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目前手术室感染因素方方面面,其中手术室部位感染比例也在大幅度增加,为了防止因手术部位感染而引起全身严重并发症,现将手术室部位感染(SSI)的预防方法讨论如下,从而使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手术室部位感染 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汪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 简介:目的:对急诊护理中采用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急诊护理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以颈外静脉穿刺和四肢静脉穿刺两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对比项,以本院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患者在不同静脉输液下的效果。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最佳,但是实际的急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胰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87例肝胆胰腺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一般组。同时选取87例手术部位无传染的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当作改进组,并对肝胆胰疾病传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结果:两组在切口引流分类和糖尿病置管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肝胆胰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引流切口分类ASA评分及糖尿病患者置管时间有关。结论:术后应掌控患者血糖,减少治疗时间,及时替换引流管,维持切口无菌,以减少肝胆胰疾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

  • 标签: 肝胆胰腺 手术部位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集束化护理用于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手术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病例分别为41例、7例和2例,总满意度96%(48/50);研究组有3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6%(3/50);对照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病例分别为30例、5例、15例,总满意度70%(35/50);对照组有8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6%(8/50)。经过对比,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安全性好,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集束化护理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案例为骨科手术患者,主要探讨应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94例骨科手术患者,以皮肤准备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普通皮肤准备方法,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量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率6.38%,对照组25.53%,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 手术部位感染 皮肤损伤 细菌数量
  • 简介:【摘要】 探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血压的测量方法。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6月来我科进行化疗的40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采用腘动脉和踝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并比较优越性。结果 踝动脉血压测量在准确性、可行性方面均优于腘动脉血压测量。结论 踝动脉血压测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picc  血压测量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小儿穿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降低感染风险的护理优势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结合课题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患儿,针对9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在平分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和PDCA循环护理,并以护理方式对两组命名。结果:常规组的感染率为17.78%,循环组的感染率为4.44%。结论:对于穿刺患儿来说,其穿刺部位很容易发生感染,要想降低此问题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PDCA循环护理的有效应用和广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 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骨折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80例病人,为我院骨科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收治,对其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纳入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研究组病人骨折部位感染率更低,各项临床指标也好于参照组病人,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骨折 感染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深静脉置管的课题研究中,探究不同部位深静脉静脉置管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75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置管部位将患者均等分为三组,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A组、颈内静脉置管的B组、股静脉置管的C组,每组患者各位2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置管成功率:三组患者指标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留置时间:C组患者显著低于A组、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指标数值远在B组、C组之下(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处开展深静脉置管工作的成功率具有一致性,但是相较而言,股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更短,且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更低,具体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针对性的部位开展深静脉置管。

  • 标签: 静脉置管 深静脉置管 不同部位 急危重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护理后的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手术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研究组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切口部位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切口部位感染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全面护理用于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控制,可以减轻切口部位感染率,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1例肝硬化并发脾静脉血栓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根据循症护理方法选取科室1例肝硬化并发脾静脉血栓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进行个案护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评价。结果: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部位、按压时间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1例肝硬化并发脾静脉血栓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预防皮下硬结出血。

  • 标签: 循证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 注射部位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