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东西方的哲学存在深重的、似乎不可克服的不对称。长期以来,儒家哲学被视为一个从西方宗教意义衍生的传统,我们可以很顺畅地在西方框架内对它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而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代价。对中国进行概念化与理论化,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家职业偏见,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汤一介先生对哲学学科有着全球性和多元性的理解,对汤先生来说,哲学家的责任,是要用我们的文化资源,为更美好的世界创造新思想,生产所需的社会学识。在汤一介对中国哲学的解读中,人类道德和自然和谐——真、善、美——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汤一介的出发点和他采用的中国哲学中具有最广泛和最根本意义的特定范畴即是“天人合一”。汤先生将“天人合一”作为“真”或者也许可以说“真正的生存”意味着什么的终极来源的道德律令。随着汤先生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而出现在西方的书架上,新一代的年轻哲学家也将分享到这一学识与贡献。

  • 标签: 汤一介 互系性诠释 知行 情境 体用 天人合一
  • 简介:在一次培训学习中有幸听张克云教授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教育哲学视野及校长的哲学人生。张教授认为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对教育哲学问题的探讨。通过学习和反省自身教育实践,使笔者对学校教育管理有了新认识和感悟。校长应有思想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以,校长必须有思想。要思考把学校带向何方,把教育做成什么样,怎样做才能走出学校的发展之道。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细节,抓要点,

  • 标签: 做善于 哲学思考 善于哲学
  • 简介:作为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哲学家”地位,这是汤一介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难题。我们需要郑重地面对这个难题.认识到汤先生思想的基本底蕴是平正的理性精神,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接受则决定了汤先生的思考方向。汤先生尝试将传统及现代思想整合进一个综合的系统当中,且一直关注体系化哲学的建构,但又未采取体系化哲学的写作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抱有对于体系化写作的流弊的顾虑,另一方面还源于汤先生在最后几年里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生发出人类普遍价值的问题,而这又和他创建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的探索紧密相关。总之,汤先生的思想是诠释的、体系化的系统综合,尽管这一思想的综合并未完成,却给后来的思想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标签: 理性精神 唯物辩证法 天人合一 体系化哲学 中国解释学
  • 简介:“自由即创造力”这句名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呼号,它贯穿汤一介先生活动的一生;汤先生还较早地提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汤先生晚年又大力倡导建设“综合马、孔、罗”的新哲学;并特别强调在人类文化思想El益多元、同时文化寻根和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时代,树立“反本开新”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要实践先生“以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指示,使新哲学的建立成为现实。

  • 标签: 新儒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新轴心时代
  • 简介:李达全面地总结了唯物史观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唯物辩证法的传播,在学理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造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特别重视学者在思想理论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李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 简介:托克维尔在民主时代背景下对平等与自由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从平等优于自由、平等有潜在破坏自由的危险两个方面深刻彰显了平等与自由在民主时代的张力,同时也从出版自由、司法独立、结社三个方面为缓和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出了设想方案。托克维尔在民主时代对平等与自由关系的把握上,从理想状态到回归现实,从二者内在的紧张到解决方案的提出,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自由主义的立场着重突出了在民主时代如何保护自由的问题,而对于如何从实质上缓解平等与自由的紧张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对平等与自由关系的考察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理解和借鉴,有助于激发我们对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 标签: 民主 平等 自由 张力 托克维尔 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