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沙棘是毛乌素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造林效果受到干旱缺水和风沙危害双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缝植造林、丛状栽植和栽前灌水3项实用技术。结果表明,与常规穴状单株栽植以及造林前不灌水相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风蚀危害,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 标签: 中国沙棘 栽植措施 成活率 生长量 毛乌素沙地
  • 简介:验证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油对过敏性皮炎患者皮肤表层粗糙程度影响,进行了有安慰剂对照平行性研究.16位患者4个月内每日分别服用5g沙棘籽油,沙棘果油或石蜡油.本研究包括皮肤表面粗糙程度测量方法和测量参数优化选择以及服油前、后手背和肩部非病变区皮肤表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服油前后皮肤表面的粗糙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变化,说明沙棘油对过敏性皮炎患者非病变区皮肤影响小于病变区皮肤影响.由于研究患者人数有限,此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用表面光度测量仪可明显指示不同部位皮肤表层结构和粗糙程度差异,在对皮肤研究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 标签: 沙棘油 过敏性皮炎 表层皮肤粗糙程度 表面光度测量仪 疗效 营养补充剂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沙棘脂肪酸组成分对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与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推测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抗衰老作用机制。采用方法,以沙棘脂肪酸配制成为能量调节剂,以线粒体调控靶标,观察老年雌性大鼠线粒体内膜蛋白及辅酶成分,呼吸链功能、ATP生成等调节因素衰老形成影响。结果表明,沙棘脂肪酸组成分能显著提高复合酶Ⅰ、Ⅲ、ATP合酶、Ca2+-ATP酶活性P/O、OPR;与老年雌性大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因此,沙棘脂肪酸组成分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ATP合成,促进细胞能量转换并激活机体各系统功能来实现抗衰老作用目的。

  • 标签: 沙棘脂肪酸组成分 线粒体 能量新陈代谢 抗衰老
  • 简介:缺少灌溉中国北方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园,发生年际干旱会导致果实产量减产一半或更多。干旱是导致沙棘叶光合、蒸腾能力下降主因。当土壤干旱导致沙棘植株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供叶面蒸腾和光合生产水分已经很少,光合生产力很低,落果加重,果实增重减缓。适时灌溉使沙棘根系分布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以防止干旱影响,是保证杂交沙棘园植株健康生长和果实丰产必要措施

  • 标签: 杂交沙棘 干旱 生长 中国北方
  • 简介:本试验共设置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密度、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期、不同施肥量和对照试验6个影响因素。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处理沙棘嫩枝扦插成活率与生长影响,进而研究出沙棘嫩枝扦插中最优处理方式。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不同处理
  • 简介:通过连续几年沙棘品种单株产量测试,结合历年降雨量主要月份降雨量,分析降雨量与沙棘品种单株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沙棘品种单株产量受品种降雨量影响效果显著,适当降雨量范围内,降雨越多,产量越高,尤其是6、7月份降雨量,影响较为明显.

  • 标签: 沙棘品种 单株产量 降雨量
  • 简介:柳枝稷(PanicumvirgatumL。)是一种优良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牧草特性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影响,可为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叶绿素a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伤害,表现出一定抗干旱特性。

  • 标签: 柳枝稷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定量评价沙棘造林后水土保持效益,文章以沙棘造林典型县域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与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了该县沙棘造林前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实施沙棘造林后10年来,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较高强度土壤侵蚀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①沙棘造林后土壤侵蚀分布以中度侵蚀最多,面积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43.62%,而沙棘造林前土壤侵蚀以极强烈侵蚀为主,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42.76%。②沙棘造林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285t/km2a,属于强度侵蚀,沙棘造林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779t/km2a,属于极强烈侵蚀,沙棘造林后1.85倍,沙棘造林后全县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402万t。

  • 标签: 沙棘造林 水力侵蚀 定量评价
  • 简介: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优良单株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母本蒙沙棘杂交能使F1株高、棘刺数两个性状上取得最为显著改良效果。F1代群体雌雄比符合11自由组合规律,红果型、杂种F1代果蝇危害率差异以及重要选种性状上超亲现象存在,沙棘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表型变异
  • 简介:本文中国沙棘雌株进行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灌溉中国沙棘雌株无性系叶、果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影响显著,非充分灌溉可提高果实产量约20%。

  • 标签: 中国沙棘 灌溉 产量
  • 简介:本文综述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植物之间相互影响,阐述了作为水土保持先锋树种,沙棘如何耐旱,耐瘠薄,改良土壤。针对不同施磷肥水平下,接种VA菌根沙棘如何使VA菌根吸收磷特点结合自身固氮特性来进一步改善土壤提出建议,进一步研究沙棘根际微生物不同施磷肥影响沙棘改土效应造成影响沙棘作为造林先锋树种相关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 标签: 沙棘 磷肥 根际微生物 改良土壤
  • 简介:为了探讨砒砂岩地区沙棘林木覆盖度沙棘林下草本植被影响效果,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砒砂岩区不同覆盖度沙棘人工林林下植被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林下植被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结果分析,从造林林下草本植被良性影响角度考虑,砒砂岩区沙棘林覆盖度应该以20%-25%宜。

  • 标签: 沙棘盖度 砒砂岩 林下植被
  • 简介:本文介绍了HACCP系统沙棘酒生产中具体应用,确立了关键控制点、临界参数和纠正措施,从而提高了产品卫生质量,保证了产品安全。

  • 标签: HACCP 沙棘酒
  • 简介:沙棘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多用途树种,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外,还具有较强固氮改土、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于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之中。目前,沙棘已在五大复合系统、多个结构类型应用,形成了多种多样复合模式。其中,沙棘+杏十牧草隔坡水平沟复合模式、沙棘+苜蓿+天然牧草林牧复合模式、沙棘+油松防护林复合模式、沙棘+甘草林药复合模式沙棘+黑加仑+油菜庭院复合模式等均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典范。随着沙棘新品种不断培育与引进,沙棘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应用将日益广泛。

  • 标签: 沙棘 农林复合 系统 模式 黄土高原
  • 简介:沙棘(HippopheaerhamnoidesL.)是生长在高寒干旱地区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植物。因为它药用价值,美容功效保健作用,所以有很高商业价值。这种小型浆果极易腐坏,由于很酸所以不能在采摘后立即食用。因此,加工程序研究是现在的当务之急,以确保能尽快地科学开发它食用价值。1996年,印度Leh地区实地研究实验室里首次完成了果实质量参数评定、沙棘汁提取和果实存储研究。不同品种沙棘价值合理利用技术将会标准化。

  • 标签: 沙棘果 管理 营养价值
  • 简介:利用打顶与适度摘叶,调控植物顶端优势,建立新生长平衡,能提高植物产量,改进品质,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半干旱地区,沙棘生长期短(5个月),常年连续受干旱胁迫、冬季严寒和风沙侵袭下,打顶摘叶虽能促进当年沙棘生长和发育,但对次年生长产生了严重伤害,新梢密度下降25.5%~48.7%;枝重下降17.9%~25.1%,造成减产与早衰。因此沙棘雄株打顶与摘叶时间应在6月~7月旬,摘叶强度应控制25%以内,应禁止从雌株采叶。

  • 标签: 沙棘雄株 打顶 摘叶 顶端优势
  • 简介:采用标准样地调查结合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人工林含碳率、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9类退耕还林地植被层总碳密度由大到小顺序:柠条〉刺槐〉沙棘〉紫穗槐〉臭椿〉山杏〉山桃〉侧柏〉油松,均大于天然草地总碳密度;吴起县退耕还林12年后植被总碳储量152.53万t,是退耕还林前1998年总碳储量3.2倍,且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吴起县退耕还林地平均碳密度值远低于我国世界各地森林平均碳密度一些估计值,各类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还有很大潜力空间。

  • 标签: 退耕还林 碳储量 碳密度 县域尺度
  • 简介:本文观察苎麻叶凝胶长期连续经皮肤给药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实验大鼠可能产生毒性反应,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利用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完整皮肤苎麻叶凝胶低、、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20、40、80倍),破损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破损皮肤苎麻叶凝胶低、、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20、40、8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日涂药2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4周停药2周后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苎麻叶凝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情况、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苎麻叶凝胶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随着3S技术发展与日趋成熟,目前,3S技术已经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3S技术获取窟野河流域基本信息方法,在对水土流失主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将窟野河流域划分成了五大类型区,分析五大类型区特征并针对各个类型区条件差异提出了分区治理沙棘治理模式。

  • 标签: 3S 窟野河 类型区 减沙工程 沙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