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深入探讨不同粒度面粉在揉混特性和糊化特性上的差异,并研究不同粒度小麦粉所制得的面条中水分分布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小麦粉的揉混特性和成品面条中水分的形态分布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筛分所引起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造成的,与颗粒大小无显著相关性;而面粉的糊化特性则受粒度和化学成分等因素共同影响.

  • 标签: 糊化特性 水分分布 颗粒度 面条 面粉 化学成分
  • 简介: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4个添加量(0.25%,0.5%,1.0%,2.0%)、2个分子量(820kD,581kD)添加麦麸酚基木聚糖,研究麦麸酚基木聚糖对面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麦麸酚基木聚糖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的白度降低、色泽变暗、糊化黏度值降低、吸水率下降,而面筋指数、吸热焓、峰值温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先下降后上升,粉质指数呈上升趋势。麦麸酚基木聚糖分子量对面粉的品质影响较小,

  • 标签: 品质特性 木聚糖 酚基 麦麸 面粉 形成时间
  • 简介:以不同比例(0%~50%)的燕麦全粉替代小麦面粉,通过粉质、拉伸、快速黏度分析、旋转流变、F3~发酵流变、面团pH值的测定及质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发酵特性及馒头的质构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燕麦全粉替代比例的增加,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增大,

  • 标签: 面粉加工 全面质量管理 集团型企业 小麦粉 面粉企业 生产操作过程
  • 简介:主要研究了加温调质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温调质对小麦粉水分含量、出粉率、湿面筋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润麦时间的延长,出粉率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粉率最大为65.54%,相比常温润麦增加了3.11个百分点。

  • 标签: 面粉加工 全面质量管理 集团型企业 小麦粉 面粉企业 生产操作过程
  • 简介:选取全国13个地区24个苹果品种,共55份样品,对其中的22个重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对不同品种苹果等外果的品质特性进行描述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值〉1的因子,前6个主成分分别对应果皮颜色因子(方差贡献率:20.408%)、酸度因子(方差贡献率:18.095%)、果实大小因子(方差贡献率:13.757%)、甜度因子(方差贡献率:11.105%)、果实大小因子(方差贡献率:9.636%)、营养因子(方差贡献率:8.029%),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028%。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制汁的苹果(等外果)品种为:辽宁"华红"、山西"澳洲青苹"、山东"乔纳金",并筛选出适宜制汁和不适宜制汁的苹果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等外果的筛选和加工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苹果 等外果 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在馒头生产过程中压延工艺对面团吹泡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面团在气体吹胀过程中,可承受的最大压力P受折叠角度、干面粉加入量的影响显著;面团吹胀延伸性L受压延次数、折叠角度的影响显著;面团的整体强度w受辊隙宽度、折叠角度、干面粉加入量影响显著,

  • 标签: 响应面分析法 压延工艺 面团 特性 生产过程 最大压力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以小麦西农538(中筋)为供试材料,分别添加0、2%、4%、6%、8%和10%的绿茶、红茶和黑茶3类茶叶粉于面粉中,并对其进行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类茶叶粉均可显著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均显著增大。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糊化特性 小麦面粉 茶叶粉 食品工业 添加量
  • 简介:分析钠盐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作用及量效关系,探讨钠盐对小麦面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3种商业面粉(特-粉、富强粉、上白粉)为试验材料,添加食盐、碳酸钠、磷酸二氢钠3种品质改良剂,每种改良剂设4-5个添加比例,分析其面团流变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范围,添加钠盐的面团流变学参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采用0.5%~2.0%食盐处理面团的吸水率、延伸性显著低于对照组,0.5%-2.0%处理的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1.0%-2.0%处理的面团的拉伸能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25%碳酸钠处理的面团的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25%处理的面团的弱化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0.05%~0.20%处理的面团的延伸性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0.05%-0.15%处理的拉伸阻力显著高于对照.0.05%添加比例处理的最大拉伸阻力显著高于对照。0.2%和0.4%磷酸二氢钠处理的稳定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0.5%处理的粉质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0.2%-0.4%处理的拉伸能量、拉伸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1%-0.5%处理的最大拉伸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食盐可提高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能量、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降低吸水率和延伸性。碳酸钠可提高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降低弱化度和延伸性。磷酸二氢钠可提高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

  • 标签: 小麦面粉 无机盐 面团流变学特性 粉质仪 拉伸仪
  • 简介: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对鱼糜制品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在金线鱼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OD,均可使其凝胶的破断强度、破断距离、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增加,而对其白度无影响。当加工工艺为40℃30min至90℃20min时,添加0.5‰的GOD对鱼糜制品质构改良的效果最明显,凝胶强度提高18.2%。对鱼糜盐溶蛋白及肌动球蛋白浊度、巯基的分析表明,GOD可促进金线鱼鱼糜蛋白中巯基的氧化交联,形成不溶性蛋白质。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鱼糜制品 凝胶强度 蛋白浊度 巯基
  • 简介:面粉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及湿面筋含量对油条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形成时间与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弱化度影响不大。油条面粉的吸水率应控制在62%~64%,形成时间应控制在6~7.5min,稳定时间控制在5~7.5min,粉质质量粉质指数应控制在64~108,湿面筋含量应控制在26%~28%。质构评价指标则是:硬度越大,油条比容越低;油条的硬度与油条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粉质特性 评价指标 油条 面粉 质构 品质
  • 简介:通过研究鲢鱼鱼糜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性、横向弛豫时间T2、蒸煮损失、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聚丙烯酸钠与面筋蛋白相结合对鲢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与面筋蛋白相结合可提高鲢鱼鱼糜凝胶中蛋白质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的含量,降低α-螺旋结构的含量;0.2%聚丙烯酸钠与3%面筋蛋白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鲢鱼鱼糜凝胶的弹性、黏聚性、咀嚼度和持水性,降低凝胶的横向弛豫时间T23和蒸煮损失,赋予鲢鱼鱼糜凝胶均匀、致密的空间网络结构。

  • 标签: 聚丙烯酸钠 鱼糜凝胶 面筋蛋白 凝胶特性 三维网络结构 横向弛豫时间T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