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届长城会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历时2天,共设先心病现状与进展、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先心病心律失常与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管理、先心病相关介入治疗、少见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先心病与卒中、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例讨论8个专题,包括35个专题讲座和10个病例报告。共邀请了45名国内外著名结构性心脏病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7名外籍专家。

  • 标签: 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心病 论坛 学术 病例报告 专题讲座
  • 简介:把握编辑与评审专家对学术论文的关注点中,对“临床试验”类文章采用相应的文体进行报道的价值作了描述,并提出了相适应的“临床试验”类学术论文写作模式。

  • 标签: 学术论文 临床试验 论文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规范化的教学提高儿科护带教质量。方法对在儿科实习的40名护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择优选派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工作。结论启发护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因人施教,发挥护的最大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能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

  • 标签: 儿科 护生 带教
  • 简介: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年轻人中心肥胖的关系。方法测量38例年轻人中心肥胖者(A组)和34例年龄、性剐与之匹配的正常体重对照组(B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间期,通过计算机数字转换得出QTd、校正后的QTd(QTcd)。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增大(P〈0.05),为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QTd、QTcd显著增大(P〈0.05)。结论年轻人中心肥胖者血压为正常高值、QTd、QTcd显著增大.可能与肥胖致心室肌肥厚及心肌脂肪浸润等引起的心肌除极和复极不均一性相关,而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 标签: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中心型肥胖
  • 简介:为了加强国内外心脑血管专业高新科技信息交流,提高老年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年轻医务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作为学术前沿的交流平台,于2013年12月5日与位于美国旧金山硅谷的CaliforniaSouthBayUniversity(CSBU)即美国加州南湾大学商定,双方坦诚牵手开展长期协作。

  • 标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BAY 美国 学术交流 医务工作者 信息交流
  • 简介: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2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甲H1N1流感患者心脏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期间确诊为甲H1N1流感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并收集非甲H1N1流感患者21例作为对照。大部分患者接受分子生物学检测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并接受胸部X线摄片检查,计算心胸比。结果甲H1N1流感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轻症患者较重症患者更年轻(P<0.05)。在危重症患者中,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胸比均较其他组高(P<0.05或P<0.01)。1例死于心肌损害。结论与既往研究相符,2009甲H1N1流感可以导致心肌损害,特别是在危重症患者中心肌损害较显著,从而将导致心脏扩大等损害,导致死亡率升高。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心肌损害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紧张头痛的心理因素及中枢调控机制异常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紧张头痛患者90例,根据分标准分为偶发性紧张头痛组30例,频发性紧张头痛组30例,慢性紧张头痛组3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外感受抑制试验及神经心理评估,测定第一、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P)的潜伏期、时程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偶发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时限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时限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频发性紧张头痛组ESP2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时限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但改变不及慢性紧张头痛组显著(P〈0.05)。结论偶发性紧张头痛患者无明显心理障碍及中枢调控异常存在;慢性紧张头痛患者存在中枢性疼痛调节机制异常及焦虑状态;频发性紧张头痛患者存在相对轻微的中枢调控异常;心理因素或参与紧张头痛中枢调控机制,促进中枢调控机制的异常。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心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心理学
  • 简介:目的对遗忘轻度认知损伤(MCI)患者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进行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词语自由回忆、再认、自由联想和字根补笔的方法,分别测试20例遗忘MCI患者(MCI组)和2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遗忘MCI组存在语义性启动效应和知觉性启动效应,遗忘MCI组较对照组外显记忆降低,而内隐记忆无显著差异.结论遗忘MCI患者的记忆功能呈外显记忆损害,内隐记忆保存的特点,这种记忆功能的双重性为MCI患者记忆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认识障碍 记忆障碍 遗忘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研究成人先天性细小冠状动脉瘘(smallcoronaryarteryfistula,sCAF)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探讨依据直径分新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收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成人先天性sCAF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动力学等资料。分析瘘道直径与是否接受手术治疗的关系,评估瘘道直径水平预测sCAF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并计算界值。结果研究入选158例sCAF患者,女66例(41.77%),男92例(58.23%),年龄(44.94±17.35)岁,4例(2.53%)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11例(6.96%)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胸闷等疑似心绞痛发作和心悸等心律失常发作是主要症状,二者共占36.70%,心房颤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形式(8.86%)。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是最多见的瘘道(41.14%),其次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5.32%)。大部分瘘道呈不同程度迂曲,且合并局限性狭窄和(或)扩张,继发病变最多见是动脉瘤形成(38.61%)。瘘道直径为(2.78±1.14)mm,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arterymeanpressure,PAMP)为(16.66±5.63)mmHg(1mmHg=0.133kPa),肺循环和体循环流量比值(flowratioofpulmonarytosystemic,Qp/Qs)为1.07±0.13。以瘘道直径中位数分组,直径较大组需要手术可能性较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AF瘘管直径与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佳界值为2.91mm(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5.3%)。结论成人先天性细小冠状动脉瘘自具特点,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瘘入肺动脉最多见,瘘道直径2.91mm可作为细小分的潜在最佳界值。

  • 标签: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 成人 分型
  • 简介:目的总结椎动脉颈椎病致高血压的CT、MRI表现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椎动脉颈椎病致高血压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各80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主要病理表现检出率,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CT组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扭曲、闭塞、走行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75%、86.25%、5.00%、57.50%,与MRI组患者的95.00%、90.00%、5.00%、5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小关节增生硬化、后纵韧带骨化的检出率分别为78.75%、66.25%,较MRI组患者的62.50%、50.00%的高(P〈0.05),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检出率分别为47.50%、61.25%,较MRI组患者的63.75%、77.50%低(P〈0.05)。结论CT和MRI用于诊断椎动脉颈椎病致高血压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CT的骨质分辨率更高,MRI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高血压 CT MRI 病理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 标签: 学术论文 学术生态 自然科学基金 学术不端行为 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
  • 简介:StanfordB主动脉夹层(typeBaorticdissections,TBAD)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患,其发病急骤、早期病死率相当高、晚期预后差。血管腔内诊疗技术及植入材料改良,大大改善了TBAD的术后临床疗效,同时,治疗TBAD理念亦发生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术后随访表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用于急性复杂TBAD提供了持久的长期修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显示了其优势的地位。对于解剖学合适的TBAD,早期行腔内修复术远期效果更佳,而亚急性期可能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最好的手术时机。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临床疗效 手术时机
  • 简介:《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作为传播和交流有关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医学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科技高速发展,杂志必须快速反映科技前沿发展水平,努力把杂志办成更具可读性、知识性、指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精品期刊”。为了简化论文从审查到正式发表的程序,缩短发表周期,使具有创新性内容的优秀学术论文得到尽早、尽快优先发表,因此设立稿件的“绿色通道”。本刊编委会特提出以下有关规定。

  • 标签: 学术论文 绿色通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医学科技信息 医学科技工作 精品期刊
  • 简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高血压联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大连市中心医院联合协办,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08年全国高血压与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于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交界、交叉的最新知识。参加这次会议之后,必将使您在面对日益增多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时,能把当代世界公认的诊治手段用于解决病人的问题。

  • 标签: 高血压联盟 学术研讨会 糖尿病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杓与非杓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非杓组52例和杓组27例。测定AB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非杓组ABI、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杓组明显降低,MPO、hs—CRP较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组患者ABI与hs—CRP和MPO呈负相关(r=-0.723,r=-0.719,P〈0.01),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评价夜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