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控制口腔综合治疗台(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有效措施。方法抽取门诊DU10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张。实验组采用消毒避污法,对照组采用擦拭消毒控制交叉感染。每组牙椅控感前后各随机采样30次,比较两组控感前后细菌菌落数和操作时间、成本核算差异。结果两种措施均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两组间控感前菌落数(t=-0.775,P=0.338)、控感后菌落数(t=0.383,P=0.845)、成本核算(t=-1.726,P=0.421)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0,P=0.000)。结论消毒避污法和擦拭消毒法均能有效控制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消毒避污法能减少消毒剂气溶胶对空气二次污染,擦拭消毒法更快捷省时。

  • 标签: 口腔综合治疗台 交叉感染 消毒 避污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冲洗方式对两种根管内常用消毒药物清除效果。方法:将90颗单根管前磨牙去除冠部,形成13mm标准根长,在根尖部建立标准人工沟,分别放置三联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制剂,封药2周。使用常规针筒冲洗、声波根管冲洗和超声治疗仪,配合10mL1%NaOCl溶液进行根管冲洗。经体视显微镜放大后对人工沟内药物残余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各组冲洗效果。结果:三种冲洗方式均未能完全去除根管内消毒药物。声波冲洗和超声治疗仪对三联抗生素糊剂清除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但均显著优于针筒冲洗(P<0.01);超声冲洗对氢氧化钙制剂冲洗效果明显优于针筒冲洗(P<0.01),声波冲洗对氢氧化钙制剂冲洗效果与其他两种方式无明显区别(P>0.05);同种冲洗方式对两种不同药物冲洗效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所有冲洗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根管内消毒药物,使用声波根管冲洗和超声治疗仪可提高清除根管消毒药物效果。

  • 标签: 根管冲洗 药物残余 氢氧化钙 三联抗生素糊剂
  • 简介:根管治疗根尖止点控制包括确定工作长度、工作宽度以及根尖区根管形态等。本文从根尖区解剖、保持根尖通路和通畅、根尖区预备以及根尖止点和预后关系等四方面讨论根尖止点控制重要性。

  • 标签: 根尖止点 根尖解剖 通路锉 通畅锉 根尖测量
  • 简介: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AS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基于近十年临床探索、验证并拥有多方向科研数据支撑创新技术[1,2,3,4],有着独特力学设计,并结合了多种正畸技术优势理念。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综合了经典固定矫治技术支抗优势和现代轻力、低摩擦矫治在移动牙齿方面的优势,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

  • 标签: 支抗控制 临床应用 控制技术 生理性 自主知识产权 固定矫治技术
  • 简介:在口腔修复临床操作中,交叉感染已倍受重视,但主要是针对涡轮机头消毒,而忽视了对医务人员可能造成极大威胁潜在性感染途径--印模.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方法消毒印模后,对各种印模主要特性影响以及消毒效果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常用消毒剂是戊二醛、次氯酸钠、碘伏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浸泡和喷涂法.但至今对于印模消毒,在制剂、浓度和印模种类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最佳搭配,即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被口腔专业界所公认,并能满足口腔修复临床需要常规消毒方法.因此,寻找一种临床操作简便、有效印模消毒方法,就成为口腔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印模 消毒 口腔修复 交叉感染
  • 简介:在儿童牙科,如何引导患儿配合牙科治疗一直是儿童牙医面临一大挑战,疼痛和焦虑控制是非常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讨论儿童牙科不同治疗阶段疼痛和焦虑控制方法。

  • 标签: 疼痛 焦虑 儿童牙科
  • 简介:将尖牙向后结扎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正及方丝弓矫正平整、排齐牙列阶段,对应用于两种矫正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方丝弓矫正上应用尖牙向后结扎法,同样获得良好效果,且排齐上牙列速度快于直丝弓矫正

  • 标签: 尖牙向后结扎 方丝弓矫正器 直丝弓矫正器
  • 简介:目的:本实验对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印模后不同石膏模型尺寸变化作一研究。方法:在牙列缺损标准模型上制取藻酸盐印模,消毒处理后灌注石膏模型,石膏模型硬固脱模后,用高精度电子数显卡尺对石膏模型和标准模型特定位置进行尺寸测量。整个实验分为印模消毒处理组(流水冲洗组[对照组,冲洗lOsec],1:100含氯消毒液组[浸泡10min]);石膏模型组(普通石膏组和超硬石膏组)。每个实验重复6次,数据记录为均数±标准差,采用SPSS17.0软件行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α=0.05,Chicago,IL,美国)。结果:流水冲洗普通石膏组尺寸变化最小(-O.207mm),超硬石膏组变化量大于普通石膏组变化量。统计分析显示流水冲洗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液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硬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氯消毒消毒印模会导致灌注石膏模型尺寸收缩。

  • 标签: 模型 印模 消毒 尺寸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后牙周指数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T3自锁托槽矫正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徐氏托槽矫正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锁托槽矫治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牙周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广泛应用,对种植治疗成功标准界定越来越严格.种植义齿周围龈乳头高度不足或缺失造成“黑三角”及食物嵌塞等问题,严重影响种植义齿美观和功能,成为种植治疗失败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种植义齿周围“黑三角”问题是种植修复难点此外,牙周炎患者在龈乳头高度降低方面存在更大风险文章就影响种植义齿周围龈乳头高度风险因素、预防和改建方法等进行评述,并强调牙周炎患者由于邻间骨丧失造成相关风险.

  • 标签: 牙种植体 龈乳头 牙周炎
  • 简介: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颌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U组(乌拉地尔复合异丙酚组20例)和P组(异丙酚组20例)。麻醉诱导,2组都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2组均由2%七氟烷和异丙酚维持麻醉。U组在异丙酚基础上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P组仅用异丙酚行控制性降压。2组都以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Hg为目标。记录2组在诱导前后及降压前后各个时间段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Fromme术野评分表评定手术视野质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2组MAP都低于术前(P〈0.01)。U组在5、10、20minMAP显著低于P组(P〈0.01)。U组术野评分也优于P组(P〈0.01)。但两组心率都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起效迅速,可使术野质量更加清晰。

  • 标签: 乌拉地尔 控制性降压 正颌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种植支抗主动压低后牙与否对成人高角病例垂直向控制效果。方法回顾52例成人高角拔牙病例,根据治疗经历分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5例),种植支抗非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7例),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头影测量中各项垂直向指标的变化量。结果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39°,上颌第一磨牙被压低0.99mm;非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18°,上颌第二磨牙被压低0.47mm;两组间各垂直向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角病例治疗中,无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与否均可使垂直向得到有效控制。而主动压低对于垂直向控制效果改变并不显著优于非主动压低组。

  • 标签: 种植支抗 垂直向控制 成人 高角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颞下颌关节音特点及关节音产生时相应下颌位置,探讨正常关节音产生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选取26名个别正常殆青年人,应用BioPAKVI颌分析系统(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和BioEGN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最大开闭口运动时产生关节音与产生关节音时下颌所处运动轨迹中相应位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个别正常殆青年人颞下颌关节音频谱图呈单峰.振幅和频率四分数位区间分别为0.40~1.08Pa和48-91Hz.左右侧颞下颌音振幅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正常殆受试者行开闭口运动产生关节音时下颌多处于开口阶段。相应下颌位置比值为74%±15%.显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于下颌运动矢状面开口轨迹距牙尖交错位74%±15%最大开口距离处。结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振幅和频率呈偏态分布.双侧无明显差异.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时下颌处于开口运动轨迹中下段。

  • 标签: | 颞下颌关节音 下颌位置
  • 简介:目的:Cerconbase氧化锆、Cerconbasecolor氧化锆、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AL2色瓷沉积氧化铝陶瓷材料相对透明率对比测定。方法:应用分光测色计在标准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4组全瓷底层材料表面光反射率,计算得出相对透明率数值。结果:Cerconbase氧化锆相对透明率为0.950,Cerconbasecolor氧化锆0.937,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1.000,Vita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0.869。结论:4种全瓷系统底层材料中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和AL2色瓷沉积氧化铝相对透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较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透明,其余组间相对透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牙科陶瓷 相对透明率 氧化铝 氧化锆
  • 简介:目的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AnchorageSpee'sWire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拔牙病例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牙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牙转矩控制效果.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从三维模型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病例前牙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牙转矩控制,避免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标签: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生理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 上切牙转矩 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
  • 简介:该文旨在报道接受再照射头颈癌患者长期疾病控制状况和放疗后毒副作用。1986—2013年间,137例复发或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这些患者接受再照射剂量均≥45Gy。评估指标包括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OS)和晚期并发症≥4级[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

  • 标签: 疾病控制状况 毒副作用 再照射 头颈癌 恶性肿瘤患者 放射治疗
  • 简介:金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人(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3年)。创建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并担任主任。为国家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亚太区理事。长期从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

  • 标签: 人物介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
  • 简介:蒋欣泉,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口腔医学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上海高校口腔先进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名誉教授。目前担任国际口腔医师学院(ICD)Fellow,国际口腔修复学会(ICP)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口腔医学科研管理专委会副主委。长期从事口腔颌面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与转化工作。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第一/通讯论文94篇。

  • 标签: 人物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医学院 口腔修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