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婴儿皮肤屏障功能的客观认识,对于婴儿皮肤疾病的预防和皮肤的健康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皮肤无创检测技术的更新,人们对婴儿皮肤的认识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研究从婴儿皮肤的结构、功能和成分中均认为,婴儿在出生后1年左右皮肤屏障功能尚不完善,需要特殊护理。文章侧重于成人与婴儿皮肤的比较,总结了婴儿皮肤特点、评价技术以及根据相关指南,提出符合国情的婴儿护肤意见。

  • 标签: 婴儿皮肤 屏障功能 无创检测
  • 简介:色素失禁症又称色素失调症(incontinentiapigmenti,IP)、Bloch—Sulzberger综合征、Bloch—Sie—mens综合征[1]、真皮变性黑变病(melanosiscoriadegenerarativa),为伴发眼、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的一种复合性遗传性综合征。现报道我中心确诊的2例婴儿色素失禁症病例。

  • 标签: 色素失禁症 遗传
  • 简介:据新华网自英国布赖顿报道,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最新实验表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

  • 标签: 母爱 婴儿 基因活动 心理健康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性脂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的水肿性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可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性脂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患儿男,6个月。颈部、胸部皮疹2月余。查体:发育不良,头皮血管曲张,部分呈蚯蚓状;枕部见红色斑片,边界清,压之退色;颈部、前胸部见圆形、类圆形、大小不一的色素减退斑,边界清,上覆少许鳞屑,部分融合成片。颈部、胸部皮屑真菌镜检均可见短棒状菌丝及厚壁孢子,成簇排列;头颅CT示交通性脑积水。诊断:(1)花斑糠疹;(2)交通性脑积水;(3)枕部血管瘤。

  • 标签: 花斑糠疹 交通性脑积水 血管瘤 婴儿
  • 简介:报告1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女,6个月,因“头、颈、躯干水疱2月余,加重5天”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枕部、颈部、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红斑,大部分融合成片,部分表面糜烂,上覆少量褐色痂皮,未见明显渗液;胸、腹可见大小不等红斑、水疱、大疱,疱壁薄,疱液清澈,部分破裂形成糜烂,上见少量澄清液体,部分覆红褐色痂皮,尼氏征阴性,Darier征阳性。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棘细胞间海绵水肿形成,表皮见陈旧性水疱,疱内少许浆液性物质沉积,真皮浅、中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小,细胞质呈蓝紫色。期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单一核细胞Giemsa(+)。诊断:肥大细胞增生症。

  • 标签: 大疱型 肥大细胞增生症 婴儿
  • 简介:笔者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婴儿湿疹共84例。取得较好效果并报道如下。

  • 标签: 地奈德 婴儿湿疹 皮损 抗炎 止痒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女,2个月24天。主因颈部、腋窝、肛周红斑、糜烂20余天,于2010年8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儿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颈部、腋窝、肛周出现皮疹,在外院按"湿疹"、"粟粒疹"治疗

  • 标签: 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感染 间擦疹 婴儿
  • 简介:婴儿血管瘤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生后几周内出现,有明确的增殖和消退过程,可分为浅表性、深在性和混合性三类及局灶型、节段型、中间型和多发型四型。大多数婴儿血管瘤对身体不造成伤害,少数可出现功能影响或严重毁形性损害,极少数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潜在生命危险、严重功能影响及毁形性损害的高风险婴儿血管瘤,需要尽早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应熟知婴儿血管瘤的风险等级及治疗原则,根据患儿年龄、风险等级及有无并发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婴儿血管瘤 临床表现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