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高压氧治疗方案对永久陆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疗效以及高压氧对大鼠梗死部位周围脑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影响。方法制备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永久陛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2X,另设立伪手术组。使用Garcia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分别在术后24h、5d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2,3,5一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5,5-trjphenyltetrazolfumchlorid,TTC)方法对脑组织进行染色,观察24h、5d时大鼠脑组织梗死容积;取梗死部位周围脑组织,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方法检测术后24h、5d时NF-κB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结合活性。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24h高压氧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对照组[(13.33±1.53)坩(10.33±0.58),P〈0.001]。术后24h高压氧组梗死容积小于对照组[(139.75±33.59)坩(203.02±57.66),P=0.008]。术后5d高压氧组梗死部位周围脑组织NF-κB活性低于对照组[(16.01±4.56)坩(50.28±9.15),P=0.035]。结论剂量高压氧治疗方案在脑梗死后24h内具有脑保护作用。剂量高压氧可降低大鼠梗死部位周围脑组织NF-κBDNA结合活性。

  • 标签: 核因子ΚB 高压氧 局灶性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状态及合理营养支持措施.方法根据能否安全进食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正常进食组(A组)和管饲组(B组),后者又分为持续营养液组(B1组)和分次普通流质饮食组(B2组).比较入院时一般情况、Glasgow昏迷评分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分别测量上臂周径(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计算上臂肌肉周径(MAMC),其正常值由年龄匹配60名健康人获得;检测血红蛋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将以上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个月后评估Barthel生活指数(BI).结果60例健康人MC、TSF和MAMC正常值范围分别为(24.99~30.55)cm、(13.29~16.25)mm和(20.83~25.45)cm.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3个躯体营养指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入院时和2周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1.48%和24.6%,两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龄、入院时营养不良和吞咽困难是2周后发生营养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8[95%CI为(1.01~1.16)]、7.64[95%CI为(0.94~61.86)]和4.38[95%CI为(1.94~16.09)].入院时ESS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3个月后BI独立危险因素,RR分别为0.78[95%CI为(0.66~0.92)]和1.71[95%CI为(1.56~1.91)].营养支持后,A组患者躯体营养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B1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B2组除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下降.A组BI分别高于B1组B2组,B1组患者BI高于B2组患者.A组3个月内无死亡,B1组和B2组3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10.0%和29.4%,但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低ESS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常有营养不良,并随住院时间延长而恶化,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和预后,持续肠内滴注营养液可能是有效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脑卒中 营养不良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大鼠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HBO组(n-36),HBO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5h予单次9hHBO治疗,压力0.2MPa。于模型成功后5h、15h、72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于15h、7259别将大鼠脑组织进行2,55苯四氮唑(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死容积百分比,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jdyltransferasemediated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两组大鼠在MCAO15h时(P均=0.007)和72h时(P匀〈0.001)均较同组MCA0jh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但时间点两组间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②15h时,两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无显著差异;72h时,对照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较15h时增大(P=0.02),而HB0组无显著变化,HBO组较对照组脑梗死容积比小(P=0.02)。③HBO组及对照组在15h、72h均可见凋亡细胞,15h时HBO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4)。④大鼠MCA0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B0组在15h、72h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丹自〈0.001)。结论剂量HB0超早期治疗可缩小大鼠脑梗死容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机制之一。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枕孔区神经鞘瘤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孔区神经鞘瘤21例,其中19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改良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1例均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适合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孔区肿瘤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 标签: 枕大孔区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被采用腰椎穿刺、腰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且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置管后1~2d脑脊液漏减少,3~12d停止;随访6~12月无再漏.结论腰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可靠有效方法.

  • 标签: 引流治疗 腰大池 临床观察 外伤性脑脊液漏 持续外引流 腰椎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效果。方法65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患者每天侧脑室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患者侧脑室注入尿激酶2万IU,连续3~7d。两组患者在侧脑室引流管拔除后均行腰池置管引流。治疗后每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脑室血肿变化;并观察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脑室血肿消失及侧脑室、腰池置管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无1例出现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对照组出现脑积水7例(21.8%)、颅内感染8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有显著效果,可迅速清除脑室积血,缩短脑室、腰池置管引流时间,减少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 标签: 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 尿激酶 大剂量 脑室穿刺 腰大池置管 脑脊液引流
  • 简介:目的评价骨瓣减压对实验性重度颅脑损伤大鼠作用。方法取90只SD大鼠,制作重度颅脑损伤模型,分为保留骨瓣对照组,常规骨瓣减压组,骨瓣减压组,观察各组生存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骨瓣减压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NSE降低,Bax,Bcl-2降低,神经元内质网,线粒体肿胀较轻。结论骨瓣减压能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死亡率,减轻脑水肿。

  • 标签: 大骨瓣减压 重度颅脑损伤 NSE BAX BCL-2
  • 简介:卒中患者中超过一半患者为血管闭塞,而且其预后差于非血管闭塞患者。洛杉矶加州大学WadeSmith研究发现,发现单纯血管闭塞征可能增加其死亡率4.5倍,而未发现此征则预后良好概率增加3倍。而且,他们研究还发现影像学上闭塞征是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可高度提示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血管闭塞 预后差 患者 卒中 征象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患者,张某,男,27岁,因精神失常3年伴失眠、妄闻、行为怪异6月,于2000年3月入本院治疗,诊断:"未定型精神分裂症".经用氯氮平(最大量375mg/日)治疗43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用药,11月已减至50~75mg/日.11月末,因婚姻问题父母发生冲突,即自服氯氮平约40片,在家睡眠48小时后苏醒,醒后即感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不能躺卧,腹痛次日至本地中心医院就诊.查体:上腹肌紧张、压痛(+),余(-),腹透、肝胆脾双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均正常,排除躯体疾患,疑用药有关.入院后给予肌注安定10mg,阿品托1mg无效,给予暗示治疗无效,遂试用海俄辛0.3mg肌注,约半小时后腹痛明显缓解,但仍隐痛,次日腹痛完全消失.

  • 标签: 氯氮平 治疗 急性腹痛 大剂量 诊断 痊愈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2010年8月2013年6月行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86例,实施改良骨瓣减压术43例(观察组),实施传统骨瓣减压术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53%、9.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77%、27.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骨瓣减压术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 神经功能 远期预后
  • 简介:池持续外引流术(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可用于神经外科多种疾病检查、诊断及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我院于2003年10月2009年6月应用CLCFD治疗41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持续脑脊液鼻漏、严重而难治颅内感染和后颅凹开颅术后皮下积液和持续发热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 神经外科 CEREBROSPINAL 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LUMBAR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4例经CT、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12cm×15cm骨瓣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20例存活,4例死亡。7例早期手术者均存活。结论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血管通道的建立
  • 简介:目的探讨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16例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该术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10例患者手术效果为明显有效,4例患者为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老年患者
  • 简介:临床部分难治性抑郁症病人常常病情迁延,服用多种抗抑郁药物效果不佳。此病例服用剂量阿咪替林自杀未遂,却从中给我们许多启示。①剂量冲击疗法封此类病人有效。②封有出走史病人理化检查结果提示多脏器损害者应考虑服毒自杀可能性。

  • 标签: 剂量 阿咪替林 服毒自杀 病例报告 难治性抑郁症 冲击治疗
  • 简介:目的对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用可脱性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近端载瘤动脉治疗27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结果血管内闭塞近端载瘤动脉可使动脉瘤完全闭塞,神经受压和颅内占位症状逐步改善、消失.结论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有效、安全方法之一.

  • 标签: 血管内闭塞 载瘤动脉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基础远外侧入路存枕骨孔区腹外侧区病变应用。方法回顺性分析15例枕骨孔区病变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其中下斜坡腹侧和腹外侧肿瘤12例,椎动脉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例.结果12例肿瘤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肢体活动障碍1例,继发小脑梗死1例,无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随访14例,时间2-6年。3例次全切除病人术后复发,接受伽玛刀治疗:余病人术见复发。失访1例。结论根据病灶特点,基础远外侧入路治疗枕骨孔区腹外侧病变效果理想,术中磨除枕髁并非必要步骤。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枕骨大孔 入路 基础远外侧
  • 简介:目的调查脑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探讨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438例在社区医院住院卒中后患者,记录其人口学特征、营养学评定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mRS评分、Barthel指数、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52.7%;卒中后营养不良患者中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4分)占77.1%,重度残障(mRS评分4~5分)占70.1%,日常生活重度依赖及完全依赖(Barthel指数0~45分)占69.7%,感染发生率为34.6%。并发症发生率为55.4%;而正常营养状态患者,相应比例分别为24.2%、21.3%、19.8%、11.6%和18.8%。结论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P〈0.0001),营养不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严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关注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对改善卒中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营养不良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腰池置管引流在脑肿瘤切除术中辅助作用.方法分析46例脑肿瘤切除术中行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应用效果.麻醉成功后腰池穿刺置外引流管,于剪开硬脑膜前放出脑脊液30~50mL,术中根据脑回缩情况可继续放出脑脊液,术后继续引流血性脑脊液,2~4d天拔管.结果本组46例患者手术野有良好显露,明显利于肿瘤切除,肿瘤全切率为80%.术后康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因牵拉过度引起脑挫伤或出血,也无脑积水发生.结论术中行腰池引流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增加手术野显露,减少脑牵拉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脑肿瘤切除 腰大池引流 辅助作用 术中 腰大池置管引流 放出脑脊液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dinerecepter.AChR)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且有显著疗效。但是不能清除抗体,停药后易复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笔者对2000-2004年我院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差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静脉注射剂量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1G)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治疗 重症肌无力 疗效观察 肾上腺皮质激素 神经肌肉接头处
  • 简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其致残和致死率高,有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可达60%以上[1],已成为中青年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手术仍是颅脑损伤首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资料显示标准骨瓣减压术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较传统骨瓣减压术具有显著优势[2],但其术后较高脑功能障碍发生率仍是临床关注热点。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硬脑膜 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