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常常地,水族爱好入门者在家里设立一个新的鱼缸时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但是欲直接开始下手去做,当然,没人想犯错误,但在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建议和推荐。

  • 标签: 混养鱼缸 鱼缸 饲养方法 群落
  • 简介: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团头鲂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团头鲂的核型为2n=48,26m+18sm+4st,臂数(NF)为92。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细胞核的DNA含量为2.66pg/N。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团头舫染色体数及DNA含量是稳定的,其核型公式有关文献的报道略有差异。

  • 标签: 团头鲂 核型 DNA含量 染色体数目 种质资源保护
  • 简介:<正>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生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的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残留的药物〔1〕。孔雀石绿(C23H25CN2)又名碱性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被作为消毒剂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2〕。近年来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高毒素等副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可引起各系统部分功能的损害。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 标签: 孔雀石绿 渔药 碱性绿 农业行业标准 致突变 药物治疗
  • 简介:甲鱼,学名叫中华鳖,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深受人民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阴补肾的名贵水产品。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保健的广泛应用,人工养殖甲鱼日益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项新兴产业。据有关部门介绍:1996年全国甲鱼养殖产量达6000吨,比1995年增长1倍,实现甲鱼产量连续四年翻一番,

  • 标签: 甲鱼 鱼养殖 鱼产量 中华鳖 经济价值 人工养殖
  • 简介:猪瘟(hogcholera;HC)为猪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及很高的死亡率,发病猪只以高热、全身出血病灶及白血球减少症为主征。自1900年以来,本病已在世界各地呈广泛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瘟为OIE规定的A类疾病,各国皆将其列为防疫重点,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疾病。国外丹麦、英国、美国、加拿大及其它欧美国家,以停用疫苗、全场扑杀政策,先后完成猪瘟扑灭工作,并严禁从猪瘟国家或地区进口毛猪及相关畜产品。我国利用兔化猪瘟疫苗,全面实施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流行。多年来我国一直将猪瘟的扑灭计划列为当前猪病防治重点。虽经政府极力的呼吁,养猪经营业者及相关业界、团体积极地充分配合,至今仍未能将猪瘟扑灭,仍有非典型猪瘟和零星猪瘟发生。猪瘟尚未扑灭其原因相当复杂,其中猪瘟病毒在猪体内的持续性感染及病毒在猪场内的循环感染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虽在疫苗大规模免疫下,本病可被有效控制,但许多临床轻微发病猪不易检测,

  • 标签: 猪瘟疫苗 流行现状 病毒性疾病 持续性感染 扑灭工作 欧美国家
  • 简介:目前,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大埔、丰顺、梅江及邻近的潮州市的潮安、河源市的龙川、紫金、东源等12个县(市、区),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下,通过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基本全面推广种植黑麦草养鱼。去冬今春,12个县(市、区)已推广种植黑麦草5.05万亩,推广养鱼面积14.81万亩,

  • 标签: 黑麦草 养鱼技术 种植 推广 水产科技 效益分析
  • 简介:1当前农村养猪现状自2005年冬季以来,猪价一路下跌:毛猪价格从8.00元/kg(我处活猪最高价)一路下跌现在的4.00元/kg(100k以上);猪肉价格从12.00~14.00元/k下降到3.00~3.50元/kg(我处现在农村市场猪肉价格);仔猪价格从240.00元/头下降100元/3头、10元/头、5元/头,一根麻花换1头到现在的一文不值、荒野随处丢弃;母猪价格从1000—2000元/头下降到最高不超过70元/头,还得是膘肥体胖不怀崽的母猪。

  • 标签: 农村养猪 现状 农村市场 价格 下降 下跌
  • 简介:生态渔业是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综合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节约能源,提高综合生态效益,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崇尚自然,亲近绿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而对安全、有机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标签: 关系调查 发展关系 建设发展
  • 简介:兴凯湖,位于黑龙江东部俄罗斯交界,是我国边境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周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近几年兴凯湖地区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土地开发范围的扩大,对兴凯湖的水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近几年来兴凯湖水质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做原因分析,以促进对兴凯湖水域的环境保护,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兴凯湖 水质 资源保护与开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兴凯湖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对兴凯湖和小兴凯湖鱼类组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相似性仍较高,但在鱼类生物量组成上有明显差别。本次调查兴凯湖有鱼类56种,历史数据比较基本没有减少,但新纪录3种: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梭鲈Luciopercalucioperca和黑龙江泥鳅Misgurnusmoloity(Dybowski)。小兴凯湖现有鱼类33种,比历史记载减少10种,东北Sarcocheilichthyslacustris、怀头鲶Silurussoldatovi和大银鱼为3个新纪录种;两湖的Sorenson指数为0.72。作为亚寒带的大型湖泊兴凯湖有着独特的水文和生态特点,大多数喜草生境种类在兴凯湖中的生物量都很低。本文探讨了兴凯湖小兴凯湖鱼类组成差异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

  • 标签: 兴凯湖 小兴凯湖 鱼类组成 外来鱼类
  • 简介:<正>鲤鱼急性烂鳃病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鳃病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鳃的病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鳃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 标签: 烂鳃病 发病面积 增氧机 离群独游 病因分析 水产养殖生产
  • 简介:本文通过对自然温度周期下培育成熟(常规培育)所需积温和人工控制培育温度提前成熟(恒温培育)所需积温的统计,初步研究了香鱼从受精到个体发育达到性成熟所需的累积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常规培育条件下,香鱼性腺成熟积温约为5524度·日,其中,胚胎发育期积温195度·日,育苗期(体长达到2em)的积温为832度·日,低温期(越冬期)积温1778度·日,成鱼培育期(第二年的生长期)积温2719度·日;衡温培育总积温为4801度·日。

  • 标签: 香鱼 发育 积温
  • 简介:锦鲤是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鱼)三大支柱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的市场越来越大,锦鲤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锦鲤的起源、发展如何?其品种有多少?又是如何选育的?在此本人将生产经验撰写成文,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 标签: 品种培育 锦鲤 生产经验 观赏鱼 热带鱼 生活水
  • 简介: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2和HCG的方法,对池塘人工养殖7年的斑hu亲鱼进行8批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151990粒,催产率达100%;采用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106450粒,受精率58.2~82.5%,平均值达70%;孵出全长1.2~1.5cm鱼苗33808尾,孵化率8.2~58.1%,平均值为31.8%。使用丰年虫、水蚯蚓等鲜活动物性饵料投喂,经16~21天培育,在12个水泥池和12个水族箱中培育出3~5cm鱼种20365尾,成活率44.3%~87.6%,平均值为60.2%,取得了斑hu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标签: 斑hu 人工繁殖 鱼种培育 试验研究
  • 简介:本文对许多在鱼类生长和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技术进行评价,并指出了这些技术使用中的缺点,配合饵料的总能量可消化能量应该直接测定,使用热量转化系数及假设的消化率会导致严重错误。关于可代谢能量这一术语有很大的误解,虽然已用许多方法对可代谢能量进行了估价,但都是不可靠的。鉴于这个原因,建议最好停止使用这个术语。

  • 标签: 鱼类生长 营养研究 代谢能量 配合饵料 消化能 消化率
  • 简介:野猪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是现代家猪的祖先,因而野猪是可用于改良家猪品种的宝贵遗传资源之一。本文从野猪的核内基因、野猪线粒体DNA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家野猪杂交利用方面对野猪的遗传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野猪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野猪 分子遗传学 线粒体DNA 杂交
  • 简介:猪流感除了其显而易见的兽医传染病学意义,更在于其深远的公共卫生意义以及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种间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猪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新宿主的机制.希望对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猪流感 SIV 传播机制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