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药用辅料油酸酯中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等7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柱温以2℃·min^-1的速率从170℃升温至230℃,维持10min,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60∶1,试样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上述7种脂肪酸在各自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良好,各组分的检测限在0.86~2.32μg·mL^-1,定量限在2.54~8.21μ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已被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油酸聚烃氧酯 脂肪酸组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聚乙烯滴眼液的无菌适用性检查试验。采取的试验方法,严格按照2020年版四部药典1101无菌检查法项下的方法适用性试验的各项具体方法和要求操作。本篇论文经过多次试验后,确定采用薄膜过滤法作为本品无菌试验用检查具体方法,无需冲洗液。阳性管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良好,无抑菌效应。先后平行三次试验,共试验9批次,重复性、重现性、回收率都很稳定,试验组样品管、培养基空白对照管、都没有菌生长,表明该试验方法确定下的各项检验条件是最佳试验方法。

  • 标签: 聚乙烯醇滴眼液 无菌检查法 方法验证       
  • 简介:从豆科植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Buc’hoz)Rehd的根中药金雀根中分离出4个二苯乙烯体。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a-viniferin(1)、miyabenolC(2)、pallidol(3)、kobophenolA(4)。其中化合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金雀根 锦鸡儿 二苯乙烯低聚体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法)测定注射用山梨酯80中脂肪酸组成。方法采用直接进样GC法,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柱温250℃。结果注射用山梨酯80中8种脂肪酸衍生的脂肪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花生酸甲酯、二十碳烯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RSD均<3%,加样回收率在96.5%-104.2%。结论本法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注射用山梨酯80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注射用聚山梨酯 80 脂肪酸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卡泡沫硬化剂在内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8月内痔患者76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线内痔套扎术,观察组采用多卡泡沫硬化剂内痔注射治疗,两组术后7d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出血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7d后疼痛、出血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观察组VAS、出血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 内痔 弹力线内痔套扎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囊肿治疗中利用超声介入穿刺注射疗效与影响。方法:入院治疗时间是2023年3月到2023年10月间,共纳入50例肝囊肿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予以超声介入穿刺治疗,对比组间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该组治疗后囊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超声介入注射治疗肝囊肿效果明显,可以提升其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囊肿 超声介入穿刺 聚桂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 例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总有效率为 91.7%,其中完全缓解32例(67.7%);明显缓解 6 例(12.5%);部分缓解 6 例(12.5%);无效 4 例 ( 8.3% ) 。注射后有 8 例(16.7%)患儿出现发热,体温均低于 38.5℃,经物理降温后自行退热;4 例(8.3%)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肿痛,注射后 1 ~ 3d 肿痛自行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硬化注射治疗小儿大囊型淋巴管瘤疗效确切,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淋巴管瘤 聚桂醇 超声引导 硬化治疗
  • 简介: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的应用是抗癌治疗的一个有效发展方向。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是将适合的聚合物载体、生物可降解的连接体以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癌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方向。多(L-谷氨酸)-紫杉偶合物(PG-PTX),将传统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谷氨酸接连起来,是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中极具代表性的药物。PG-PTX偶合物能够提高紫杉的抗癌活性,增强紫杉治疗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改善单独应用紫杉引起的不良药动学特性等。因此,PG-PTX偶合物的应用对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142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微球组和碘油组,微球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碘油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微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碘油组治疗有效率55.56%,P<0.05;两组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微球组患者的AFP阳性率和血清AFP浓度均低于碘油组,P<0.05。结论:聚乙烯栓塞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促进肿瘤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 碘油栓塞 中晚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142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微球组和碘油组,微球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碘油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微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碘油组治疗有效率55.56%,P<0.05;两组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微球组患者的AFP阳性率和血清AFP浓度均低于碘油组,P<0.05。结论:聚乙烯栓塞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促进肿瘤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 碘油栓塞 中晚期肝癌
  • 简介:目的:研究双环对四环素引起小鼠脂肪肝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给予双环75、150、300mg/kg,连续三次。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四环素200mg/kg。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P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IV(MRCI&Ⅳ)、线粒体酰基辅酶A脱氢酶(ACD)、过氧化酶体乙酰辅酶A氧化酶(AOX)、微粒体CYP2E1活性,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LC/MS联用方法检测肝微粒体CYP4A活性。应用RT-PCR法检测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a)、LCAD、AOX、CYP2E1、CYP4A10、CYP4A12mRNA表达。结果:双环对四环素引起小鼠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表现为降低升高的ALT、AST水平,减少肝脏TG、CHO堆积,减轻肝细胞水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双环可抑制四环素引起的MDA升高,调控GSH水平及SOD活性,改善MRCI&IV活性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异常。

  • 标签: ICR小鼠 肝保护作用 四环素 双环醇 脂肪肝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沙丁胺雾治疗4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沙丁胺雾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雾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应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喘息性支气管炎 氧驱动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双环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并发脂肪肝的有效率。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均进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双环片治疗,对两组脂肪肝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指标改善显著,而对照组肝功能则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观察组脂肪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时应用双环干预可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环醇 乳腺癌 化疗 内分泌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讨沙丁胺与布地奈德驱动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布地奈德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选用沙丁胺与布地奈德驱动雾化联合治疗,比价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取得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数值高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气喘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缓解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与布地奈德驱动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去孕烯炔雌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DUB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去孕烯炔雌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坤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并以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雌二(E2)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9.38%比12.50%,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去孕烯炔雌片治疗DUB疗效良好,可有效止血,并能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坤泰胶囊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性激素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白藜芦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48h,分为白藜芦低、中、高剂量组(44、88、176μmol/L),阳性对照组(5-FU153.8μmol/L):阴性对照组(不含药物同体积培养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藜芦对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对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活性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藜芦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染色程度加深,染色质聚集、断裂,产生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且随着白藜芦浓度加大,现象越来越明显,表明细胞凋亡的比例不断增加;白藜芦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随着白藜芦浓度不断增加,肿瘤细胞中活性也不断增加,说明白藜芦能够提高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来诱导其凋亡;白藜芦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高剂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白藜芦通过影响SGC-7901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及钙离子浓度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且与剂量相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 钙离子浓度
  • 简介:目的合成一种前药白藜芦烟酸酯.方法在金属锂片和催化量的萘的存在下,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与对甲氧基苯甲醇的三甲基硅反应经过一系列转变得到白藜芦,白藜芦与烟酰氯反应得到白藜芦烟酸酯.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白藜芦烟酸酯.结论提供了一种合成白藜芦及白藜芦烟酸酯的方法,采用KHSO4脱水可选择性的得到反式产物.

  • 标签: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烟酸酯 前药 金属锂片 反式产物 合成工艺
  • 简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把脂肪乳和瓶装复方氨基酸合输,可以有效降低脂肪乳的浓度及黏稠度,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避免了堵管的危险。(注:临床上复方氨基酸常与脂肪乳共同作为,同一病人的营养治疗药物应用)

  • 标签: 脂肪乳 复方氨基酸 日常工作 治疗药物 黏稠度 静脉炎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愈创甘油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柱温:40℃,检测波长:275nm;结果:愈创甘油线性范围为53.86~143.62mg·L^-1,(r=0.999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对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愈创甘油醚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