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护理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 应用
  • 简介:该文主要对内分代谢疾病进行了概述,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代谢疾病的良好疗效,以期为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内分泌代谢疾病 防治
  • 简介:天气变化是影响糖尿病病情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冬季寒冷的气候可使体质虚弱的糖尿病病友受寒而引发呼吸道感染,也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拮抗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据临床观察,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故在寒冬来临之际,糖尿病病友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自我保健,平安度过寒冬。

  • 标签: 冬季保健 姜涛 糖尿病 饮食调节 运动锻炼
  • 简介: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奉化市人民医院的300余名非内分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普遍不足。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糖尿病综合教育的水平,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护士 非内分泌科 糖尿病教育 知识
  • 简介:按医院制定的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完成会诊后记录患者的会诊日期、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诊断、内分相关疾病诊断及会诊登记。汇总大医一院三部6年(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来的会诊病例,资料完整者共3750例,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科会诊共3750人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申请会诊人次分别为:308、321、554、622、895、1050,逐年增加。2会诊患者40岁以下375人次(10.0%),40~60岁共1525人次(40.7%)60岁以上共1850人次(49.3%),主要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3非手术科室申请会诊的人次及其构成比分别为:190(61.7%)、193(60.1%)、362(65.3%)、402(64.6%)、618(69.1%)、688(65.5%),逐渐上升(P〈0.05);而手术科室、急诊科申请会诊的构成有逐渐下降趋势申请会诊的非手术科室中神经内科(712,29.0%)、心内科(391,15.9%)居多,而手术科室中普外科(294,23.5%)、骨外科(234,18.7%)、居多。4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申请会诊的共2515人次,占首位,比例为67.1%,其次为甲状腺疾病的共880人次(23.5%)。5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81.7%)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59.8%)。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科会诊的人次逐年增加,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以常规会诊居多,申请会诊的科室以非手术科室较多,前两位科室为经内科和心内科。会诊最多的前两位病种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

  • 标签: 会诊 内分泌科 病种构成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入睡困难 心血管科 血糖升高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DPN患者9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够提升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多认为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配合药食、口服、外治法等中医特色方法,对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论治 本虚标实证 气血亏虚 脉络痹阻 辨证论治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肝脏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最重要的场所,也是胰岛素作用和胰岛素分解代谢的主要部位。所以,肝脏功能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肝脏是储存糖原的器官肝脏是储存糖原的器官,人体进食以后,经过肠道消化,吸收淀粉,变成葡萄糖,消化到糖以后,到肝脏去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如果人体不进食(比如一晚上不吃饭,甚至一两天不吃饭),人体的血糖还是很稳定的,不会因为不进食造成低血糖昏迷。

  • 标签: 糖原 定期检查 肝功能 肝脏功能 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作用
  • 简介:我们都知道,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在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B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偿降糖功能的不足,拼命要把血糖降下来,而长此以往就会使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分泌不出更多的胰岛素,所以我们说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而胰岛B细胞功能则是2型糖尿病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启动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历程,一旦胰岛B细胞代偿能力下降,2型糖尿病就会逐渐发生,但如果胰岛B细胞能保持其代偿能力,2型糖尿病就不会发生。因此,保护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在2型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从中医减少脂毒性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保护胰岛功能

  • 标签: 胰岛功能 保护 胰岛B细胞功能 中医 2型糖尿病 分泌胰岛素
  • 简介:从众多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80%~90%糖尿病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性功能下降,其中男性多表现为勃起障碍(ED),女性多表现为性欲冷淡。有些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也不好意思告诉医生,最终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患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下降 统计资料 勃起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病友们都知道.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程在20~2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40%罹患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肾病的比例约为5%~1O%,但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更多.所以说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病友.无论1型还是2型都是危害极大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患者 肾功能不全 2型糖尿病 常见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简介:3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MDI和CSII两组。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均能降低空腹(FPG)和餐后血糖(PPG)以及升高空腹(FCP)和餐后2小时C-肽(P〈0.01);两组之间比较显示:与MDI组比较,CSII组对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的改善更明显(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所耗胰岛素用量少(P〈0.01),所需住院时间短(P〈0.01),日平均费高(P〈0.01),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且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P〈0.01)。结论:CSII具有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特点。

  • 标签: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 2型糖尿病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