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与传统修复材料相比,全瓷系统具有美观性最好、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能满足功能要求特点,其适应证范围较广,从单面洞嵌体到多单位固定桥均适合,同时在后牙区的应用越来广泛。有些全瓷系统投放市场的时间还较短。然而,新材料和技术在常规应用前,其临床效果要经过至少5年的长期科学检查并和其他材料进行比较。这种长期临床疗效的要求、患者治疗意识的改变以及市场上不断增多的全瓷系统加大了医生对材料的选择难度。本文为对现有的全瓷系统及后牙区全瓷修复体长期成功的综述。此外,文中还对一些传统材料进行了探讨,并将其长期临床检查结果作为与全瓷系统的对照。

  • 标签: 后牙区 全瓷修复体 生物相容性 热压铸陶瓷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操作,但由于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在解剖、生理、病理多方面存在复杂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口腔内操作时视野和器械掌控都受到限制,牙拔除术可能产生多种术中、术后并发,如果对其操作风险掉以轻心,或者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这些并发可能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危险。因此,充分了解各种拔牙并发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最基本的临床治疗操作。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及临床操作的特殊性,在拔牙操作中易发生一些临床并发。本文针对牙拔除术的基本特点、常见失误、并发类型以及牙拔除术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上预防拔牙并发的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比较自攻微螺钉自攻植入和助攻植入的成功,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两种植入术式适应征.方法选择117例需要双侧植人种植支抗的正畸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对照,共植入272颗自攻微螺钉,自攻术式和助攻术式各植入136颗,通过X~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评价两种术式成功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使用不同术式、性别、年龄、垂直骨型、植入部位(上颌或下颌)因素及其组合对微螺钉成功的影响.结果272颗微螺钉总成功为86%.自攻术式植入成功为85.3%,助攻术式成功为86.8%.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二者之间影响成功的因素存在差异:影响助攻植入成功的因素为垂直骨型和植入部位的组合,角患者上颌部位成功低;影响自攻植入成功的因素为植入部位、年龄和垂直骨型的交互作用,非角骨型的成人患者和下颌部位自攻植入成功低.结论对于自攻微螺钉,多数情况下可以常规使用自攻植入,尤其在角患者上颌部位相对于助攻植入有明显优势;但成人非角患者以及下颌部位使用助攻植入则有助于提高成功.

  • 标签: 自攻微螺钉 成功率 自攻植入 助攻植入
  • 简介:上颌窦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方法,但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并发可能会影响种植治疗的效果,因此正确的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对于增加种植体的长期成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系统性疾病及不良习惯、上颌窦解剖结构和病变、手术操作和感染、种植修复设计几个方面对上颌窦提升术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提升 并发症
  • 简介:随着根治疗技术及桩核冠修复技术的应用,残根残冠的保留在临床越来普遍。保存治疗残根残冠,使之恢复自然的形态和功能,对于预防牙体牙周支持组织病变的发生,协调口颌系统的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冠延长 残根 桩核冠 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直径、不同材质的三种种植体支抗植入不同部位后的成功.方法研究回顾2009-2016年需要种植体支抗的正畸病例,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直径2.0mm、长度13.0mm钛合金微螺钉,直径为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三种种植支抗在颧牙槽嵴、外斜线部位的成功,使用SPSS软件比较不同种植体支抗在不同部位成功的差别.结果总计566颗种植体支抗,总体成功为91.70%.在植入颧牙槽嵴处不同直径材质微螺钉中,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为95.31%,高于直径2.0mm、长度13.0mm钛合金的成功(92.19%)和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的成功(88.89%);在外斜线植入的微螺钉中,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为96.12%,明显高于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的成功(75%,P<0.017).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植入中切牙黏膜覆盖区成功为100%,均明显高于牙根间(81.25%)、颧牙槽嵴(88.89%)与外斜线(75.00%)的成功.结论植于颧牙槽嵴处和外斜线处植体入种植支抗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较高.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钛合金种植体 不锈钢微螺钉 植入位点 直径
  • 简介: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逐渐将种植体用作口腔正畸支抗,因其体积小巧,植入及去除手术简单,疗效可靠且成本低廉而大受正畸医师的欢迎。又因其简单、舒适、对患者依从性要求甚低,可植入在口内大部区域,使得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广泛应用的同时,正畸医生和患者必须了解和认识种植体支抗应用中的并发。本文就种植体支抗应用中的并发防治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并发症防治 应用 口腔种植技术 患者依从性 正畸支抗
  • 简介: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及健康教育的进步,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技术有望成为缺失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法。在临床口腔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注重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分享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经验,探讨修复环节中的失误,分析失败病例的原因,汲取主要的教训,总结应急处理中的要点和方法将对于临床口腔种植医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有着十分有益的启迪。本文通过笔者历年积累的临床病例与文献复习着重介绍这一专题。

  • 标签: 应急处理 牙种植 并发症
  • 简介:为规范牙体牙髓专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根治疗操作、学习现代根治疗理念和技术、提升牙体牙髓疾病诊疗水平和操作技巧,有效防治牙髓根尖周疾病治疗中的并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将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现代根技术在牙髓病治疗并发防治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批号[2013-08—01-013],培训班拟于2013年12月6日至12月8日在北京举办。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并发症防治 根管治疗 临床应用 根管技术 学习班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20.51%),其中感染14例(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例(11.54%),形成瘘管6例(7.69%).结论:并发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的适应证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胸大肌肌皮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缺损
  • 简介:目的:总结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并发,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997年5月—2009年9月在我院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034例(2431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少见的并发,包括知名血管出血、咬肌神经损伤、器械折断、排异反应、外耳道穿孔,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结果:2034例(2431侧)患者中,知名血管出血5侧,咬肌神经损伤5侧,器械折断3侧,排异反应2侧,外耳道穿孔2侧。结论: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并发发生率较低,但此项技术需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关节镜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人根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充填恰填率、侧支根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根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填法应用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老年人 根管充填 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或瓷核修复无髓患牙数年后的情况。材料和方法用氧化锆预成桩对87例患者,共145颗经完善根治疗后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前的桩核修复:87颗患牙采用直接法堆塑树脂核,58颗患牙采用间接法作Empress铸瓷核。对其中52例(79颗患牙)采用树脂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57.7个月)以及19例(34颗患牙)采用瓷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46.3个月)成功进行了复查。结果两组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牙的美观程度也很高。采用直接法树脂核修复的79颗患牙未发现失败的情况:采用间接法瓷核修复的患牙有3颗分别在修复42、43和55个月后因为脱位而失败。对失访病例进行最好情况为全部成功,最坏情况为全部失败的假定后,直接法的成功分别为100%和91%,而间接法组分别为95%和53%。结论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直接修复的临床成功显示这个方法是有前途的;而氧化锆预成桩和瓷核的修复方法其失败率明显,且有相当的失访率,无法得出类似结论。

  • 标签: 桩核修复 功率显示 树脂核 氧化锆 患牙 临床
  • 简介:拔牙作为一种外科手术会造成术区软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如果在拔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局部软组织过度或意外的损伤,则属于拔牙并发。软组织损伤属于常见的拔牙并发之一。本文针对拔牙造成软组织过度或意外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操作时降低该并发的发生提供帮助。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
  • 简介:外胚层发育不良是一大类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包括超过170余种临床情况。均由外胚层发育受损所导致,其特征为至少以下一种组织的原发性发育缺陷:指甲,头发,汗腺或牙齿。外胚层发育不良在病人幼年时即可影响其情感发育。此例个案报道概述了一个7岁即诊断为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女孩在9岁时通过功能和外貌的修复,以期改善其社交行为的可行方法。

  • 标签: 外胚层发育不良 固定修复 牙齿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14年7月549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统计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的高危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69岁患者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的严重并发发病率最高,为18.8%;与20~59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糖尿病组严重并发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组的2.404倍(P=0.008)。结论:高龄和糖尿病是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的高危因素,建议在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治过程中,高度关注高龄(60岁以上)和糖尿病患者。

  • 标签: 头颈部 间隙感染 并发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很常见的一个手术操作。和第三磨牙手术相关的常见并发已经广为认识.并且经常作为知情同意内容向患者解释。口腔全科医师以及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也必须熟悉所有可能发生的并发。本次系统文献回顾可以对这一常规手术可能产生的不常见的并发作一提示。方法和材料:这次研究的文献来自Medline和theCochraneLibrary电子数据库系统检索.也对关键文章、参考文献和该领域相关综述进行手动检索。关键字包括第三磨牙、智齿、并发、不常见以及罕见。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也经过重复地核对.综述限定于近18年来发表的英文和德文文章。结果:经常被提及、为人所熟知的并发.包括永久性神经损伤和即发或迟发的下颌骨骨折。22篇文章中又确认了24种其他并发。这些并发中包括炎症、脓肿形成、牙齿移位和器械脱位。另有单一病例报告有拔牙后血肿窒息性死亡、危及生命的失血、脑脓肿、硬膜外脓肿.良性突发性体位性眩晕、皮下和组织间隙气肿、硬膜下积脓和带状疱疹综合征。结论:要做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认识到各种可能的并发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提前认识到少见的并发,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准确治疗。

  • 标签: 不良反应 并发症 拔除 罕见 拔除 第三磨牙
  • 简介:再治疗是指患牙曾经做过根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又出现症状需要重新治疗。据调查,根治疗的成功为40-97%。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患牙可能需要根再治疗。本文用超声根管锉行根再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超声锉 手用K锉 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