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省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科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了解呼吸科患者耐药性的分布情况,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呼吸科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收集和调查这12例患者的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实验调查显示,本次调查共计检测出134株病毒,其中有58株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抗生素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耐药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呼吸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更加有效、及时地 保障临床 Rh(D) 阴性血液 供应,提高应急事件中的保障能力。方法: 根据 2013 年— 2018年本中心 Rh(D)阴性血液的供应情况、外调 Rh(D)阴性血在产品供应总量中的占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本中心采集能力逐年增强,创新开展了“以需定采”的工作机制 ,保障了临床的重大急诊手术、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外调阴性血液总量逐年下降,能基本做到自给自足。结论:根据采供血情动态,做好已设最低库存量的实际维持,就能保障临床的急诊用血需求。加强对稀有血型血源应急献血队伍的及时有效地保留,充分应用全省联动机制,就能有效的保障临床需求与应急保障。

  • 标签: Rh(D) 阴性血 应急保障 血液供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内科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其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评价其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7月,对入住我院ICU治疗的70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前实施常规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者分入对照组,2022年4月起施行综合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分入观察组。调查两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两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防控措施的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后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综合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耐药肺结核对象心理情况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讨。方法:选择性抽取于院内施展针对干预方案的50位耐药肺结核对象实行探察,日期限定范畴为2019年-2021年间。遵照奇偶性原则将择取对象分于两个组别并分别施以区别干预内容。前者(奇数,对照组)数值为25位,采用基础指导服务计划。后者(偶数,观察组)人数数值与前者一致,施以针对指导服务计划。探析择取对象生活质量与情绪变化、依从情况、病症认知情况及对指导服务与施行者的认可性并予以组间评估。结果:基础或针对指导服务开展前,对照、观察两组耐药肺结核对象生活与心理情况比照无较大区别,数据组间对比提示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不同指导内容采取下,相比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生活质量存在明确提升,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P<0.05)。区别服务措施施展后,观察组总依从性、总认可度均有所上涨,病症认知评估分值较高,诸上数据开展组间比照提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对象心理普遍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孤独、多疑等,基于该分析结果制定并施行针对护理对患者生活、心理状态均具改善作用,对其依从性与病症认知存在提升性,应用合宜且受到多数患者认可及信赖。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心理分析 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菌,探讨最佳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择42例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DR的分布及构成进行研究。结果 4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29例好转或痊愈(69%)。11例死亡(26%),2例放弃治疗(4.7%)。住院过程中1例因医生换药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引起交叉感染,通过以上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感染传播,未再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由于该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极易在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我科2005~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达48.1%[1],为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及预防,收到较好的效果,使2007年1月~200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下降至29.7%现将监测和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于分析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方法,并探究其护理体会。方法:50例参与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2020年之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对病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探究,与此同时给予病人营养输送、对病人气道加强护理、降低病人脑卒中等。结果:50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经调查结果表明:阴性菌、真菌、兰阳性菌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菌且阴性菌占比较高。结论:根据以上表述,阴性菌为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的主要感染病菌,回归分析得出对于脑卒中病人进行肺部护理合理给予抗生素、补充营养、及时清理病人气道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顺畅。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肺炎发生率。

  • 标签: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 脑卒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护理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46人,都是首次进行幽门螺旋杆感染检测,其中共检测出346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研究组(173例)和一般组(173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的诊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一般组,研究组的清除率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看出,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言,显得尤为关键,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 标签: 健康 体检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严重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肉毒杆菌中毒患儿14例,通过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排除未被吸收毒物,并足量施用肉毒抗毒素排毒,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畅通等一系列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观察患儿的转归及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后,14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对肉毒杆菌中毒性呼吸衰竭患儿及早正确使用呼吸机及肉毒抗毒素,并在补液的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病情观察、精心护理是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肉毒杆菌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ICU 是医院感染爆发率较高的重点科室之一,因此ICU病人多重耐药感染(MDRO)已成为院感控制的工作重点。严格MDRO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通过对各种途径 的干预控制,有效预防了MDRO感染的传播,有效保障了医疗护理及患者的安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MDRO的暴发流行。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藏医综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例)与观察组(n=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藏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藏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藏医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藏医综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6 年 12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30 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15 例)与观察组( n=1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 藏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 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 藏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藏医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尿潴留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发生产后尿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统计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方法以及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治疗后,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一定的好转。其中实验组好转率达到90%,对照组好转率达到70%。结论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患者药物治疗促进排尿合并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此外预防措施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尿潴留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