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法和传统护理法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呼吸内科收入患者16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掌握康复知识情况、复发住院人数、出现抑郁症状人数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掌握康复知识、复发住院、日常生活SGRQ量表评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住院天数少,复发率低,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法 传统护理法 慢阻肺 康复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及认知疗法,观察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后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结合本院护理队伍现状,通过健全护理管理组织,考核竞争上岗模式,开展“品管圈”活动等方法,完善和创新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89.3%增长至95.5%(P<0.05);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明显降低,其中去人格化由31.48%降低至18.52%(P<0.05)、个人成就感由47.22%增长至62.96%(P<0.05)。结论通过“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应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磁性医院 护理质量 品管圈 军队医院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率为96.1%,对照组患者依从率为78.4%,研究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血糖的发生比例为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依从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系统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下肢手术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0%),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7±3.6)d、(18.6±3.1)d;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下肢骨折 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疼痛护理质量。方法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第四章第十三节"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要求,制定疼痛护理专项检查表单,分别从疼痛评估、疼痛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患者疼痛健康宣教、疼痛记录、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疼痛管理团队建章立制及活动记录六个维度,由专人对外科片护理单元进行三轮术后疼痛护理专项检查,并落实PDCA循环。结果疼痛评估合格率由45%提升到98%,措施落实合格率由60%上升到99%,健康宣教合格率由50%上升到98%,疼痛记录合格率由30%上升到96%,知识掌握合格率由52%上升到95%,团队管理合格率由25%上升到98%。结论专项护理检查使疼痛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是全面提升专项护理质量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疼痛护理 护理专项检查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方法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焦虑情绪、心率、血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为(34.8±6.1)分;麻醉前心率为(71.3±5.8)次/min;麻醉前的收缩压为(127.3±9.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为(43.6±5.5)分;麻醉前心率为(86.3±8.8)次/min;麻醉前的收缩压为(137.6±6.4)mmHg。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前的心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前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围术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理情绪,稳定麻醉前血压、心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提出了PDCA循环概念,其属于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的循环系统,是一项不断提高、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大过程,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各大企业管理之中,而且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护理 应用 质量管理 管理科学化 循环系统
  • 简介:目的:了解综合运用多种临床干预措施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探索合理干预措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调取2010及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利用ABC分析法分析干预前后使用抗菌药物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总体下降明显,下降了76.46%(393.10万元/1485.47万元),其中A类药品下降最显著,占总体下降金额的73.03%(287.07万/393.10万元);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有所下降,由27.15%(1485.47万元/5471.27万元)降至19.32%(1092.37万元/5655.12万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降低,由706.10元降至5130.26元;用药频度(DDDs)较高的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有效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ABC分析法 临床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85例和对照组(未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71例,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胃出血1例,贲门撕裂1例,肿瘤出血2例,死亡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7%;对照组胃出血2例,贲门撕裂4例,肿瘤出血3例,死亡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4.3%,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胃镜检查的安全实施,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胃镜 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方法在13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指导。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9.1%和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观测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流速治疗前后改变明显。结论颈椎牵引配合康复指导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肯定。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 临床研究 颈椎牵引 康复
  • 简介: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出台并开始试点实施。2007年,我国又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虽然全民医保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参保率超过95%,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统计,我国覆盖8.3亿人的新农合和2.2亿人的城镇居民医保,最高的报销额度仅为3—10万元。大病仍可威胁家庭经济,这依然是医保制度的短板。2012年8月出台的大病医保新政,瞄准新农合和城乡居民群体,要求针对一些特别贵的大病,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且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不过,这一新政如何兼顾公共服务与商业权益,仍有待实施效果的检验。而在此之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大病医保的商业模式,并形成了三大模式

  • 标签: 城镇居民医保 医保改革 医疗保险 基本医保 医保制度 全民医保
  • 简介: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足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PN能迅速提高血清清蛋白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改善脏器功能,利于机体恢复.小儿术后营养支持不当会使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下降,同时由于患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胆红素血症等,其对外源性营养的代谢与正常儿童不同.因此,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变得至关重要.作者首先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儿外科PN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处方的合理性,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于2012-03-01至2013-04-15实施临床干预,指导本院PN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手术后医护 小儿 肠外营养 处方分析 临床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在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分别为61.90DDD/100人/天、47.54DDD/100人/天;药学干预前,我院二代头孢菌素、硝咪唑类、三代头孢菌素的AUD列前3位,干预后二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的AUD列前3位;我院AUD排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奥硝唑注射液、头孢呋辛钠、头孢唑肟钠、头孢美唑钠、头孢西丁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学干预后大部分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下降。结论:药学干预前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药学干预 不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理的质量。方法25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尚未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护理差错事件、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外科住院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护理投诉情况的发生,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式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文书质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护士为主体共同参与护理文书质量管理,采取系统培训、健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科室配对、护士配对互查互助形式,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结果实施参与式管理有效提升了护士对护理文书管理的能动性以及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率。实施参与式管理前,护理文书达标率为69.50%、优秀率为64.40%,护士满意率为56.67%;实施参与式管理后,护理文书达标率为98.30%、优秀率为93.12%,护士满意率为93.33。结论护士参与管理,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参与式管理 护理文书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式在军队医院文职人员培训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文职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摸底考核,制定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拟案例,组织情景模拟培训及考核。结果对文职人员心肺复苏情景培训前后平均成绩比较的双侧t检验,得P值均小于0.01,显示培训后的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采取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式可大大提升文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 标签: 军队医院 文职人员 心肺复苏 情景 考核
  • 简介: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干休所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率较高的糖尿病提出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科学用药等综合干预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护理
  • 简介: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药效是其中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中药药动学研究经历了从“单成分、单靶点”到“多成分、多靶点”的转变,相应的药动学评价模式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从最初针对单体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到以单成分研究单味中药及复方的药动学,再到多组分整合药动学,以及之后的以药动学一药效学结合模式评价复方药动学。对以上中药药动学评价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中药 药动学 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