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自1992年-2001年间收治的42例直肠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42例患者术前均进行直肠镜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良性类直肠癌33例,占78.6%,恶性9例,占21.4%.30例做了经肛门局部切除或骶尾部切口局部扩大切除术,12例施行Dixon手术,术后随访5例死亡。结论:对可疑病例进行直肠镜检查和活检是发现直肠类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的范围是发现直肠类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式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及肝转移等情况。肿瘤大小常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 标签: 直肠类癌 诊断 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残胃癌患者因胃溃疡行初次手术后至发病时间明显短于因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14.2年比20.9年,P<0.05).残胃癌好发于小弯缝合部(14/28,50%).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因初发手术不同而有差别,同时伴有较高的多脏器受累.随访23例,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17例,其中4例剖腹探查.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P<0.01.根治性切除14例与非根治性切除7例比较,两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7%和71.4%、0%.结论残胃癌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合理的根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 标签: 残胃癌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应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方法用自制的空气灌肠器,施以适当的手法配合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结果20例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9例,成功率95%.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肠套叠 空气灌肠 复位 小儿
  • 简介:目的:分析30例膀胱肿瘤的CT表现。方法: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29例,女1例。年龄29-74岁,平均57.4岁,其中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1例,转移癌3例。结果:肿瘤CT表现:①膀胱肿瘤多表现为向腔内突出肿块,呈乳头状、分叶状、扁平状;②肿瘤易向盆腔内及其它脏器或组织扩散、转移。结论:肿瘤越大,密度多为不均匀,并易钙化。扁平状肿瘤需与慢性膀胱炎鉴别。手术、电切、化疗、放疗、血管介入、生物免疫剂、中药等综合疗法可提高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膀胱肿瘤 CT 表现
  • 简介:目的回顾32例胼胝体疾病MRI影像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胼胝体病的景像学认识。方法采用西门子、超导MRI仪1.5T、Marconi常导MRI仪0.23T,常规SE序例,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T1、T2加权像扫描。包括头外伤23例,脑梗塞4例,胼胝体变性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占位务1例。对胼胝体囊肿及占位性病变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MRI较CT更好更全面地显示胼胝体形态以及周围脑组织结构关系。对不同疾病MRI显示出特有的信号特点,以时发现胼胝体挫裂伤,发现并且鉴别胝胼体梗塞与变性。对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及占位性病变作较明确诊断。结论由于MRI等景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胼胝体疾病不断被发现。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 标签: 胼胝体疾病 磁共振成像诊断 CT诊断 胼胝体挫裂伤 胝胼体梗塞 胝胼体变性
  • 简介:心脏穿透伤是胸部创伤中发展急骤,危险性最大的损伤,伤员往往死于事故现场或送院途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出血和心包填塞,如送到医院后能及时作出诊断,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则可获救。现将我们两所医院收治10例心脏穿透伤的外科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9-65岁,平均33岁。开放伤8例,闭合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

  • 标签: 心脏穿透伤 外科治疗经验 胸部创伤 闭合伤 心包填塞 心脏外伤
  • 简介:氯氮平(Clozapine)为较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较好。我们近两年共收治5例急性中毒病人,用洗胃,加速排泄药物,腹膜透析,支持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女性3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3年,持续服用氯氮平50mg/日。因受精神刺激一次服用氯氮平2000mg,1小时后被送入医院,患者当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鼻流出大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T36.4℃,P104次/分,BP14/10kPa,R40次/分,深昏迷状态,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应

  • 标签: 氯氮平 急性中毒 腹膜透析 心动过速 分泌物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1999年8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11例。手术均采用不扩髓方法。结果:经7-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均达到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周,无感染、断钉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为轴性及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稳定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头位难产发生率高,据报道占分娩总数的81.63%,在处理中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极为重要。本文就2年来我院头位难产分娩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头位难产发生率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2日住院分娩2015例,初产妇1679例,经产妇336例。其中,头位1913例,占94.94%;

  • 标签: 分娩方式 头位难产 难产发生率 吸引器 住院分娩 产道异常
  • 简介:1990年1月~1995年9月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及性别男45例,女19例,年龄39~89岁,平均57.8岁。其中51~69岁年龄组43例,占67.2%。1.2病程及血压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6h内8例(12.5%);6~72h37例(57.8%);>72h19例(29.7%)。其中9例为第二次出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基底神经核 小脑出血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血肿量
  • 简介:我们采用肌腱周围滑膜组织包裹腱吻合口,以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共治疗23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45岁,最小9岁;左腕6例;右腕17例;22例病人为急诊外伤,1例为伤后半月2次手术。玻璃割伤20例,刀割伤3例。23例中,有3例腕掌侧结构全部断裂;11例仅尺侧腕屈肌腱、尺动脉尺神经正常,其余结构均断裂。5例掌长肌腱、桡侧屈腕肌腱、正中神经、桡动脉、拇长屈肌腕断裂,屈指浅深肌腱部分腱断裂;3例尺侧腕屈肌腱、尺动脉尺神经断裂,屈指深浅肌腱部分腱断裂;1例为伤后半月2次手术,仅示中环指浅腱断裂。

  • 标签: 腱损伤 屈肌腱 肌腱愈合机制 腱断裂 滑膜组织 吻合口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连续性点片对食管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数字连续点片,以每秒2~4帧的速度,对3300例患者采用3种体位食管造影检查。结果3300例中,X线影像显示正常1628例,食管炎948例,食管裂孔疝92例,食管静脉曲张102例,食管癌214例,胃底贲门癌180例,食管憩室96例,贲门痉挛16例,食管平滑肌瘤6例,双位癌4例。食管溃疡10例,食管息肉2例,Barrett食管2例。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动态地观察食管的运动过程,极大提高了食管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数字影像 食管病变 诊断 动态观察
  • 简介:暴发性肝炎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是传染科临床的危重急症之一.我科近期收治暴发性肝炎患者3例,均获成功.现将其病情和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性肝炎救治 成功例 救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