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对护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为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访谈高职院校临床兼职教师及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半结构式问卷访谈临床19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和有ICU实习经历的护理专业学生,问卷调查临床对于护生重症监护实习及工作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果 重症医学科对于护生要求在校培养的专科知识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与作用、院感知识等,重点培养技能包括导管护理、气道管理等,最需要培养的素质是责任感。结论 高职院校护生培养专业知识教学需紧贴ICU专科特点,结合培养目的综合考虑技能培养,培养出高质量专科护理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是较为特殊的职业,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因为多种护理操作而出现职业暴露现象,是我国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其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现象,当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后,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负面心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辞职的现象,对其今后职业发展造成影响。为了减少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需要给予其合理的培训。

  • 标签: 急诊科 新入职 护士 职业暴露 培训
  • 简介:【摘要】本文以职业幸福感及职业倦怠为主题,对护士职业幸福感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进行概括,从护士职业幸福感及职业倦怠的调查情况、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家庭因素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门诊护士职业幸福感及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从改善工作环境、缓解护士压力、提升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升门诊护士职业幸福感及缓解职业倦怠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门诊护士 职业幸福感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压力源并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对我院医院护士共计35名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测量表以及压力源统计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记录,并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在测定完成后,在我院医院内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管理,并且在疏导完成后,应用症状自测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确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缓解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医院内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工作与环境最为明显,其次则为患者方面的问题。而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管理教育,相较于管理前,医院内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明显减轻,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院 心理压力源 调查分析 应对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的感染科护士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工作内容,观察组进行对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实施分析并给予改正。统计两组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情况以及职业安全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护士对职业暴露危害情况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情况,并提出有效的自我防护举措,更好的保障手术室护士工作安全。方法:选择使用走访调查的方式,对某医院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展开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物理、化学、噪音、放射性等因素。通过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后,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能够提升手术室护士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医院要提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情感及在行为举止方面反应的倾向。高职护生是现在护理队伍中的一线实用型人才,其职业态度将影响到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目的:为了解我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笔者于2022年1月对我校208名高职护生进行了调查。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职业态度和影响因素。结论:培养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 职业态度 职业教育 高职护理大专实习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54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6月为未干预时期,7-12月为干预时期。剖析其职业暴露种类与出现频率,比较干预前后护理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的认知与自我防护状况。结果 一年中院内共出现821起职业暴露,主要划分为高温烫伤、锐器损伤、化学剂损伤等等,其中1-6月出现率为61.51%,7-12月出现率为38.49%,落实干预后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调查问卷评分较之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存在诸多职业危害因素,对于常见的危害因素开展科学预防能够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出现率,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不同护理技能人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将产科病房一般护理技能人员护士(15例)与获得技术职称岗位的产科特殊护理技能护士(1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科的基本工作内容,分析潜在的感染风险,总结其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情况。结果:特殊护理技能人员中职业暴露维度(产科工作中的体液污染、产科工作中的锐器损伤)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特殊护理技能人员职业防护维度(接受产科安全知识教育、接受产科安全措施培训)占比均高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p<0.05)。结论:护理安全工作对于产科医护质量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护理技能人员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风险,严格控制,降低职业暴露,保证医护安全,提升医护质量。

  • 标签: 产科 护理技能 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训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限制在2019年度,选择我科室1名专科护士,负责本研究中15名普通护士的老年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训工作,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15名护士完成临床高级护理实践所需能力、管理与协调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能力等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得分有明显提高,数据和培训前相比,P<0.05。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训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及价值,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老年专科护士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逐渐改革,人们对于医院感染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来说,就需要其具备更高的工作能力,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感染科的护理人员需要承担较大的执业风险。本文,笔者从传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角度出发,研究应对策略。

  • 标签: 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针对策略
  • 简介:摘要: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指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伤害因素的侵害,或将危害降至最低。由于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地板上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物品、检验、包装和灭菌、储存、配送等重要环节,被称为“医院的心脏”,消毒供应室护士往往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在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同时,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可以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如何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和改进各项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了解蚌埠市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的认知和培训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职业 安全防护认知 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职业认同与认知灵活性、职业生涯韧性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共608名,根据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认知灵活性量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韧性量表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确定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护士职业认同平均106.44±13.61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护士职业认同与认知灵活性呈正相关(r=0.516,P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 认知灵活性 职业生涯韧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CBL联合PBL教学模式,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结果:试验组的考试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 护理实习生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大数据技术也应运而生,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现阶段,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逐渐上升,需要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医疗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的作用。智慧医疗是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及成果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辅助诊断,使基层百姓享受更加先进的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作用较大,有利于促进优质资源到基层医疗,推动分级诊疗实施,但是,目前智慧医疗在基层医疗的应用和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解决。本文针对智慧医疗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智慧医疗 基层 服务能力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本省6个三级医院中随机抽取2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详细搜集该科室护理人员在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以信息搜集结果为依据,深入研究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沟通知识和沟通满意度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优于量表中间值(3.00分),P<0.05。而且,年龄、学历、亲属从医情况和性格类型是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沟通知识和沟通动机这三个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的方式,提升该科室护理人员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技巧方法、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使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

  • 标签: 妇产科 人际沟通能力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疾病特点,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0年3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110例。药物治疗外,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控制能力、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结果:疾病控制能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疾病控制能力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职业危害指的是劳动者在从事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对身体有害的因素而导致的危害事件,通常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等等。通常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是由于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没有进行正当的防护或者是工作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的职业规范标准工作,从而使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是死亡。在医院的采血护士是检验科室内需要直接接触就诊人员的一种特殊岗位。采血护士负责采集血样,每天都要与患者的血液、采血针头等进行频繁接触。采血护士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事件或者是被有病菌的血液感染,导致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是直接暴露于未知风险当中的。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阐述意见。

  • 标签: 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得防护对策。方法:选取医院分娩室的助产士8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助产士职业损伤现状、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自我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助产士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助产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护对策,降低职业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