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染色(AChE)和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化染色(Calretinin)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术前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8月,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20例疑似HD患者,选择AChE和Calretinin诊断,分析病理结果。结果 120例标本采取AC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物Calretinin染色,HD组中AChE染色阳性38例,阴性12例,非 HD组中AChE染色阳性2例,阴性58例。HD组中 Calretin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而在非HD组中,免疫组化标记物Calretinin染色阳性为59例,阴性结果1例。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在选择AChE和Calretinin诊断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能够作为疾病鉴别。

  • 标签: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钙视网膜蛋白免疫 先天性巨结肠 术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与脂肪联合检验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与脂肪水平,并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MY与LPS水平明显更好。AMY、LPS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血清淀粉与脂肪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率。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谱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和潜在意义。方法: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2024年1月-2024年6月)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外院健康体检男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各自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CK和LDH和CK-MB数值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可有效将患者各项数值评分进行观察,以此将患者病症程度进行诊断,所以该种检验方法的效果和作用得到体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心肌酶谱 精神分裂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高症母亲婴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以简单分样法分为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两组,分别检测其血液中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和白介素6(IL-6),并分析检测意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血液NSE、IL-6浓度水平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妊高症母亲婴儿血清NSE、IL-6水平,可帮助医护人员判定及诊断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妊高症母亲婴儿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血清心肌谱检验的应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种人群的血清心肌谱、检验准确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心肌谱增高,检验准确性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血清心肌谱检验的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病 血清心肌酶谱 检验准确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膜性肾病时应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共46例,均在2023年8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膜性肾病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3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应用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A2R和ALB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膜性肾病时应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PLA2R和ALB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证明该治疗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环磷酰胺 膜性肾病 PLA2R ALB
  • 简介:摘要:煤制碳酸二甲及聚碳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煤制碳酸二甲及聚碳酸技术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人类在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煤制碳酸二甲及聚碳酸技术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工艺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煤制碳酸二甲酯 聚碳酸酯 技术发展 工艺应用 煤化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甘油三(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其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整理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ACS患者,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其任意冠脉主要分支病变程度≥50%纳入ACS组,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各34例、80例、96例。纳入同期2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脂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伴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ACS患者血清TG、LDL-C水平及TG/HDL-C的比值可逐渐升高,提示其与此类患者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HDL-C比值、高血压病、糖尿病、LDL-C是ACS发生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③ROC曲线结果表明TG/HDL-C比值对ACS冠脉重度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最佳临界值为1.58,其对应预测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72.1%)。结论 在ACS患者中,TG/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为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CS患者严重冠脉病变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病变程度 Gensini 评分 TG/HDL-C比值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蜗牛水解金丝桃苷制备槲皮素的解工艺。方法 以槲皮素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别考察不同蜗牛解温度、解时间、解pH值对金丝桃苷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 蜗牛解温度30℃、解时间48 h、解pH值5.5条件下,蜗牛对金丝桃苷的转化效率最高,该条件下槲皮素的得率达到89.67%。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金丝桃苷水解制备槲皮素的研究。

  • 标签: 蜗牛酶 金丝桃苷 槲皮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联性。方法 从本院内科 2016 年 7 月~ 2022年7月收治的240例阿替普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 107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阿替普(rt-PA)静脉溶栓治疗,进行溶栓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变比较及对其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检测及详细分析。 结果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完毕后NIHSS评分降低与Hcy的比较:Hcy正常组、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及溶栓完毕后的神经功能程度与Hcy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与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y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溶栓前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溶栓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显效、有效、无效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血清 Hcy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前的神经功能缺损成正相关;血清 Hcy 的升高影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疗效尚不确定。 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前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影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疗效尚不确定,临床应加强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控制,以期提高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静脉溶栓疗效。

  • 标签: [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纤维素水解橙皮苷制备橙皮素的解工艺。方法 以橙皮素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别考察不同纤维素用量、解温度、解时间、解pH值对橙皮苷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 纤维素用量3000U/g ,解温度35 ℃、解时间60 h、解pH值 5.5条件下,纤维素对橙皮苷的转化效率最高,该条件下橙皮素的得率达到87.32%。结论 该方法安全、可靠可以用于橙皮素的制备研究。

  • 标签: 纤维素酶 橙皮苷 橙皮素 酶解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硬化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肝宁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后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T、APTT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肝硬化患者中,采用舒肝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联合干预,明显提升临床治疗疗效,改善肝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肝宁 多烯磷脂酰胆碱 肝硬化
  • 简介:摘要:氯醇是一类新型的污染物,它的水解物能产生类似于氯丙醇的氯丙醇类物质,而氯丙醇对人体器官及生殖系统具有毒作用。本文通过食品当中氯丙醇的发展史了解氯丙醇的危害,以及通过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我国食品当中氯丙的含量安全性进行一次简单调查。

  • 标签: 食品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食用油  奶粉  污染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5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荨麻疹消失时间、瘙痒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三对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三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甘油三水平在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三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三对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三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甘油三水平在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三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三血症性胰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摘要】 目的  制备克林霉素磷酸微球,达到缓释的作用。方法  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并对克林霉素磷酸微球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微球最优处方为药物8 mg,壳聚糖10 mg,液体石蜡9 mL,司盘800.3 mL,固化剂0.75 mL,载药量:18.2%,12h的体外释放度75.44%。结论  成功制备克林霉素磷酸微球,并经实验证实确有缓释作用。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乳化交联法 微球 缓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及脂蛋白相关磷脂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建档的2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和对照组,比较她们在妊娠24~28周的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临床常用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别,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糖脂代谢指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GDM组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相关指标(FPG、HbA1C、FINS、TG、FFA、Lp-PLA2、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FA、Lp-PLA2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0.672、0.377,P=0.000、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FFA和Lp-PLA2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β=0.231、0.582、0.247,P=0.000、0.000、0.001)。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茶渣,茶渣中还含有许多可重新利用的营养物质,如茶蛋白。茶渣中的蛋白质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蛋白,其组成结构中的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具有保健、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等多种不同的功效。低共熔溶剂主要是由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构成的,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它具有合成制备简单,以及溶解性高且绿色无污染等多个优点。本文以六堡茶茶渣为原料,以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尿素为溶剂,对茶渣当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来测定茶渣分离出的蛋白质,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氯化胆碱/尿素摩尔比、浸提时长、浸提温度这三个影响茶蛋白提取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可知:提取茶蛋白最适宜的摩尔比、浸提时长、浸提温度分别是1:2、35 min、60 °C,茶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60%。

  • 标签: 茶渣 茶蛋白 低共熔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