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脑缺血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相关,从而构成了缺血性损伤的基础。就脑缺血有关的炎性因子及以白细胞介素(IL)-1、IL-8、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黑皮质素(MC)4为靶点的脑缺血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脑缺血 炎症因子 药物 进展 综述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达元益生菌对小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小儿营养不良病例样本的时间为2020.7-2022.5,在本院中纳入150例,分组时将抽签法作为依据,开展常规治疗的75例患儿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达元益生菌的75例患儿为试验组,两组进行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差异评比。结果:两组患者Alb、Hb水平、IgG、IgA水平在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项均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儿营养不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达元益生菌辅助,有利于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提升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采纳和借鉴。

  • 标签: 达抗元益生菌 常规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肌少症患者采取强化营养+阻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老年肌少症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及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强化营养联合阻运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营养状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肌少症患者采取强化营养+阻运动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营养水平,持续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该疗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营养 抗阻运动 日常生活能力 营养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诊的肿瘤抑郁症患者36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并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抑郁症患者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这为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及免疫调理治疗对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共92人进行分析研究,其接受治疗的事件均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补液、血液净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炎及免疫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d、7d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3、7d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脓毒症 抗炎及免疫调理治疗 细胞因子
  • 简介:在已经有新一代药物在美国及欧洲上市的情况下,拜耳(Bayer)仍然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旧版本药物。药物安全的管理一直是令医药产业产疼的大问题,如此行径,却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从约10,000名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了大量凝血因子Ⅷ?A3笔币蛭际跸拗疲庑┎范济挥芯却恚蚨庑┎分屑赡苄薍IV病毒和其它病毒。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药物安全 中极 HIV病毒 携带 艾滋病
  • 简介:目的研究苗勒激素(AMH)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环磷酰胺(Cy)降低卵巢储备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5只,取双侧卵巢组织,并切制成500μm厚的卵巢片,将卵巢片分为7组:空白组、Cy组、Cy+卵泡刺激素(FSH)组、Cy+AMH组、Cy+GDF-9组、Cy+FSH+AMH组、Cy+FSH+GDF-9组,放入含DMEM-F12培养液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2d或4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Cy100ng/mL、FSH10mIU/mL、AMH100ng/mL、GDF-9100ng/mL。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的量;光镜下计数始基卵泡(PMF)及闭锁卵泡;运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与空白组相比,Cy组PMF数目明显降低,闭锁卵泡明显增多;Cy+AMH组及Cy+FSH+AMH组PMF数目明显多于除空白组之外的其他各组。各组培养4d较培养2d始基卵泡数目明显降低,闭锁卵泡数目明显增多。②与空白组相比,Cy组培养2d和4d时E2及INHB水平明显降低;与Cy组相比,培养2d和4d时Cy+FSH组、Cy+GDF-9组及Cy+FSH+GDF-9组E2、INHB明显升高。与Cy组相比,培养2d和4d时Cy+AMH组及Cy+FSH+AMH组E2明显升高。培养4d时Cy+AMH组、Cy+FSH+AMH组INHB水平明显升高。③Cy组与空白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Cy+FSH组、Cy+GDF-9组与Cy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Cy+AMH组、Cy+FSH+AMH组与Cy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结论Cy可加速PMF的募集与耗竭,从而使卵巢储备力降低乃至衰竭。FSH及GDF-9可加速PMF的募集与发育,使更多的PMF进入生长卵泡阶段而受到Cy细胞毒的损害,以致PMF库存逐渐耗竭;AMH可抑制PMF的募集与发育,从而减缓Cy对PMF的加速募集与耗竭,起到保护卵巢储备力的作用。

  • 标签: 环磷酰胺 卵巢储备力 GDF-9 抗苗勒激素
  • 简介:案例一:张老师与粗粮饼干张老师今年才退休,还不适应退休生活的她,常常坐在电脑前打纸牌游戏,久而久之,小肚腩开始逐渐凸显,这下张老师急了,决定开始饮食控制。听说多吃粗粮对身体好,还有助于减肥,张老师于是决定到超市购买粗粮饼干。

  • 标签: 营养标签 营养师 退休生活 饮食控制 老师 粗粮
  • 简介: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过程中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IF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给予自噬经典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MIF、LC3、Cleavedcaspase-3以及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干扰MIF后可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自噬抑制剂3-MA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沉默MIF后可增加H/R过程中p-mTOR的表达。结论:MIF可通过抑制自噬减少H9c2心肌细胞H/R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有关。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缺氧/复氧 H9C2心肌细胞 自噬 凋亡
  • 简介:【摘 要】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双血小板联合强化降脂对及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以及血脂指标的影响,并探究其安全性。方法:划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为选取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2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选取之后使用随机表数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该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血小板进行治,该组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结果:治疗4周之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双血小板以及强化降脂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抗血小板治疗 强化降脂治疗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减轻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是否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丙戊酸钠灌胃正常组(VAPC)和丙戊酸钠灌胃模型组(VAPM)。以开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试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明显下降,海马BDNF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给予丙戊酸钠可明显阻遏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CU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海马BDNF表达减少有关;丙戊酸钠能阻遏这种变化,从而显示减轻CUS所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丙戊酸钠 氧化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称,其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叫“瘤酮”。但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瘤酮”的介绍是: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 标签: 抗瘤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医学科学院 中文网页 基因机制 二期试验
  • 简介:肺癌患者治疗有望出现新的选择。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已经向欧洲药品管理局递交了针对阿法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阿法替尼可用于治疗EGFR(ErbB1)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标签: 肺癌患者 新药 药品管理局 上市许可 非小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与“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问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雷贝拉唑三联组(n=40)和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n=40);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埃索关拉唑镁三联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镁、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对白介素-2(IL-2)和IL-6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月后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高于雷贝拉唑三联组,而IL-6水平低于雷贝拉唑三联组(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其疗效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 标签: 胃溃疡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收集服用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的7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并测量其血压和临床生化指标。选择IGF-1基因的5个标签位点,采用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协方差分析及分层分析对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在服用降压片的高血压病人中,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服用复方利血平的高血压病人中,rs5742612和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17)。在服用珍菊降压片的高血压患者中,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及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均有关联(P值分别为0.017、0.033)。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服用降压片的患者中,随着rs35767位点遗传变异女性收缩压的水平呈线性下降,而男性舒张压水平呈线性上升,校正混杂因素后P值分别为0.028、0.038。结论:IGF-1基因多态性与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三种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显著相关,提示IGF-1基因可能是高血压重要的药物疗效生物标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多态性 抗高血压药物 血压水平
  • 简介:运动、营养应引起全民重视。研究证实,绝大多数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的诱发因素与活动量不足及膳食营养的质和量不合理有关。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相结合对防治和减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呼吸道慢性阻塞性疾病、脑血管疾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及某些癌症等都是极为有效的,而且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防治肥胖和改进心理状态等也有着显著的健康效益。

  • 标签: 膳食营养 适量运动 慢性阻塞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膳食结构是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国家、民族或人群的膳食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提出居民膳食指南和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 标签: 膳食结构 膳食指南
  • 简介:1990年第1次报道了编码外源抗原的裸露质粒DNA(nakedplasmidDNA)注射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表达抗原基因。尔后,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DNA疫苗能诱导针对其所编码抗原的体液或细胞免疫。由于DNA疫苗免去了烦琐的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步骤,更重要的是,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诱导免疫的过程,模拟了自然状态下机体感染外源病原生物表达抗原及诱导免疫的过程。因此,DNA疫苗系统一经建立,便很快成了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DNA疫苗 基因佐剂
  • 简介:摘要:针对部分居民营养物质摄取不足、饮食习惯不合理、免疫力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食品生产与加工相关产业通过添加强化剂、补充剂的方式,改善食品中的营养结构,加强身体健康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为进一步发挥营养强化与增补食品处理技术的优势,相关企业与管理单位应在全面了解食品自然强化营养素与补充剂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在原料、半成品与成品食品中进行添加,规范技术应用流程,推进食品生产产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食品 营养增补 营养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