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人工流产女青年的精神心理压力及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为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25岁以下女青年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名女青年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焦虑抑郁心理、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性行为态度避孕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女青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4.16±6.0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5.48±8.39)分;对照组分别为(39.24±7.18)分和(40.67±9.04)分,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组女青年对照组在对生殖系统知识及性病防护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流组对照组女青年性行为态度避孕习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女青年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行为态度避孕习惯差异是导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给予生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流产 女青年 心理压力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以及其他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增多,带状疱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本病呈自限性,极少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并发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带状疱疹 治疗 规范化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比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引擎199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文献,按照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SE1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实验,合计1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ALA-PDT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OR=1.72,95%CI(1.16,2.5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尖锐湿疣 META分析
  • 简介:同性恋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长期遭受着歧视和偏见,他们特有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背离了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性恋者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伦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同性恋者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次分析了他们面临伦理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同性恋者走出伦理困境的路径,以减少对同性恋的歧视,增加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关注度,为同性恋者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生存环境。

  • 标签: 同性恋 伦理困境 原因 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化疗(multidrugtherapy,MDT)病人麻风反应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地区登记的226例MDT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6例麻风病人中Ⅰ型和Ⅱ型麻风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2%和17.7%。47.8%的麻风反应发生在MDT前,39.1%的Ⅰ型麻风反应发生在MDT开始后的1年内,47.5%的Ⅱ型麻风反应发生在MDT开始后的2年内。MDT前细菌指数〉4.0和皮损≥5块是Ⅱ型麻风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MDT治疗的2年内是麻风反应的高峰期,应重点监测。

  • 标签: 麻风反应 相关因素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色素痞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9例色素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结果病理特点以痣细胞色素沉积最常见.细胞间裂隙占第2位,余依次为多核细胞、附件增生、表皮改变、血管增生、乳头痛样痣、基底层色素增加等结论在真皮内从浅到深,痣细胞体积由大到小,黑素颗粒由多到少,并伴随痣细胞老化或成熟过程的表现及其他非特异性改变

  • 标签: 色素痣 皮肤 病理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寻常痤疮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图书馆检索1978年~21311年12月31日符合下列标准的临床文献:①方药药味完全列出,②临床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③治疗组患者≥30例,④有效率≥70%。结果从纳入的202篇文献中共筛选出方剂234首,用药167种,用药频次2485次。用药频次前4位的分别是黄芩、甘草、丹参、生地;167种中药分属于22类,以清热药最多;四气、五味分别以寒、苦为主;药物归经肝经居十二经之首。结论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用药规律中医基础理论对痤疮的认识相符合,且经临床观察疗效肯定。

  • 标签: 痤疮 寻常 治疗 中医药 用药规律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3.6岁,平均病程6.3年。皮损均首发于曝光部位,以红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伴瘙痒。组织病理呈慢性皮炎样改变17例,假性淋巴瘤样改变1例。光斑贴试验阳性7例。经严格避光,系统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本病好发于老年男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及光斑贴试验;严格避光及抗炎治疗有效。

  • 标签: 皮炎 光化性 慢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脂肪细胞因子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大量生物活性分子,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密切相关。银屑病Ms在流行病学、炎症机制甚至易感基因上有着紧密联系。脂肪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提示了银屑病MS之间存在关联。从脂肪细胞因子人手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病情发展及其伴发疾病的关系等,是为治疗银屑病寻找新方法的途径。

  • 标签: 脂肪细胞因子 代谢综合征 银屑病
  • 简介:回顾分析中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状况及趋势,对无绿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真菌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全面分析。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以皮肤型为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含特征性的内孢子是无绿藻属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发病以皮肤无绿藻病多见,系统感染少见。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按照中国的人口及环境状况,无绿藻病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超过目前的文献报道数,主要由于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同时,对此菌的鉴定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目前无绿藻病的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感染率。

  • 标签: 无绿藻病 大型无绿藻 中型无绿藻 小型无绿藻
  • 简介:目的:探讨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1例在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外来务工的下肢丹毒患者和162例经检查无丹毒的在职外来务工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变量:长时间站立或行走(OR5.49,95%CI2.24-13.23)、肥胖(OR3.14,95%CI1.36-9.23)、浸渍型足癣(OR9.54,95%CI3.83-27.64)、足部多汗或潮湿(OR4.66,95%CI2.03-11.33)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有关。结论:下肢及足部局部免疫力下降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丹毒 发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脱毛机对216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波长为810nm,光斑面积12mm×10mm,能量密度6~10J/cm2,脉宽5~400ms,治疗间隔6~8周。结果216例患者经4~6次连续治疗后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治疗后毛发明显减少,再生毛发细小,浅谈。治疗次数达到6次或以上可显著提高疗效。结论半导体激光脱毛安全有效。

  • 标签: 激光 半导体 脱毛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精液不液化者给予中医药治疗作为试验组,另外再选取以往单纯予以西医治疗的精液不液化者7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精子质量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11%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且两组患者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相比◆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精子质量、提高配偶受孕率,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药 精液不液化 观察
  • 简介:目的:了解晚期隐性梅毒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病期超过2年的晚期隐眭梅毒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结果,并与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45例晚期隐性梅毒患者中,23例(51.11%)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有异常发现,对照组1例(5%)有异常发现,经比较两类人群心动图异常发现率有统计学差异,X2=12.64,P〈0.05。45例晚期隐性梅毒患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1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2例,左房扩大11例,左室扩大1例,主动脉关闭不全7例,主动脉增宽1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3例,轻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7例,室间隔及左室前壁运动降低、少量心包积液、中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室容量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1例。结论:晚期隐性梅毒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左房扩大、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增宽为主,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血管梅毒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隐性梅毒 心血管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研究咽峡部尖锐湿疣的皮疹特征,探究内窥镜的诊断运用方式。方法:对我院既往6例口腔咽峡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选取同期20例尿道内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对比探究,使用内窥镜观察病变特征,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疣体柔软、为粉红色赘生物,顶端尖锐,表面湿润、浸渍;对照组疣体表面光滑、湿润,颜色潮红,呈乳头瘤样;观察组赘生物活捡确诊6例,内窥镜观察确诊5例,漏诊率16.7%,对照组细胞学检查确诊20例,内窥镜观察确诊18例,漏诊率10.0%。两组患者漏诊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漏诊率均较低;观察组6例患者均为1次治愈,对照组5例1次治愈,13例2次治愈,3次治愈及4次治愈各l例。观察组治愈所需疗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内窥镜探查咽峡部尖锐湿疣具有痛苦小、耗时短、成本低、漏诊率低及扩大治疗视野等显著优点,能够有效取代传统赘生物活检诊断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咽峡部 内镜 尖锐湿疣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方法:选取2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皮肤点刺方法,进行28种吸入性、食入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吸入性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粉尘螨(45.0%)、屋尘螨(41.2%)、花粉(27.9%);食物性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螃蟹(36.4%)、虾(33.2%)、芒果(25.7%).结论:变应原检测能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及治疗.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变应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2009~2012年孝感市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流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在孝感周边地区设立临时观察点,由皮肤科医生进行散发病例的临床观察和调查,并抽取近几年来的地方流行病学预防统计报表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孝感市共报告水痘病例632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32.8381/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呈现5~6月和11~12月两个明显发病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5.90%和27.02%;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季和冬季出现发病高峰.2009~2011年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12年发病率比2011年略低.水痘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4~至1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例较高占65.67%,男女性别之比为1.74:1.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95.02%.结论:应加强低龄儿童的水痘疾病监测,注意季节发病高峰的健康教育和环境因素可能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 标签: 水痘 流行特征 相关分析
  • 简介:在皮肤病性病学的临床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前瞻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病例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肤病与性病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JaseFscanningmicroscopy,CLSM)俗称皮肤C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它以激光作为点光源对皮肤进行逐层扫描,获得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组织影像学图像改变,再根据表皮及真皮浅层组织的影像学改变对皮肤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 标签: 扁平苔藓 组织病理 显微镜 共聚焦激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