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在5%~84%。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严重时可有静息时自发痛。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干扰康复训练,不仅延长了偏瘫侧肢体康复治疗时间,而且阻碍了整体康复进程,影响了生活质量。肩痛的致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可能与肩痛有关,如肩周炎、盂肱关节排列不整齐或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肩肱节律丧失、肩关节粘连活动范围受限、旋肌袖撕裂、滑膜炎、肩部肌肉痉挛、抑郁及忽略症1等。且常常是以上多种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叠加的结果。我科于2009年1~12月收治此类病人36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和营养状况(臂围、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疗效、臂围、白蛋白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甲亢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法对9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8例患者中只有38.8%的患者能完全遵医,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应采加强对老年甲亢患者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 标签: 甲亢 遵医行为 调查
  • 简介:摘要脑出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中老年人死亡的首位病因,多数突然发病,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并发症多。加强对于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途径,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6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9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老年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老年人失眠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调理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方法选择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的150位老人及家属6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调理观察,分析与睡眠有关的各种因素。结果老年人的睡眠情况与性别无关;悲观情绪对老年人睡眠有负面影响;睡眠、饮食习惯对睡眠好坏有重要影响;舒适环境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结论明确造成老年人失眠的常见原因,采取适当的调理策略,是纠正老年人失眠、保证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老年患者 失眠 原因 调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的特点,有效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其家属的一般反应,总结科室好的做法,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明确了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与一般护理工作的异同点,通过科室实践证明了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卫生知识宣贯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针对戊型肝炎患者中的老年人群,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创造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注射 报警 护理 静脉注射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8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整体护理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视力迅速恢复,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高。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提高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老年白内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休息。本文通过采用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生活护理、用药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使大部分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选择35位在我科长期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医护人员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结果2组血糖控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血糖控制显著平稳且低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治疗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从行为,比对照组使用口服药物显著,且能达到剂量准确安全有效。

  • 标签: 胰岛素 老年患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的抗病毒和营养神经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照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止痛、止疱、结痂、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有效止疤、止痛、促进结痂和创面痊愈,缩短治愈时间。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微波 带状疱疹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4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指导,并对指导后血糖指标的统计分析研究,得出结果饮食指导师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饮食指导 Ⅱ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治疗的镇静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老年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年龄71~88岁,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B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分别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0.5mg/kg/h和咪唑安定0.04mg/kg/h治疗8h,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和停药后清醒时间。结果B组达到5分镇静程度的例数(15例)明显多于M组(6例)。精神症状改善者B组19例,M组15例。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清醒时间B组明显短于M组。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都能达到镇静要求,丙泊酚可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症状更具有疗效好而副作用小的优点。

  • 标签: 丙泊酚 咪唑安定 术后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6例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后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的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诊就诊的老年危重病患者无糖尿病史的124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分析。结果高龄、病情危重、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脉综合症、严重感染、肥胖者,其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老年危重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及时有效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是改善老年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提高老年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危重病患者 应激性高血糖 高龄 预后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发病急,致残率高,产生诸多后遗症,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最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做好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减少脑损害,预防再发显得尤为重要。2

  • 标签: 心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实验组,配对选择实验组病人的照顾者54例,以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基础上,对实施照顾者进行康复知识培训,让照顾者掌握系统康复知识,并运用于对患者的照顾中。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护理4周后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实施康复认知教育,可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症患者 康复认知 照顾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松监测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Ⅱ级,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例。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脑电双频指数(BIS),四个成串刺激(TOF),TOF<0.9为肌松残余。结果肌松监测组MAP,HR指标稳定(P>0.05),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拔管后1h的PORC发生率28%。结论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超滤量状态下对血压及心功能影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108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按其超滤量小于2.5Kg或大于2.5Kg,设为A、B两组,透析时按“干体重”定超滤量,观察不同超滤量状态下对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并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后血压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射血分数(EF)有差异,P<0.01。结论老年患者对容量负荷耐受性差,超滤量大,容易有血压波动、心功能损害;针对性的护理可防范不良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老年 血液透析 超滤 血压 心功能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