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120包作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管理后),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器械包120包作为对照组(循证护理管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灭菌、清洗、包装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9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灭菌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循证护理,可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循证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质量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医疗改革越来越重视。中国医疗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导致我国人民群众无法合理有效的就医,针对这种现象,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医疗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详细分析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供参考。

  • 标签: 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 简介: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院出现阳光平台和集团采购组织药品供应链管理模式。SPD模式从控制成本、节约药师资源和提高效率方面进行全程监管,促进SPD模式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紧跟新医改政策需求,优化医疗物资管理流程,从而减少医院管理成本。关键词医院;SPD;供应链深化医药改革过程中要求降低医保基金、管控医疗耗材、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管理模式。因此原有医疗耗材管理模已不能满足医疗管理现状,管理模式革新势在必行。SPD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医用耗材采购、验收、发放、库存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医疗物资供应链,在医疗物资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当前药品供应链现状当前药品供应体系管理模式分为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和“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模式源于美国,国内最早出现于闵行区管理模式。政府部门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统一采购中标药品,打造医疗信息药品管理系统,药品供应链体系包括医院内部管理,将医院药品数据库向供应商开放,供应商依据医院库存量自动补货,采用传统的结算、支付方式。2SPD模式供应链发展现状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由来已久,职能部门较为分散,内部物流依然采用原始的流转方式。近几年来自于管理、成本和效率各方面压力,医院方面对于供应链改革已经刻不容缓。2.1物资材料管理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相当繁琐,采购部分大多凭借以往采购经验制定采购计划,预料准确度偏低;在供应商异常巨大的数据量下极易出现信息准确性、药品质量管控和清廉管理等方面错漏。2.2管理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慢绝大部分专业药师被库房和物流运输占用,然而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才是一位专业药师的本职工作,因此加大了医院的人力成本。由于预测不准确导致医院药品库存积压的药品过期,从而造成医药成本浪费。供应链灵活性低,很难及时高效的满足各个供应商及科室需求变化。3SPD供应链实施情况为提高供应效率、解决医院管理问题,引入SPD药品供应链模式。SPD源于美国,后来日本引入其理念应用于医疗器材买卖、外包及采购等业务,其物资信息及买卖流程都可通过系统管理,实现信息可追溯,提高医疗信息安全;“物资物流管理服务”是通过降低物资成本,物资原价等管理方式提高效率,改善医院经营现状。通过研究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探索出一条“用后结算”“零库存”的SPD药品供链管理模式,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和物流等环节交给第三方分销公司集中管理。3.1SPD物流方式在SPD模式中,首先由医院药师和分销公司共同确定采购目录,分销公司根据采购目录从各个供应商处采购,然后统一配送至医院SPD中心库,医院库房(包括SPD中心库和各消耗点)采用二级库存管理模式。均由分销公司进行管理;医院SPD中心库收到物资后,由分销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库存状况补货至二级库,最后送至消耗点或者患者,增加药品供应链应对各方需求变化的多变性。3.2结算方式SPD模式结算方式,物资所有权只有一次转移,在分销公司将医疗物资送至医院之后,医院库房、住院药房和门诊以及各消耗点的物资所有权依然归分销公司,只有医疗物资销售到患者手上时才发生无权转移,真正实现医院“零库存”。当患者将费用付到医院财务系统的同时,医院财务系统即生成与分销公司的结算账单,以实现分销公司、医院、患者三方同时结算。3.3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在采购环节中利用SPD管理系统,基于各种基础数据,采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为医院物资需求分析。从各种大量基础数据中归纳、分类出各种外来因素,比如住院人数、门诊人次季节月病种分布等客观原因对医院物资要求的影响,并结合各种因素,如周期、趋势、季节和气候的实时参数来调整医疗物资需求预测目录。从而确定医院补货周期和安全库存,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在配送和储存环节,系统中以药品条形码作为物资的唯一身份标识,取药通过药库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窗口自动发药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极大程度减轻人力,药品条形码识别提高准确性;为保证住院药品在实现病房自动化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医院可配备送药小车和药品双向交接柜。3.4风控手段SPD模式的风险,比如仓储及配送环节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导致的信息泄露、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直观的监督和管理SPD供应链模式,医院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到货及时率(当月准时送达订单数/单月发货的总点单数)>98%,送货误差率(当月送错货的订单数/当月发货的总点单数)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02月-2018年02月,随机选择86例本院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常规急诊,观察两组急救效率、生活质量。结果急救效率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急救效率的影响显著,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效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病案复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对病案复印流程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病案复印证件保存及病案复印收费流程更加合理合法,保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力不受侵犯,减少在病案复印过程中的纠纷隐患。通过优化病案复印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患者服务满意度,使病案更好的为医院和社会服务。

  • 标签: 科学优化 病案复印流程 病案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这项工作已得到充分的重视。药事管理水平的高低更能反映医疗机构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水平,发展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对提高药事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 标签: 医疗机构 药事管理 质量影响因素
  • 简介: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只有确保了医疗安全的质量,才能为患者日常诊疗服务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此研究,笔者将针对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绩效考评的应用情况,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绩效考评 诊疗服务 医疗安全质量管理 应用情况
  • 简介: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人类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由此算下来,人的一生中约有3年时间是在卫生间里度过的,女性还会更长。因此可以这样说,卫生间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关注卫生间这个小环境的卫生,对于人体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应该说,马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们进出的大问题。

  • 标签: 卫生间 大卫生 环境 卫生状况 厕所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时间内收治的114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流程优化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护理组在具体急诊抢救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均均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有效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院内AMI的复发概率,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院内PCI情况进行避免,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以往流程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近几年伴随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保持医院竞争优势,我院尝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管理过程中。旨在进一步对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完善,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遵循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门急诊输液室 工作流程管理
  • 简介: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最早在美国的摩托罗拉和通用电气两大公司中推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质量改进步骤包含5个阶段,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模型。我国于1999年引入六西格玛应用于医院管理,短短的十几年.

  • 标签: 时间段 静配中心 住院药房 临床科室 配送流程 六西格玛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机构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现状,制定对策,引入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加强对医疗耗材的管理控制,从而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经济效益。

  • 标签: 医疗耗材管理 医院现代化管理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索流程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出血120例患者(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流程化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6.11±1.88)分、WHOQOL-100评分(72.96±2.03)分、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脑出血 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Mtwo镍钛锉、ProTaperUniversal再治疗系统与手用不锈钢H锉在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效率。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因晚期牙周炎拔除的上颌切牙60颗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冷侧压法充填。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20颗。A组应用手用不锈钢H锉,B组应用Mtwo镍钛锉,C组应用ProTaperUniversal再治疗系统清理根管内充填材料,记录操作所用时间,比较推出根尖孔的碎屑量及管壁清洁度。结果3组均有充填物残留。B、C组在碎屑推出量、管壁清洁度和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A组(P<0.05)。结论3种器械均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充填物,但镍钛器械可以明显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牙周炎 根管疗法 镍钛锉 根管充填
  • 简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为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研究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使用。

  • 标签: 医疗设备 信息化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在创新监管理念支持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远程诊疗等高科技手段与医疗技术。来自大医院的专家医生与偏居乡村的村医通过互联网医联体系统“零距离”会诊,一起为患病村民看病诊疗.“在乡村看名医”从此不是梦想而是现实一是的,这就是共享医疗的红利。

  • 标签: 医疗技术 乡村 共享 名医 远程诊疗 互联网
  • 简介:文章着眼某型船坞登陆舰遂行海上医疗救治任务紧迫军事需求,开展船坞登陆舰医疗救治平台特点分析,设计船坞登陆舰医疗救治平台模拟仿真系统总体框架及各功能模块。系统可模拟船坞登陆舰全员全装满负荷条件下,海上伤员医疗救治的全要素、全过程,进而论证分析"人装结合"的医疗救治能力,优化伤员救治范围、流程与规范,为船坞登陆舰遂行医疗救治任务提供研究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 标签: 船坞登陆舰 医疗救治 模拟仿真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多数医院需引进大量的医疗设备才得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水平。因此,对医疗设备给予精细化的管理与保护对于医院管理而言尤其重要,既能减少医院经济效益损失,又能提高医院治疗水平。本文将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给予精细化管理予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疗设备 维修
  • 简介: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评价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而毒性病理学评价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用以确定损伤靶器官、靶组织的形态及程度变化,评价受试药物是否具有毒性并判断其能否推向临床的重要指标。对组织学技术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估则是确保毒性病理诊断准确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前提。该文对组织学技术流程进行叙述并探讨流程中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药物安全性评价 毒性病理 组织学技术 人工假象
  • 简介:目的描述宁波市鄞州区医疗机构门诊利巴韦林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鄞州区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库对3家综合性医院,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利巴韦林门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鄞州区医疗机构门诊中利巴韦林处方量为1587504次,使用人数为673661,其中利巴韦林注射液和粉针处方数占97.74%。利巴韦林处方主要由一级医疗机构开出,处方次数和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14岁及以下儿童处方人次数约占总处方数的50.56%。患者用药原因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总处方数的68.85%。结论利巴韦林处方仍存在不合理,尤其对于注射剂临床上使用应该进一步规范处方适应证,密切关注治疗情况。

  • 标签: 利巴韦林 数据库 药物利用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