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建昌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中频电治疗和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膀胱功能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针灸疗法 牵引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醋氯芬酸、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甘姜苓术汤加减结合针灸红外线烤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JOA评分为14.46±3.18,对照组JOA评分为14.52±3.24;经T检验,两组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为25.65±5.85,对照组JOA评分为18.51±4.17;经T检验,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前后,观察组JOA评分差值为10.62±2.7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42±1.17;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79%;经χ2检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腰痹舒筋汤对腰椎间盘突出(气虚血瘀型)治疗效果,探析腰椎间盘突出传统病机与现代病理机制的联系方法腰痹舒筋汤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从中药药理、疗效来观察。结果两组腰腿疼痛评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组内、组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而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从方中现代药理与传统药理分析对照,试探该病传统病机与现代病理机制关联性,从而为中药现代化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一种思考方式。

  • 标签: 腰痹舒筋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虚血瘀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束时,联合小剂量曲安奈德及局麻药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一2015年6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为I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生理盐水冲洗椎管,B组为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束时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及局麻药组,各30例,记录手术前、术后1天,2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等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食欲增强、月经紊乱、痤疮、失眠等不良反应和并发,术后三个月时的直腿抬高试验度数,神经根粘连等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1-2周内的VAS评分明显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食欲增强、月经紊乱、痤疮、失眠等激素不良反应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神经根粘连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椎管内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及混合局麻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明显改善术后1-2周内的腰腿部疼痛等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安奈德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推拿疗法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法与温针灸综合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推拿疗法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具有疗效好,痛苦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推拿疗法 温针灸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效,且不存在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以及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卧床4d以及进行基础背肌功能锻炼后,采取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腰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23±2.56)d,观察组(7.02±2.30)d]和恢复工作的平均时间[对照组(360.36±6.99)d,观察组(55.36±3.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6,264.250,P〈0.001),观察组术后疗效优良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后优良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2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9,7.408,P〈0.05),比较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0.500,P=0.180,0.618);比较两组患者腰部慢性疼痛、神经根黏连和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0.720,3.554,P=0.098,0.396,0.059),对照组患者发生腰椎不稳的例数(10例)显著多于观察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照组(1200.11±18.61)mL,观察组(800.22±20.32)mL]和手术时间[对照组(3.4±0.21)h,观察组(2.0±0.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5,38.829,P〈0.001)。结论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中具有明显优势,腰椎的稳定性较传统的手术方法高,且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并发少、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 棘突 棘上和棘间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电通督法配合中医封包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50例为治疗组,另5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电通督法配合中医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腰腿及局部取穴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疗效。结果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电通督法配合中医封包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针刺 电针 通督法 辩证 腧穴
  • 简介:甲亢和骨质疏松之间密切相关,严重和持久的甲亢必然会导致骨质疏松。随着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性碘用于治疗甲亢后,绝大多数甲亢患者的病情得以及时控制,从而显著减少了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甲状腺相关激素对骨骼的调控作用,长期严重甲亢对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以及亚临床甲亢对骨骼的长期影响,来阐述甲亢合并骨质疏松治疗的特殊性。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间盘突出运用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微创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VAS评分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腰间盘突出患者微创治疗,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还能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保守治疗 微创治疗
  • 简介:我周围的一些老头伙伴,部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不畅现象,有的已经诊断患上前列腺增生,有的虽未诊断,但八九不离十,必然也是此病在作怪。是不是所有老头儿都难逃此劫?有没有预防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预防 排尿不畅 未诊断
  • 简介:为例更好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本次研究院将抽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作为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与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以及帕金森病的种类和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研究资料中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有24例,有初步抑郁症状表现的有16例患者,患有轻度抑郁的有9例患者,5例中度抑郁患者,2例重度抑郁患者;患病的时常没有超过5年的患有并发抑郁的患者有4例,患病时常小于5年患有伴发抑郁的有1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患有并发抑郁的共有7例,9例患者患有有伴发抑郁;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的患者有10例,少动强直型办法抑郁患者有6例。从研究资料结果可以得出帕金森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出现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许多。抑郁的发生和患者所患疾病的时间、类型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帕金森并发抑郁的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也要重视治疗抑郁

  • 标签: 帕金森病 临床分析 并发抑郁症 讨论
  • 简介: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70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都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IMT增厚的增加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不同部位的BMD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各部位BMD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的B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IMT增厚增加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发生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 阿托伐他汀 阿仑膦酸钠 并发症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的6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ODI功能障碍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TLIF组患者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LPF组患者;②TLIF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LPF组患者;③术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TLIF组患者其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均较LPF组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患者其术后腰腿疼痛的缓解程序、融合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的调整均优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因此可将经椎体间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案。

  • 标签: 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五脏在情志活动中划分的职能不同,在情志病中伤及的部位也有所不同。现报道如下。1抑郁发病情况与病因情况在探索一个疾病的过程中,清楚地掌握其发病及死亡情况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 标签: 抑郁症 五脏功能 情志病
  • 简介: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强迫的辅助效。方法将40例强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及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配合真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于强迫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在高胆红素血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高胆红素血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浆吸附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两组患者胆红素、治疗结局。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吸附治疗后血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P<0.05),ALT和PLT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两组治疗后TBIL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表明血浆吸附治疗2周对血清胆红素的清除能力最强

  • 标签: 血浆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 简介:1例30岁女性患者因盆腔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g、1次/d)和奥硝唑分散片(0.5g、2次/d)共14d。服药第13天患者出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停药后四肢酸痛、乏力加重。停药第12天实验室检查示CK939U/L,CK-MB41.3U/L,LDH313U/L,考虑为横纹肌溶解。嘱患者大量饮水,并给予碳酸氢钠片(0.5g、3次/d)和辅酶Q10片(10mg、3次/d)口服。2周后复查,患者血清CK96U/L,CK-MB21U/L,LDH287U/L,肌痛、乏力症状消失。3个月后复诊,上述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 标签: 氧氟沙星 奥硝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目的美托洛尔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除不用美托洛尔外,其余治疗均相同。观察两组的心慌、胸闷、气短、胸部隐痛等的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的心慌、胸闷、气短、胸部隐痛的症状改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心脏神经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