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例胆囊切除患者资料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胆囊炎症程度对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的影响。结果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较慢性胆囊炎患者明显升高。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降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非常关键。

  • 标签: 胆囊管残余病变 发生率
  • 简介:分析1例呼吸道上皮腺瘤错构瘤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原发病灶起始部位、病因、诊疗过程;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及经验,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错构瘤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嗅裂
  • 简介:目的探讨腺体切除术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4例腺体肥大伴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疗程12周,观察组实施腺体切除术(28例),腺体+扁桃体切除术(12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治疗后1、3、6、12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9.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2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1月后的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3、6、12月3个时期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式对于儿童CRS均有疗效;腺体切除术或和扁桃体切除术+药物治疗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是儿童慢性鼻窦炎伴有腺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与开腹困难胆囊切除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我科室将310例困难胆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0例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术设为试验组,160例采用开腹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对比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较开腹困难胆囊切除优势明显,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开腹胆囊切除 困难胆囊
  • 简介:摘要膝关节处的结构精细且复杂,支撑整个身躯,易导致损伤。对于膝关节及周围病变的检查中,方法主要有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核磁共振等,其中以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无损伤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标签: 膝关节 病变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喉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差异性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15例喉癌前病变患者,对其病理切片进行科学诊断和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对三位不同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探讨,对其诊断结果以及预后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其前后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其误差主要是存在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以及原位癌三组之间,其中初步诊断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6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6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而初步诊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1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5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结论喉癌前病变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差异给疾病分级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喉癌前病变低风险病变和高风险病变之间的癌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临床开展诊断工作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喉癌前病变 病理诊断 差异性 预后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腺体肥大伴有慢性鼻-鼻窦炎的精准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实验的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146例,其中腺体大小Ⅱ度48例(32.9%),Ⅲ度62例(42.5%),Ⅳ度36例(24.6%),按疗程用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随访观察。对照组122例,其中腺体大小Ⅱ度40例(32.8%),Ⅲ度52例(42.6%),Ⅳ度30例(24.6%),每日晨起用10ml生理盐水洗鼻,定期随访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腺体大小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22,P〉0.05)。3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腺体大小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8.255,P〈0.001)。结论及时有效的控制鼻腔鼻窦内的慢性炎症,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腺体肥大。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炎症刺激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评价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81例脑梗塞患者入组脑梗塞组,并选取于我院正常查体的34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分布、分型以及表面规则程度。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分布均以颈动脉分叉处居多,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而颈内动脉斑块很少见;脑梗塞组斑块以软斑居多(54.0%),其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次为扁平斑(24.9%)、混合斑(14.0%),而正常对照组则以扁平斑居多(58.1%);正常对照组动脉粥硬化斑块86.2%表面光滑,且斑块表明不存在龛影的现象,而脑梗塞组斑块表面光滑的仅占44.3%,而42.9%为表面粗糙不平,12.8%斑块表明有龛影,即脑梗死组斑块表面不规则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动脉粥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其中软斑块和斑块表面规则程度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成像对颈动脉粥硬化具有诊断价值,可为脑梗塞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前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60例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9%)较对照组(76%)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健康宣教 腹腔镜手术 住院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4例脑卒中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脑卒中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斑块部位与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脑卒中组TG、餐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硬化斑块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脑缺血性疾病及其程度的一个手段。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195例,均经手术治疗,按照随机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93例)经由不暴露喉返神经方式完成手术,观察组(102例)则按照实际病情经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完成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三种不同入路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受损率0.98%(1/102)稍低于对照组的4.30%(4/93)(P〉0.05);观察组中通过气管食管沟入路增加术时、增加术中流血量显著低于其他2种入路方案。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采用喉返神经显露方式完成,其临床效果较好,3种入路方案中以气管食管沟入路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病变 喉返神经显露 手术 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加中药外用在扁桃体切腺体切除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体肥大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含漱外用组,对照组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生理盐水含漱外用组;比较两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咽部水肿、假膜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疼痛时间等相关参数。结果研究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咽部水肿、假膜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疼痛评分等领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外用在扁桃体腺体切除临床治疗效果亦更佳,尤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不适感轻,恢复饮食快等方面,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外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扁桃体腺样体 低温等离子 中药外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学龄前儿童腺体肥大的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方法选取75例3~7岁不同程度腺体肥大儿童,依次进行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测试,并记录结果和参数。结果腺体Ⅲ度肥大患儿出现A型鼓室图的概率、声反射引出率、平均峰压值均明显低于I度及II度肥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体III度肥大患儿的DPOAE较I度肥大患儿(1~8kHz),较II度肥大患儿(1.5~8kHz)引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抗为A型的患儿中,声反射未引出者的DPOAE在0.5~2kHz区域引出率低于声反射引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腺体肥大的学龄前儿童应常规行声导抗和/或耳声发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该人群是否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不同程度的腺体肥大对儿童的中耳影响不同,III度腺体肥大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大,程度重。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增殖腺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声导抗 耳声发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腺体切除术对儿童鼓膜置管脱出后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过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自行脱管后复发的30例年龄3~9岁(46耳),不分性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予以再次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术,乙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同时行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术。术后均采用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甲组10例(15耳)治愈,好转2例(4耳),无效3例(6耳)。乙组治愈14例(20耳),好转1例(1耳),无无效病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腺体切除术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能提高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耳蜗植入前中耳炎性病变,以及植入后中耳、内耳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2例分泌性中耳炎伴乳突粘膜病变和1例慢性中耳炎选择一期手术;1例中耳乳突炎,1例胆脂瘤行分期手术.5例患者耳后切口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植入电极,1例乳突根治术后术中借卵圆窗和鼓岬定位耳蜗钻孔部位植入电极,术中均进行电极阻抗测试和听神经遥测反应测试.结果1例术后中耳炎伴迷路炎经保守治疗痊愈.所有患者植入耳蜗工作正常,随访10-40月未见与中耳炎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原则上应分期手术;合并中耳乳突炎者,也应分期手术,完壁式和经典式乳突根治,根据病情均可选用.但中耳炎静止期鼓膜小穿孔者,可考虑一期手术.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中耳炎性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 乳突粘膜病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LC术后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甘露圈),通过运用品管工具分析,将缩短LC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作为首先解决的问题。全体圈员对肠蠕动恢复时间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拟定实施了相关对策。结果实验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02±15.85h,对照组62.68±12.40h,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促进LC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术后 肠蠕动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因鼻道窦口的堵塞而引发上颌窦息肉、囊肿的形成。上颌窦内息肉和囊肿彻底切除的手术方法仍是上颌窦根治术(Cald-well-Luc手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手术中主要是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通畅引流,使上颌窦病变愈合。我们应用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融合开窗手术,手术创伤很小,病灶清除彻底,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我们于2006年10月~2014年10月经鼻内窥镜下施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融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120例(132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上颌窦病变 鼻内窥镜 创伤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1.23%(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低分子右旋糖酐 西洛他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