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保护心脏”血压越低越好”好像已经成为口头禅。近些年来对健康有益胆固醇水平界定已逐步减弱,现在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正成为保护心脏标准方法。血压准则虽然变化较慢但也有遵循类似情况趋势。

  • 标签: 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水平 标准方法 口头禅 心脏
  • 简介:不少有孩子家庭玩具多得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很多家长认为,玩具越多对孩子智力开发越有好处。但是最近微博热传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却让很多家长大跌眼镜,因为玩具少宝宝智商反而更高。这则题为《孩子玩具少反而智力高》微博介绍,美国儿童教育学者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美国学者克莱尔·勒纳说,给孩子过多玩具,反而会损害他们认知能力,因为他们在如此玩具面前会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个玩具并从中学到知识。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西·西尔娃所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 标签: 玩具 孩子 美国学者 英国牛津大学 智力开发 教育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归纳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病理因素与患者临床预后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临床预后与肝转移部位、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治疗方法等因素有着一定关系;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与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和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因素有着较大关系。结论积极治疗转移灶,科学选择治疗方法,均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无肝外转移、有无淋巴转移、原发肿瘤分化程度和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会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对复方反应性以及巴反应性与病变部位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VP患者共61例(VP组)进行急性阶梯性左旋巴治疗试验,计算服用左旋巴.苄丝肼后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最大改善率。同期146例PD患者(PD组)作为对照。根据头颅MRI所示缺血性病灶部位,将VP组再分组,第1种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25例);白质病变组(21例);黑质病变组(3例);混合病变组(12例)。第2种分组: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28例);白质病变组(21例)。经t检验比较各组间UPDRS运动部分最大改善率。结果VP组和PD组UPDRS运动部分平均最大改善率依次为(10.4±7.4)%和(40.1±14.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P各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UPDRS改善率(23.2±11.3)%,高于白质病变组(6.5±4.3)%,低于PD组(P〈0.01)。黑质病变组UPDRS改善率为(35、4±8.7)%,但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UPDRS改善率(26.3±10.6)%,高于白质病变组,但低于PD组(P〈0.01)。结论VP组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对复方巴有不同反应性;以累及黑质、基底节等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为主VP对复方巴有一定反应性,而以白质病变为主对复方巴反应较差。可根据MRI提示病变部位决定是否应用复方巴治疗VP患者。

  • 标签: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纹状体黑质变性 诊断
  • 简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在2012年4月19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支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研究结果。该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对于不需要急诊治疗支冠脉病变老年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患者,其生存期长于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NEnglJMed,2012,366:1467—1476)。

  • 标签: 多支冠脉病变 老年患者 血管重建 疗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经皮冠脉介入
  • 简介: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囊卵巢综合征(POS)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方法:将30例POS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POS患者BMI(P〈0.01)、血压(P〈0.05)、总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5)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P〈0.0001)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P〈0.0001)和餐后2h血糖(P〈0.0001)也高于对照组。PO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藏族POS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

  • 标签: 胰岛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POS) 藏族
  • 简介: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50mg,1次/日)组,培普利(4mg,1次/日)组,结果:服药后2,4,6,8,12周,(1)二组病人立,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明显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2)舒张压正常率:氯沙坦组92%,培普利组87.5%,(3)不良反应;氯沙坦组仅1例轻度头晕,培普利组9例咳嗽(30%),被迫中断治疗6例(20%),结论:氯沙坦和培普利均能有效地降压作用。然而,氯沙坦耐受性远优于培普利,将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一线理想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培多普利 疗效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对86例儿童脏器功能障碍(MODS)进行心肌酶谱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心酶谱异常69例,阳性率80.02%,尤以CK、CK-MB升高显著。CK>1000U/L有17例;重症肠炎、败血症、有机磷中毒各2例,1例溺水、10例有机氟中毒(其中2例CK高达19855U/L和17500U/L、CK-MB高达257U/L和175U/L)。心电图检测65例,异常55例,阳性率84.61%(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9%,ST-T改变占31%),4例严重心律失常,败血症、重症肺炎各1例,均合并高血钾,2例有机氟中毒。这4例CK都>1000~U/L。结论MODS儿童其心脏损害是严重,CK、CK-MB同时升高对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心酶谱和心电图可作为预测心脏损害及其严重程度重要指标。

  • 标签: 儿童 多脏器功能障碍 心脏损害
  • 简介:我是一位心血管病患者。曾到不少医院心科门诊看病,医生建议我作了不少检查。例如心电图.X光、活动平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这些检查一方面是花了不少时间,同时也是支付了不少检查费。我想,能不能选择1-2种检查,这些检查就算是花钱较多,但是对比起其它检查较为优越,而可以一次得到确诊,不用既花钱又花时间击像磨洋工一项项检查。这种想法是否可行,是否正确,请解答,不胜感谢!

  • 标签: 检查项目 心血管病 活动平板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检查费 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当中,患者术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后凝块形状异常以及患者出现脑出血后经多长时间接受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要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主要高危因素为患者脑出血后接受手术治疗前时间长短,脑出血20d以内接受手术治疗可以大幅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联用丹参酚酸盐与缬沙坦治疗作用。方法以106例符合入选标准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联用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支持疗法+缬沙坦治疗,联用组给予常规组方案+丹参酚酸盐治疗。将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变化、临床疗效作为观察指标,并用统计学软件检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联用组和常规组血清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尿蛋白/尿肌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用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用组和常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数据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肾病联合丹参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检查结果,增强疗效,治疗作用显著。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缬沙坦 高血压肾病 治疗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3D-TOF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TIA患者53例为病例组,同期另选30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MRI常规扫描(T_1WI、T_2WI、T2-FLAIR)、DWI、3D-TOFMRA和3D-ASL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例入选者DWI序列均未见高信号显示,3D-TOFMRA、3D-ASL及两者联合诊断TIA准确性分别为63.4%、71.1%、88.0%;敏感性分别为49.1%、58.5%、83.0%;特异性分别为90.0%、93.3%、96.7%。3D-TOFMRA与3D-ASL联合检查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两者单独检查(P〈0.05)。病例组中,3D-TOFMRA阳性+ASL阳性患者13例(24.5%);3D-TOFMRA阳性+3D-ASL阴性患者13例(24.5%);MRA阴性+ASL阳性患者18例(34.0%);3D-TOFMRA阴性+3D-ASL阴性患者9例(17.0%)。结论3D-ASL、3D-TOFMRA和DWI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可从不同方面反映脑特征,将三者联合应用可更好确诊TIA,追踪病情改变,应该作为TIA诊断常规扫描序列。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d内行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9例患者中,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d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脑侧支循环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及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3月10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和6个队列研究,共计175785例患者,其中囊卵巢综合征组23320例,正常组1524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囊卵巢综合征组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OR=1.26,95%CI:1.14~1.39,P<0.00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体质指数 脂蛋白 META分析
  • 简介: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导致严重脑血管功能损伤后高病死率重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一旦出现MODS,患者病死率高达60%~70%[1].近年来,随着MODS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各种炎症介质致病作用逐渐被临床医师认识,连续性血液净化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预防重症脑功能损伤MODS发生临床效果.

  • 标签: 重症脑功能损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CVVH 预防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