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正>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是一个重要而艰苦的行业领域,近些年来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养殖企业,急需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强、会实际操作、社会经验丰富的创新型大学生。但长久以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教学体系和其他专业一样重理论、轻实践,开放程度不高,开放范围有限,在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缺陷。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动手

  • 标签: 动物遗传育种学 实验教学 创新型大学 自主学习 改革探索 意识培养
  • 简介:<正>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生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的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残留的药物〔1〕。孔雀石绿(C23H25CN2)又名碱性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被作为消毒剂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2〕。近年来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高毒素等副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可引起各系统部分功能的损害。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 标签: 孔雀石绿 渔药 碱性绿 农业行业标准 致突变 药物治疗
  • 简介:开展南美白对虾、牡蛎、马氏珍珠贝等水产养殖主导品种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杂交配套研究,建立杂交配套繁育技术体系;开展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品质优、产量高等数量性状多基因聚合育种,以及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的研究

  • 标签: 实验室 杂交配套 南美白对虾 品系培育 水产养殖 繁育技术
  • 简介: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是广西唯一的一个集水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渔业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于一体的公益性专业水产科研机构。行政上隶属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领导。业务上接受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主要从事水产良种选育、苗种繁育、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环境、营养饲料、鱼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同时承担渔业环境监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水产品质量检测和水产科技推广普及等任务。全院资产合计11778万元,固定资产6114万元,经济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30%。实验室总面积8000m,拥有大型实验仪器16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2800万元。

  • 标签: 水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 环境监测 水产科研机构 产品质量监督 渔业资源
  • 简介:<正>鲤鱼急性烂鳃病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鳃病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鳃的病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鳃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 标签: 烂鳃病 发病面积 增氧机 离群独游 病因分析 水产养殖生产
  • 简介:<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 标签: 乌头瘟 烂鳃病 细菌性败血症 打印病 中华鳋病 鳃盖骨
  • 简介:一、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是养鱼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养鱼场全年生产经营成果的计算和总结,又为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依据,为第二年的生产经营计划的改进提供参考。养鱼场每年年底都要进行经济核算。核算要在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严格,记账完整、准确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到准确,符合实际管理的需要。

  • 标签: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核算 养鱼场 生产经营计划 物资管理 经营成果
  • 简介:在水温25℃下,将体长为9.21±0.54cm,体质量为7.05±0.36g的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饲养在50cm×25cm×40cm的水族箱内,添加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直链藻Melosirasp.2.5g,每隔12h添加2.5g,进行鲢的摄食-生长实验,建立鲢的碳收支方程。结果表明: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鲢的日摄食率为5.51%,其中摄食碳(C)、粪便碳(F)、呼吸碳(R)、排泄碳(U)和生长碳(P)分别为0.2846、0.1453、0.1014、0.0089和0.0290mg·g-1·h-1。鲢从滤食藻类获得的碳中有51.05%由粪便排出体外,35.73%呼吸消耗,3.13%排泄出体外,剩余的10.19%用于生长而成为鲢机体的组成部分。鲢的总生长率为10.19%,净生长率为20.82%。

  • 标签: 实验室条件 藻类 碳收支方程
  • 简介:<正>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内,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了转基因鱼,并建立了转基因鱼模型,此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 标签: 转基因鱼 胚胎发育 GH基因 黄河鲤 外源基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简介:<正>濮阳辖五县二区,位于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黄河、金堤河和马郏河贯穿濮阳,水源充足,发展水产业非常适宜,因此濮阳水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提高很快,到2013年,全市养鱼面积达到3.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万吨,渔业产值5.23亿元,单位面积的水产品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水产养

  • 标签: 水产品总产量 跨黄河 渔业产值 养鱼面积 金堤河 水平发挥
  • 简介:用8对微卫星标记分析白斑狗鱼Esoxlucius人工繁育的PIT标记F1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并分析其5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94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473,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084,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5572,遗传偏离指数平均为-0.1634。白斑狗鱼F1代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亲本,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形态性状基因型的相关分析,找到一个全长、体高、体厚相关的位点P2。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2位点基因型AA、BC、BB对生长起正面作用,而基因型AB、AC起负面作用。

  • 标签: 白斑狗鱼 F1代 微卫星标记 生长 相关分析
  • 简介:为获得快速生长的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研究了泥鳅β-actin基因启动子介导的革胡子鲶(Clariasgariepinus)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重组基因。采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泥鳅β-actin基因近端启动子、3′-UTR及革胡子鲶GH基因编码区,构建一个长为2418bp的GH重组基因DPRK。首先,构建了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AF(pβ-actinpromoter-EGFP),然后转染DF1真核细胞,同时经酶切线性化后显微注射到斑马鱼(Daniorerio)和泥鳅的受精卵中,以评价泥鳅β-actin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其次,将重组基因DPRK显微注射到泥鳅受精卵中。结果显示:泥鳅β-actin启动子能在DF1细胞、斑马鱼和泥鳅的受精卵中启动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泥鳅的荧光表达率(78.44%)显著高于斑马鱼(29.62%);泥鳅受精卵显微注射DPRK20d后,在mRNA水平检测到GH基因的表达。这表明泥鳅β-actin基因近端启动子具有显著的启动活性,且重组基因DPRK能在泥鳅体内表达,为下一步泥鳅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泥鳅 β-actin启动子 革胡子鲶鱼GH基因 显微注射
  • 简介:在水温22~25℃下,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Brandt和小体鲟Acipenserruthenuslinnaeus在饱食和空腹情况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摄食后耗氧率体质量关系的变化趋势空腹情况时相同,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下降,饱食耗氧率空腹耗氧率的比值随体质量的增加也下降,饱食空腹西伯利亚鲟平均耗氧率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0.809*W-0.2414(0.179与空腹时平均耗氧率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1.0323*W-0.2515(0.196

  • 标签: 耗氧率 窒息点 西伯利亚鲟 小体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