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反正"是一个常用的语气副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里,它被列为乙级词,但外国学生却不容易掌握,使用时常出错。其原因在于工具书在解释上的误导,以及教材中词语对译的局限性。为此,我们重新认识了"反正"的特性,并从"反正"句"可变因素"的类型出发,研究了这一副词的三种主要使用环境:情状不明型、无关紧要型、劝慰选择型。文章还针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

  • 标签: “反正” 语气副词 偏误 使用环境 教学
  • 简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多媒体网络听说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使听、说,输入与输出相互促进,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产生的英语听说焦虑,激发学习兴趣。本研究以164名非英语专业一般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多媒体网络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分层次、自主眭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 标签: 听说教学 建构主义 多媒体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
  • 简介:退休十余载的吴国韬先生的回忆录《雨打芭蕉》(语文出版社2013年5月版),不久前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此作品亦可归于时下较流行的个人生活史写作。它记录的时间自1958年至1980年,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比如说"大跃进"、大饥饿、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最初决定性的几年等,作为底层亲历者的写实性回忆,显然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 标签: 雨打芭蕉 赤子情怀 人性光辉 语文出版社 生活史 大事件
  • 简介:为了解海内外不同教学环境和专兼职不同岗位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音教学策略的差异性,编制了一套语音教学策略量表,调查了海外孔子学院中方教师、海外本土教师、国内专职教师和国内高校外聘教师这四类共241位教师的教学现状。统计结果显示,国内专职教师比其他三组教师更擅长使用六类语音教学策略。四类教师对"半三声教学""语调教学"和"鼓励学生自己纠错"等项目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 标签: 中方教师 海外本土教师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 简介:“中缀”也叫“词嵌”,在《语言与语言词典》(R.R.哈特曼、F.C斯特克,2000)中的定义是“插入词中的词缀”即一种嵌入词中的附加成分。汉语中的中缀问题的产生应以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为起始,文中提出了“骈列”“前加”“后附”等构词方式。在此基础上,黎锦熙先生于1923年草拟了《复合词构词方式简谱》,后改为《汉语构词法——多音词表》,表中从相属的复合词中分出了词头、词嵌、词尾。

  • 标签: 中缀 汉语 《马氏文通》 构词方式 附加成分 复合词
  • 简介:该研究通过专用语料库及其关键词分析探讨跨文化商务交际语境下中外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建构环境保护及公司形象过程中的话语实践,具体解析两家世界主要运动服装生产商阿迪达斯和李宁公司对环境类别、环保内容与所持态度等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阿迪达斯公司关注更为多样的环境类别、直面解决环境问题,而李宁公司侧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具有积极语义韵的加强环保等抽象表征。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 话语表征 语料库
  • 简介:本实验是研究一个特定的评估英语水平的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叫做Versant英语口语测试,此测试在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中进行,以验证是否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测试时,测试结果会受到影响。就像Chun(2006)所建议的那样,这个研究比较了在非英语环境下的考生和那些在英语环境中的不同考生所取得的测试结果。为了能够确定Versant测试是否比其他英语水平测试更易受到语言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将Versant测试分数分别与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托福考试考生的托福成绩,以及在英语环境中进行托福考试考生的托福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对比两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在非英语环境中,Versant测试分数和托福成绩的相关性与在英语环境中的二者相关性并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语音识别技术 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 语言能力 二语评估
  • 简介:对汉语“词”的韵律语法特征进行探讨,发现“词”是一个跨层级韵律单位,它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韵律词,也可能是一个黏附词,但最大只能是一个韵律短语;“词”不等于韵律词,它可以大于或小于韵律词(即可以容纳三个以上的音节,也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但如超过三个音节,则必须保证音步运作时,其中的任何一个音节都不会落单。据此,我们从韵律语法的角度对“词”作了界定.即“有描写内容,且韵律上可以独立的成分”或“无描写内容,且韵律上无法独立的成分(独立语段的情况除外)”。

  • 标签: 音步 停顿 黏附组 韵律短语
  • 简介:主体的追寻和幻灭,在后现代语境中同样是德语现当代文学最喜爱的主题之一。在伯恩哈德、汉德克、施特劳斯、纳多尔尼和克拉赫特这里,主体通过多样的探寻方式和表现形式,成为凸显的表达对象和探讨的重要主题。主体问题,在这里也还是体现为人存在的意义问题

  • 标签: 主体问题 当代德语文学 意义
  • 简介:前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工序。作者通过对文章进行润色和“雕饰”,使文章的思想更加严谨周密,语言的组织表达更加准确凝练。可以说,熟练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这是文字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 标签: 文章修改 文字工作者 写作过程 基本功
  • 简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开始引入内容依托式教学,这体现了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整,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列举出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 内容依托式教学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文章考察发现言说动词“操”存在较为特殊的句法一语用表现,并在此基础上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言说动词“操”与言说动词“说”“提”的句法一语用差异,最后对与言说动词“操”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 标签: 言说动词 “操” 句法-语用
  • 简介:从符号叙述学角度看,仪式作为历史的指示符号,具有记忆保存,当下展演,作用未来三种机制,兼具记录类叙述、演示类叙述、意动类叙述三种叙述类型的特点。同时,仪式作为一种指示符号,既指涉着过去的对象,又向未来的解释项敞开,总之仪式牵连着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一个线性的时间向度。

  • 标签: 仪式 指示符号 叙述 线性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