 常规
  • 简介:氮平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卓越的疗效与低廉的价格使得其在精神科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在充分肯定氮平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对其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目前,关于氮平在精神科临床上使用地位的问题,各家观点不一,氮平究竟在精神科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氯氮平 抗精神病药物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张某,男,27岁,因精神失常3年伴失眠、妄闻、行为怪异6月,于2000年3月入本院治疗,诊断:"未定型精神分裂症".经用氮平(最大量375mg/日)治疗43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用药,至11月已减至50~75mg/日.11月末,因婚姻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即自服氮平约40片,在家睡眠48小时后苏醒,醒后即感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不能躺卧,腹痛次日至本地中心医院就诊.查体:上腹肌紧张、压痛(+),余(-),腹透、肝胆脾双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均正常,排除躯体疾患,疑与用药有关.入院后给予肌注安定10mg,阿品托1mg无效,给予暗示治疗无效,遂试用海俄辛0.3mg肌注,约半小时后腹痛明显缓解,但仍隐痛,次日腹痛完全消失.

  • 标签: 氯氮平 治疗 急性腹痛 大剂量 诊断 痊愈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第5d时,取部分原代培养细胞于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普钠进行培养.24h后用Griess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将这些细胞中的一半进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试验,另一半细胞换成无普钠的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再行MTT试验.另取原代培养细胞经普钠作用24h后,行血清诱导分化试验.结果24h后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释放量随普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MTT试验反映经普钠作用后的神经干细胞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减少的程度与普钠浓度呈正相关;经普钠作用后的神经干细胞,在去除普钠后仍可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并能被血清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样细胞.结论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培养状态下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硝普钠 一氧化氮 神经干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迄今为止,关于多的功能尚无定论.但有研究表明它参与稳定DNA构象、染色质浓缩、DNA转录以及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可特异性地修饰某些RNA分子。稳定或激活RNA酶,参与mRNA的翻译以及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多是真核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小分子物质。

  • 标签: 多胺类似物 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观察替莫唑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疗效.方法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胶质母细胞瘤24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患者,替莫唑组(试验组)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为4个月;环己亚脲组(对照组)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3.5个月.按照身高及体质量确定体表面积,分别接受下述治疗方案.(1)试验组:按150mg/m2体表面积计算,25例患者于试验第1~5天口服替莫唑胶囊.第1天需同时口服环己亚脲安慰剂,剂量为130mg/m2.(2)对照组:第1天口服环己亚脲,剂量为130mg/m2,第1~5天口服替莫唑安慰剂150mg/m2.2组均每疗程服药5d,28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1个月,开始进行疗效观察,并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期长度.结果(1)生存时间:替莫唑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环己亚脲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2)生存质量:经随访,替莫唑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保持稳定.(3)药物安全性:替莫唑组2例出现白细胞数减少,5例发生恶心、呕吐,均出现于每周期服药第1天,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环己亚脲组10例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其中1例发生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有明显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替莫唑治疗恶性胶质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莫唑胺 药物治疗 颅内恶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存活率 口服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利培酮、氮平和氯丙嗪分别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氮平与氯丙嗪药物后第1、2、4、8周,分别作心电图检查。结果:利培酮、氮平和氯丙嗪对心电图改变分别为13.71%、51.56%和19.27%,经卡方检验,利培酮分别与氮平和氯丙嗪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显著低于氮平和氯丙嗪。

  • 标签: 利培酮 氯氮平 氯丙嗪 心电图
  • 简介: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属二苯氧氮平类,其药理作用是对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通道起阻滞作用。自1966年问世以来,国内外均因有报道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可能而限制使用。国内也有很多关于氮平副反应的报道,但多数观点认为氮平对骨髓抑制的现象很少发生,因而还是安全的。

  • 标签: 氯氮平 粒细胞缺乏 回顾分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二苯氧氮平 脑边缘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维思通与氮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维思通与氮平治疗,疗程12周,并于疗前及疗后3、4、6、8、12周末分别进行血糖检查。结果维思通组血糖发生改变7例(5.7%),氮平组16例(19.5%),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思通对血糖的影响明显低于氮平。

  • 标签: 维思通 氯氮平 血糖 治疗 血常规
  • 简介:目的探讨氮平治疗原发性震颤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关系.并确定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符合Bain原发性震颤诊断标准的22例患者均单用氮平治疗.于维持量治疗四周后检查其氮平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氮平口服剂量范围在8133~37.5mg/d,血药浓度变异很大(20-157ng/L)。口服剂量与血药浓度存在指数曲线关系(R2=0.799.P〈0.01),其方程式为Y=16.4458e^0.0505X。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R^2=0.579,P〈0.01),呈二次模型曲线关系,方程式为Y=31.2902—0.8994X+0.0212X^2。血药浓度与副反应量表关系不大。结论氮平治疗原发性震颤有显著疗效,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30.9-97.8ng/L,长期使用应做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氯氮平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合并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2-R中躁狂症(伴精神病性症状)诊断标准者,自然入组。应用卡马西平合并氮平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卡马西平合并氮平治疗躁狂症效果显著。结论:应用卡马西平合并氮平治疗躁狂症疗效快,缓解完全。

  • 标签: 卡马西平 氯氮平 治疗 躁狂症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文拉法新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新和丙咪嗪两组,治疗6周.结果文拉法新组有效率88.6%,丙咪嗪组有效率85.7%,二者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仿,但在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与丙咪嗪相比,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文拉法新 氯丙咪嗪 抑郁症
  • 简介:为探讨氮平换用维思通治疗分裂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找出能在临床中推广的规律,选择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既往采用氮平治疗的患者共188例,系统换用维思通治疗16周进行观察,在治疗中及治疗前后以BPRS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有效率86%、显效率66%、恶化4%,BPRS总分及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常见的副作用为EPS(23%)及失眠(15%),以安坦及苯二氮(艹卓)革类药处理有效,其它副作用不多见,副作用与维思通剂量有关,提示,氮平换用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行、有效且较安全。

  • 标签: 维思通 氯氮平 换用 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治疗 氯氮平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金刚烷对双侧轻型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对不同剂量金刚烷进行药效学分析。方法建立大鼠液压脑损伤模型,5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伤后每8h一次,连续16d给予三组剂量(15mg/kg、45mg/kg或135mg/kg)金刚烷或等渗盐水,首次给药于伤后1h完成。脑组织于伤后第48小时或16天提取行FluoroJade—B组织荧光染色或甲酚紫染色比较双侧海马CA3区神经细胞存活情况,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S—MS/MS)方法测定大鼠体内不同剂量金刚烷血药浓度,研究金刚烷经腹腔单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结果45mg/b或135mg/kg两组治疗剂量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与临床治疗监测浓度(717ng/ml)相似。与安慰剂组相比,45或135mg/kg两组剂量金刚烷可明显减少伤后48h脑组织急性变性神经元数量(P〈0.05),高剂量组(135mg/kg)CA3区长期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32)。结论治疗剂量金刚烷可显著减轻脑损伤后海马结构CA3区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轻型颅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SD大鼠 海马 神经细胞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我院自1995年6月~1997年10月,对24例脑胶质瘤病人,采取超选择颈内动脉灌注替尼泊甙(VM_(26))和口服环已亚脲(CCNU)联合化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动脉灌注 脑胶质瘤 化疗
  • 简介: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和丙咪嗪组,治疗12周后,用漠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丙咪嗪疗效相当,起效较丙咪嗪早,副反应较丙咪嗪轻。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起效快,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 标签: 抑郁性神经症 万拉法新 氯丙咪嗪 副反应量表(TESS) 治疗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氟伏沙明和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氟伏沙明有效率为70.2%,与丙咪嗪60.7%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氟伏沙明不良反应发生率36.7%,明显少于丙咪嗪75.0%.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与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 标签: 氟伏沙明 氯丙咪嗪 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