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评价双能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成像(DE.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准确性。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自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行DE-CTA检查怀疑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2例,在DE—CTA检查前或后1d至1月内行DSA检查。依据Fischer分段法将颈内动脉分为6段,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头颈部DE—CTA图像质量,对于DE—CTA不显示为闭塞,以及评分≥3分血管节段进行血管狭窄程度评估.比较DE—CTA与DSA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一致性。结果本组32例患者384段血管,除去闭塞血管19段及带支架血管4段,对361段血管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显示评分≥3分血管344段(95%),1分血管17段;DE—CTA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血管节段数分别为322、10、12及19。DSA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血管节段数328、8、8及19。DE—CTA与DSA评价不一致血管6段.DE—CTA显示狭窄程度均大于DSA。结论DE.CTA能较好去除骨骼与钙化对颈内动脉影响,与DSA相比具有较高准确性。

  • 标签: 颈内动脉 双能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1基本概念和由来俄底浦斯情结为弗洛伊德在治疗癔症病人时发现一个现象:在通过精神分析呈现出来儿童早期冲突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最为强烈、约产生于4~5岁,与欲望及客体关系有密切关系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弗洛伊德对之主要描述为,男孩存在着想与其母亲性交,完全占有其母亲欲望,并想以某种方式摆脱父亲,在不寻常情况下,少数儿童还有弑父念头.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一种男孩对父亲爱,与害怕受其拒绝或身体受到其伤害特别是害怕因父亲报复将其生殖器阉割冲突,此称为'阉割性焦虑'(cas-trationanxiety).幼女也存在着类似的模式,只是将父母角色进行了调换.据推测,上述两种相反情结均在男孩或女孩身上同时存在,故我们也可发现男孩想占有父亲,摆脱母亲欲望,此说明无论男女,每个人先天均具备双性倾向(San-dlerJ).

  • 标签: 俄底浦斯情结 中国 癔症 治疗 抑郁 哀伤
  • 简介:目的探讨咬肌神经对大鼠下颌骨发育影响。方法24只28日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n=9)、假手术组(n=9)、对照组(n=6),手术组切断大鼠右侧咬肌神经,假手术组仅解剖暴露出咬肌神经,不切除,对照组仅将大鼠麻醉。大鼠75日龄时行头颅CT平扫+三维重建.测量重建下颌骨相关线距:CT扫描完成后处死大鼠,切取双侧咬肌称其质量。结果手术组大鼠手术侧咬肌质量小于非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下颌骨长度Ⅰ、下颌骨长度Ⅱ、下颌骨长度Ⅲ、下颌骨高度Ⅰ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大鼠下颌骨高度Ⅱ、下颌间距较低,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下颌骨高度Ⅲ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肌神经使下颌骨高度Ⅱ和下颌间距减小,对下颌骨长度发育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下颌骨 神经切除术 生长发育 咬肌
  • 简介: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符合急诊骨瓣减压手术指征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术中全程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预后影响。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控制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环池在骨瓣减压术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94例患者手术前后CT扫描变化,分析环池变化与临床疗效关系.结果环池受压减轻组中62例死亡9例,无改变或加重组中32例死亡19例.结论骨瓣减压术后环池改变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动态观察环池变化是必要.

  • 标签: 环池 去骨瓣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后去骨瓣减压类型及是否二次手术对脑积水发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结果骨瓣减压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27.0%,保留骨瓣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3.8%,双侧开颅、二次手术增大脑积水发生率,骨瓣距中线距离越近越容易发生脑积水结论骨瓣减压手术和创伤后脑积水有明确相关关系,骨瓣相对较大、二次手术及骨瓣距离中线近和脑积水形成有关。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手术 脑积水 骨瓣
  • 简介: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作用.对任何缺血性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可以使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约1/4,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下降约1/3,使非致死性卒中风险下降约1/4,使血管性死亡风险下降约1/6,且在长期使用时,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与较大剂量(160~325mg/d,或500~1500mg/d)具有相同或更好疗效[1].尽管阿司匹林是效益风险比很高药物,但是,目前在我国阿司匹林使用率极低,冠心病患者中仅为14.38%,卒中患者中还不到14%,且对阿司匹林使用极不规范,超过50%患者使用50mg/d以下无效剂量[1,2].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有多种原因,除对阿司匹林存在模糊认识和缺乏指导等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许多医生并不了解小剂量阿司匹林出血发生率,并过分担心阿司匹林脑出血副作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出血 卒中 心血管疾病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去甲基药5-氮杂胞苷、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化疗药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SY(SYSY)凋亡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SYSY细胞caspase-8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5-氮杂胞苷+TRAIL、5-氮杂胞苷+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TRAIL及5-氮杂胞苷+化疗药+TRAIL对SYSY细胞生长及凋亡影响。结果SYSY细胞不表达caspase-8,5-氮杂胞苷作用1、3、5、7dSY5Y细胞caspase-8表达逐渐增加。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经5-氮杂胞苷诱导表达caspase-8SY5Y细胞对TRAIL敏感;化疗药可增强SYSY细胞对TRAIL敏感性。结论5-氮杂胞苷可通过上调SYSY细胞caspase-8表达而逆转SYSY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耐受,化疗药可进一步增强TRAIL对SYSY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5-氮杂胞苷 化疗药 TRAIL caspase-8
  • 简介:目的评估铁离子螯合剂铁胺对老年颅脑损伤病人颅内血肿和水肿吸收影响。方法收集90例经CT证实老年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除常规治疗外,还接受连续5d铁胺静脉注射,剂量20mg/kg,不超过2000mg/d。治疗当天及治疗后第3、7、14天分别评估铁胺对脑水肿和血肿吸收影响。结果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血肿体积为(5.50±3.60)ml,明显小于对照组(9.10±6.3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当天及之后第3、14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实验组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病人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胺能加速老年颅脑损伤病人颅内血肿吸收并抑制脑水肿,安全有效。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铁胺 血肿 颅内 脑水肿 老年人
  • 简介:目的对比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中基于搏动指数(PI)评估颅内压(nICP—PI)和基于舒张期脑血流流速(FVd)评估颅内压(nICP—FVd)两种参数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行骨瓣减压术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TCD相关参数(55条记录)。结果把每一条TCD记录作为一个独立事件,nICP—FVd显示了与有创颅内压(ICP)更好相关性与评估能力:r=0.61,P〈0.05;偏倚为-2.20mmHg,95%预测置信区间(cI)=(-23.1mmHg,18.7mmHg);曲线下面积(AUC)=0.73,P〈0.05。而nICP—PI则与有创ICP无明显相关性:r=0.1,P〉0.05;偏倚为2.10mmHg,95%CI=(-16.0mmHg,20.1mmHg);AUC=0.53,P〉0.05。结论骨瓣减压术后基于TCD参数nICP_FVd与参数nICP—PI相比较,前者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颅内压变化,具有更为可靠参考价值。

  • 标签: 颅内压 经颅多普勒超声 去骨瓣减压术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并提取本研究所需数据,用Stata14.0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骨瓣减压术有效率差值比(RD)为0.22,其95%置信区间(CI)为0.16~0.28,病死率相对风险比(RR)为0.48,其95%CI为0.35~0.67。结论双侧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性增加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术后病死率,有效改善手术治疗预后。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对冲性颅脑外伤 颅内压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单侧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SDE)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重型TBI并行单侧DC病人179例,观察其发生对侧SDE情况,并选用与发生对侧SDE可能相关11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重型TBI行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16例,其发生率为8.94%;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受压、对侧蛛网膜撕裂、减压窗脑外疝4项因素对其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蛛网膜撕裂(优势比为27.560,95%置信区间为2.314-341.231;P〈0.05)和减压窗脑外疝(优势比为5.921,95%置信区间为1.017-29.334;P〈0.05)是发生对侧SDE两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侧蛛网膜撕裂和减压窗脑外疝可增加重型TBI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风险。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颅脑损伤患者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并发症控制作用.方法选取行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54例.术后12h亚低温治疗前对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7d判定患者脑膨出情况并再次检测ICP及CPP.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局部亚低温治疗组在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布、亚低温治疗前GCS评分、ICP、CPP及SaO2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膨出发生率、脑膨出程度及ICP均低于常规治疗组,CPP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瓣减压术后进行局部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提高CPP、降低ICP,并且减少脑膨出发生率和脑膨出程度,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局部亚低温 脑膨出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骨瓣减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骨瓣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 双额冠状骨瓣 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手术时整块去除双额颞部骨瓣、结扎矢状窦并完全剪开大脑镰减压治疗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治疗后中重度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方法。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双额颞部开颅 去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92年我国引进第l台瑞典生产LeksellG型伽玛刀,1995年由我国自行研制成功OUR旋转式伽玛刀应用于临床。近15年来,全国使用各种类型伽玛刀近80台,每年所治疗罹患各种颅内疾病患者数万例,收到了良好疗效,取得了丰硕成果及一些经验教训。为了促进伽玛刀手术技术更快、更稳妥发展,我就伽玛刀手术中值得注意几个问题,提出来与神经外科同道们进行商讨。

  • 标签: 伽玛刀手术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旋转式伽玛刀 手术技术 手术中
  • 简介: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被人们所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热门话题,许多人总是用心理是否健康眼光去看待大学生行为,容易产生错误误区。建议从人性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人性 心理素质
  • 简介:颅咽管瘤是一种源于颅咽管鳞状上皮细胞良性肿瘤,临床症状重,肿瘤不全切除基本上都会复发,因此,颅咽管瘤只有全切除才能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率。随着CT和MRI广泛应用、内分泌替代治疗及显微外科技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越来越高,病人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颅咽管瘤手术仍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性手术之一。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