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药物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影响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主要原因。卵巢癌首次化疗有效率高达76%,但复发后降至20%,近年来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卵巢癌MDR发生分子机制。

  • 标签: 肿瘤 卵巢癌 多药耐药
  • 简介:我们对36例慢性失眠症进行了临床调查,心理分析和导睡眠图检查,对其中31例患者进行了MMPI测定,24例患者进行了EPQ测定。经分析我们认为:1.本组失眠症可分为三类:(1)持续性精神生理性失眠;(2)主观性失眠;(3)伴有情绪障碍失眠。2.慢性失眠者多表现为悲观、抑郁、易怒、情绪不稳定。

  • 标签: 失眠症 多导睡眠图
  • 简介:甲磺酸沙唑嗪片是抗高血压新药,我们通过微生物检出试验;确定该药有抑菌作用,不能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通过对该药几种前处理方法筛选,选择了对该药先低速离心、再高速离心前处理方法来消除其抑菌作用.

  • 标签: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研究 培养基
  • 简介: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导睡眠图(PSG)对酒依赖(CA)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NihonKohden公司Neurofax-1518K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5例经戒断后酒依赖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PSG整夜监测。结果:与健康男性组比较,酒依赖组睡眠潜伏期延长(NC组18.7±8.9分,CA组31.5±14.3分,P〈0.01),Ⅰ期睡眠增加(NC组9.1±1.8%,CA组19.9±7.4%,P〈0.05),睡眠效率降低’(NC组95.1±7.8%,CA组81.5±11.3%,P〈0.01),快速眼动潜伏期前移(NC组89.4±13.1分,CA组74.9±21.4分,P〈0.05)。结论:长期滥用酒精会引起睡眠生理障碍,而睡眠障碍又会加重酒依赖躯体功能变化。

  • 标签: 慢性酒中毒 多导睡眠描记术 自然睡眠
  • 简介:目的:解决全指标便携式导睡眠监测系统信号采集、显示和数据储存问题。方法:选用低功耗单片机、大容量Flash芯片和LCD模块,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导信号采集、显示和存储。结果:研制成功可实时导采集、显示与储存12导生理信号电路模块和驱动程序。结论:本文提供了适用于全指标便携式导睡眠监测系统信号采集、显示和数据储存方法。

  • 标签: FLASH芯片 液晶模块 单片机 多导睡眠图
  • 简介:本实验根据近年发展起来体视学(stereology)原理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同时结合功能观察,定量研究雷公藤甙(MTW)对阿霉素(ADM)性肾病大鼠肾小球三维空间结构和聚阴离子含量影响。结果:(1)肾病组大鼠一次性静注ADM7.5mg·kg-1,28d形成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肾病蛋白尿 大鼠肾小球 光镜 多聚阴离子 定量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接受治疗200例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人。单用组单纯以月经来潮第5-10d口服5mg·d-1来曲唑;联用组以月经来潮当天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3月后,开始加用来曲唑,方法同单用组治疗方案。比较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差异以及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和卵泡生长时间数据。结果:相比单用组,联用组可获得更高妊娠率(P〈0.05);联用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后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改善更显著,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更多,卵泡生长时间更短(P〈0.05)。但是两组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相似(P〉0.05);联用组二甲双胍治疗前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相似(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促进排卵,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烈性传染病控制,在多数国家ACVD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称,在统计57个国家中,急性脑血管病列为前三位就有40个国家。在这57个国家中ACVD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11.3%,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随着年龄增长,65岁以上ACVD发病率已超过1%,60岁以上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电地形图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报告了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结果显示不同程度脑梗塞患者,其认知功能降低不同,本文指出,P300峰潜时是评价大脑认知功能客观而敏感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认知功能 P300
  • 简介: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具有比ESBLs酶更广水解底物谱,能有效水解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抑制.携带编码AmpC酶基因质粒具有可转移性,导致耐药性广泛传播.本文就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发现、流行病学特点、酶基因特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质粒介导 AMPC Β-内酰胺酶
  • 简介:α波是指8~13Hz范围内电活动,又称基本波;α节律是指重复而有节律性地出现8~13Hz波活动,又称基本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范围为50~100μV。α波以枕区为主,亦可见于顶、颞后区,其数量因人而异,其指数可多达90%以上,或少至10%以下。

  • 标签: 临床意义 Α节律 节律性 脑震荡 血管性头痛 脑动脉硬化
  • 简介:本文用病理学计数方法研究了“生精胶囊”对大鼠生精作用。结果表明“生精胶囊”能明显增加睾丸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数目、睾丸内精子数目、曲细精管数量及其直径和曲细精管内细胞层数,增加精子活率而对初级精母细胞直径及精子活动力无明显影响。为临床该药治疗“男性不育少精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生精胶囊 生精作用 少精症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对大鼠利尿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只自发性血压高大鼠(SHR),其中10只采用灌胃针给予氢氯噻嗪灌胃,10mg/kg,设为A组;另外10只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设为B组;持续4周。比较两组大鼠灌胃4周内血压变化,24h尿量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及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2C1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氢氯噻嗪可显著降低SHR大鼠血压,A组4周内血压变化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大鼠2周、4周24h尿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大鼠心脏、肾脏、肝脏中AT1mRNA下调水平,CYP表氧化酶2C11mRNA上调水平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氢氯噻嗪可能通过下调AT1和上调CYP表氧化酶2C11水平可能与其引起SHR强利尿效果有关,以降低血压和保护器官。

  • 标签: 氢氯噻嗪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利尿
  • 简介:病理生理学《缺氧》一章教学中,其辨证关系学生似乎难以理解,对人体影响所具有的两面性,教材中未涉及,教员对此也认识不足。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和我们多年从事缺氧研究体会,结合教学经验,从辨证角度阐述缺氧对机体影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缺氧 病理生理学 辨证思考 影响 体会 人体
  • 简介:除个别报告外,国内外绝大多数作者(包括本文作者)均常规采用正极在上、负极在下沿脊柱长轴纵向刺激法(以下称“纵向正置法”),即他们相信包括脊髓在内下行传导应是阴极兴奋(Pfluger极性法则,1859)。鉴于学术会议上对此曾有争论,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脊髓电刺激 河南省人民医院 极兴奋 极性法 超强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 简介:具有心室长间歇患者自然病史和安置永久起搏器指征,目前仍是一个在争论问题。为了检验这个问题,本文复习了1990至1993年间463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有1.5秒以上心室长间歇者共21例,男19例女2例,平均长间歇时限为2.1秒;其心电图改变依次为ST—T改变12例,窦性停搏8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3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21例中仅2例有头晕,而且晕厥与长间歇有关;有1例患者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全部患者经随访均存活。因此可认为1.5秒以上心室停搏并不少见,这些长间歇多为无症状性,长间歇存在不一定指示予后不良,对那些无症状患者也不需要安置起搏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间歇 起搏器
  • 简介:目的:构建HMGN2重组表达载体,探讨HMGN2分子抗菌作用.方法:用基因克隆方法构建pET-32a-c(+)-HMGN2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His-HMGN2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其分子量,行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其抗菌功能.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c(+)-HMG17重组表达质粒,其表达融合蛋白对致病性大肠杆菌54080,54299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有抗菌活性.结论:HMGN2是一种抗菌分子,可能参与了体内天然免疫防御作用.

  • 标签: HMGN2 重组表达质粒 抗菌功能 抗菌作用 功能研究 SDS-PAGE电泳
  • 简介: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三维脑电地形图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三维脑电地形图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三维脑电地形图有助于癫痫定位诊断。

  • 标签: 三维脑电地形图 局灶性发作 全身强直 癫痫 蝶骨电极 异常率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脑电图监测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昏迷病人脑电图监测记录结果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波型昏迷:61例(78%)死亡7例,β昏迷:1例(1%)预后良好,α-昏迷:2例(3%)均死亡,三相波:5例(6%)死亡3例,周期复合波4例(5%)死亡3例,平坦波:5例(6%)死亡3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昏迷 脑电图 监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