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温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641000
  • 简介:乳腺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成年女性中患病率最高。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其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乳腺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发现可疑肿块后进行穿刺活检,以确定是否是恶性肿瘤。在这个过程中,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就比较重要。那么,下面会详细介绍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原理、操作步骤、相关应用等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技术,并学习其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肿瘤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肿块大小的乳腺恶性肿瘤的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的血流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边缘呈锯齿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且分布不均匀,多数病灶内有微小钙化点,多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径比〉1,肿块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表现为丰富血流,RI≥0.7,并且这些参数与肿块大小有密切关系。结论乳腺肿瘤内部及肿瘤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并且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其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彩色多普勒 病理诊断
  • 简介:在腹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超声检查由于检查方便、费用较低以及敏感性较高而常常作为首选。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腹部肿瘤外科的应用进展,包括术中超声(IOUS)、内镜超声(EUS)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 影像学 肝肿瘤
  • 简介:肝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新的分子途径。基因组时代正在改变对癌症的认识,尽管大量数据转化成为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肝细胞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及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其分子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大多数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病变的肝脏,可以预见,一个准确的基因特性描述将使癌症发生前通过化疗策略选择靶点。目前分子诊断对于诊断小肿瘤是可行的,但尚未正式通过科学指导的规范化。分子治疗的实例:索拉非尼在给予晚期患者前所未有的提高了生存时间。从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信息研究将有助于预后判断和促进癌基因鉴定,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肝硬化患者 基因组时代 非肿瘤组织 分子诊断 肝细胞癌
  • 简介:基因表达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预测价值;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吻合器进行侧侧吻合的中期结果;对比血管形成抑制剂Cilengitide(EMD121974)联合吉西他滨与单用吉西他滨治疗未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的随机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随机临床试验对比联合应用多西他赛、顺铂及5-FU与联合应用表阿霉素、顺铂及5-FU治疗进展期胃癌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临床试验 颈部食管胃吻合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管形成抑制剂
  • 简介: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胃癌相关性MG7抗原寻找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内MG7抗原这一胃癌早期诊断指标的敏感且简便的方法。实验设计:用ELISA法检测116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63位手术后胃癌患者、78位癌前病变患者、50位健康人及患其它类型癌症患者血清MG7抗原的水平。检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及TAG-72作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MG7抗原表达水平。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恶性肿瘤 MG7抗原 血清CEA 胃癌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1865年Trousseau观察到一例疑诊为恶性病的胃肠症状的患者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肿瘤相关性血栓与其他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它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而且是孤立的,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可累及浅静脉和深静脉,及一些少见的部位,如上臂和胸部.

  • 标签: 恶性肿瘤 止血障碍
  • 简介:目的;讨论脊柱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9例脊柱恶性肿瘤分组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是缓解脊柱恶性肿瘤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总的有效率达l00%,其次是放射治疗、化疗,中医治疗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免疫治疗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手术和放疗能控制病灶的发展,脊柱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脊柱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手术 疼痛 化疗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明胶酶在其中发挥着广泛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近些年对明胶酶的结构、作用底物、激活和抑制等方面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血管发生、转移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明胶酶 MMP-2 MMP-9 恶性肿瘤
  • 简介:为提高骨肿瘤的诊断水平,普及骨肿瘤穿刺活检的意义,规范和标准化骨肿瘤穿刺活检的设计和操作,提高骨活检的成功率,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拟定于2012年11月2—3日举办“第四届全国骨肿瘤穿刺活检学习班”。本次学习班招收学员20名,通过专家授课、实物操作演练、活检标本即时病理评测等方式,

  • 标签: 穿刺活检 骨肿瘤 学习班 北京积水潭医院 诊断水平 活检标本
  • 简介:核糖核酸结合基序蛋白8A(RNA—bindingmotifprotein8A,RBM8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RNA结合基序蛋白。不少研究报道RBM8A基因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环节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RBMS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核糖核酸结合基序蛋白8A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曾以华美的语言颂扬秩序:"诸天的星辰,在运行的时候,谁都恪守着自身的等级和地位,遵循着各自不变的轨道,依照着一定的范围、季候和方式,履行它们经常的职责;所以灿烂的太阳才能高拱出天,炯察寰宇,纠正星辰的过失,揭恶扬善,发挥它的无上威权.可是众星如果出了常轨,陷入了混乱的状态,那么多少灾祸、变异、风暴、惊骇、恐怖,将要震撼、摧裂、破坏、毁灭这宇宙间的和谐!"

  • 标签: 凋亡 恶性肿瘤 纠正 恐怖 变异 状态
  • 简介:就病理与临床而言,晚期恶性肿瘤当指局部广泛的肿瘤浸润或有远处转移,其Karnofsky积分常在50分以下,即生活不能自理,需特别照顾和治疗。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以及目前对彻底根治肿瘤和控制肿瘤发展尚无特效疗法,故绝大多数肿瘤患者终将进入晚期。自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肿瘤医院及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情况而观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运动干预效果。方法将20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病人于入组后1wk开始按照运动干预锻炼8wk,对照组病人根据各自身体状况采取自行运动方式。分别在入组时、入组后1wk、入组后5wk、入组后9wk对病人进行关于疲乏的客观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入组后5wk、9wk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的体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疲乏 运动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类型、病因、组织起源及扩散方式与成人间的差异.方法:对1993年~2004年该院各科收治的126例小儿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中,男性82例,女性44例,男女比例1.86∶1;神经组织肿瘤56例,占44.4%;造血组织恶性肿瘤41例,占32.5%;胚胎性肿瘤41例,占32.5%;眼部视网膜母细胞瘤12例,占9.5%;骨恶性肿瘤10例,占7.9%;癌症类肿瘤5例,占4.0%.该组实体肿瘤病例就诊时临床分期Ⅰ、Ⅱ期仅18.9%;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畸胎瘤及横纹肌肉瘤临床就诊时多数已转移,已达Ⅲ、Ⅳ期(57.0%).结论:小儿恶性肿瘤的类型、病因、组织起源及扩散方式与成人有许多不同.

  • 标签: 恶性肿瘤 儿童 流行病学
  • 简介: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r-1,MACC1)是通过对结肠癌的研究新发现并证实的基因,近年来对MACC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