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现存宋元方志中保存了关于地方行政制度、财政和军事组织方面的实例和资料,弥足珍贵。研究者更可进一步与明代方志中保存的相关制度加以比较,为考察南宋、元朝至明代嘉靖以前的国家体制和社会变迁提供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本文利用《大德南海志》、《潮州三阳志》、《潮州三阳图志》、《湟川志》等志书中宋元明之际财政结构变迁的珍贵信息,重点比较这一时期两税征收方式的异同及其所反映出纳税负担的变化。

  • 标签: 两税 征收方式 宋元明 累进税率 纳税负担 产钱
  • 简介:(道光)《徽州府志》是徽州府最后一部统志,也是现存徽州府志中资料保存比较丰富的一部佳志。该志卷帙浩繁、内容宏丰,在体例编纂上多有创新,书中保存了大量地区性史实及文献著录,为研究徽学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史料。

  • 标签: (道光) 《徽州府志》 马步蟾 价值
  • 简介:惠州民俗》体现以东江为特色的广东区域民俗专著。《惠州民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是广东省社会科学地方文化历史项目以及惠州市政府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惠州民俗研究”的成果著作。全书分导论,方言,生活风俗,节俗,人生礼仪风俗,游艺民俗,民间崇拜与祭祀风俗,行业民俗等8个大章共38节,45万字,146张彩图,

  • 标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区域民俗 惠州市 社会科学 2010年 民俗研究
  • 简介:<正>苏州府约束踹匠碑系研究清代前期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碑刻.康熙四十年(1701)刻石,碑长1.83、宽0.99、厚0.24米,青石质地,字体为楷书.现存碑文共31行,行81字.全文记录于下:苏州府约束踹匠碑康熙四十年江南苏州府正堂加三级石,为公叩宪

  • 标签: 州府 约束 资本主义 碑刻 楷书 江南
  • 简介:《重修广州府学碑记》现存广州博物馆。碑通高157厘米,横103厘米,厚11——15厘米,青石质。碑的正面左右两边线刻云彩纹饰,精美细致。碑顶成拱园形,高16厘米,上有篆体额文“广府黎侯重修文庙碑记”等十个字,为曾道唯所篆。其人在(康熙)《南海县志》卷12和(光绪)《广州府志》卷117中有传,是明末清初一位颇有声誉的地方官员。碑底正中有一高26厘米,宽40厘米,厚7——12厘米见方的插榫。碑内题一行,撰文者,篆额者和书丹者各一行,正文17行,碑末为题名。正书。现存地方史

  • 标签: 府学 篆额 地方史 青石质 南海县志 线刻
  • 简介:<正>《洪武杭州府志》是明代杭州的第一部府志,也是继宋临安三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杭州方志。作者是当时颇负文名的徐一夔。惜不久这部府志就散佚了。明嘉靖间,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谈及是书,但称“今不传”;明王圻纂《续文献通考》、清官修《明史》,均未著录此志。明夏时正作《成化杭州府志序》,虽提到“郡有旧志,洪武中郡学教授徐一夔所修,”但于该书的卷数、体例均无考。至于该志纂人徐一夔的事迹,《明史》本

  • 标签: 永乐大典 州府 洪武 方志理论 考证 咸淳临安志
  • 简介: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撰联赞欧阳詹“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明代理学名臣、乡贤蔡清为《欧阳行周先生文集》作序谓:“白是,闽士始知所向慕,儒风日以振起,相师不绝。迤逦至于杨龟山(杨时)、李延平(李侗)辈,分河洛之派,授之朱子,而正学大明,道统有归,吾闽遂称海滨邹鲁矣。

  • 标签: 地理分布 人才 州府 明代 欧阳詹 理学家
  • 简介:当代古城保护不可避免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背景下形成新的方法和实践。以临海台州府城为研究对象,结合规划实例对台州府城的价值特色、保护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在城市设计视角下的策略,为历史城区、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构建系统合理的保护框架。

  • 标签: 古城保护 城市设计 台州府城 历史街区
  • 简介:清廉州府治西南各有乾体、北海二市,形成三点一线的交通商贸格局;本文依据古文献结合文物、地理资料,论述海防重地乾体变为商埠缘起北海新兴,充当联结府治与深水港的枢纽。

  • 标签: 乾体 廉州城 北海 兴起 中转枢纽
  • 简介:明人丘潜在《南海县儒学记》里说:“南海在前代固若遐外,然今日则内地也……而中州之人亦孰敢藐然以遐外视之哉。”南海县如此,广州府属珠江三角洲其他各县亦莫不皆然。明代,广州府的教育事业远超前代,与此相适应的文人蔚起亦远超前代。成为文人蔚起的重要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转折时期 文人 广州市 明代 珠江三角洲 南海县
  • 简介:学界一向认为明代北运白粮赋役征收区域只有苏、松、常、嘉、湖江南五府,但却很少注意到杭州也承担了此项重役。在明代中后期,杭州作为北运白粮的征收地屡次被史书提及,这种现象甚至延续到了清代。究其原因,政府对白粮的重视与江南地区灾害频发,使得明廷不得已将杭州作为北运白粮征收的备选地。但是杭州北运白粮的征收并未制度化,造成杭州在此问题上其名不显、其绩不扬。

  • 标签: 杭州 白粮 赋税 明代
  • 简介:清乾隆版《汀州府志》是现存旧汀州府郡志中最为完整详尽的一部旧志,现经长汀县方志委组织人员点校编写,于2001年内由省方志委审定再版。下面,就清乾隆版《汀州府志》作一粗浅评介,并请教于同行。

  • 标签: 清朝 《汀州府志》 中国 福建 编纂工作 体例特征
  • 简介:由于《明史》只记载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改四川叙州府高县为高州,而漏载十二月又废州为县,给人以高州一直存在的假像。《清史稿》复加以穿凿补充,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又加以附和,以致1998年《高县志》、1998年《筠连县志》和1995年《珙县志》建置沿革皆载高州存在至明末清初,造成失误。今对高州始末加以考述,以正其误。

  • 标签: 明代 正德 叙州府 高州 考述
  • 简介:构建城市公共文化的云服务平台,是惠州在网络时代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趋势,公共文化云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规范服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其形成的大数据是改进服务、进行考评的依据.建构“惠州公共文化云”时,应该进行总体框架设计,明确实施、运行的责任主体,解决资金与技术问题,采取三阶段的平台建设步骤.

  • 标签: 公共文化云 大数据 公共文化效能 惠州
  • 简介:本文以漳州府城为例,分析了宋代以降理学文化空间不断扩张的主要动因。地方政治权力为理学文化空间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动力,而且为其不受佛教势力侵占提供了庇护。对理学领袖朱熹进行文化建构是提升理学文化空间权威性从而保障其进一步扩张的主要策略。宋以来蓬勃发展的庶民宗族组织构成了理学文化空间扩张的社会基础。

  • 标签: 宋明理学 文化空间 漳州府城
  • 简介:本文拟以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把有关徽州地区历史赋税资料与现代统计资料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就载籍时间断面数据的考查、纳税单位与耕地数据的区分、耕地面积"峰值期"的确定等几方面来探讨徽州特定时期的纳税单位能够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并以此为基点对嘉道时期的耕地面积进行再估计.

  • 标签: 徽州 纳税单位 耕地数据 峰值期 土地利用
  • 简介:晚清时期,由于战乱频发、连年灾荒,广州府官方赈济功能日渐式微。与此同时,该府民间义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乡绅、宗族、善堂善会通过设义仓、捐谷、施医赠药、平粜等救助形式,予以自救能力较差的乡民不时之需,构成乡村救济事业中的有力支柱。本文通过考察乡绅、宗族、善堂善会三个主体的赈济活动,对晚清广州府的乡村社会救济进行初探。

  • 标签: 广州府 乡村救济 士绅 宗族善堂善会
  • 简介:<正>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九月,候君集灭掉割据吐鲁番盆地的麹氏高昌王朝。当时,魏徵、褚遂良等列举种种利害关系,极力反抗唐置州县,并“劝立麴文泰子弟,依旧为国”。但唐太宗力排众议,坚持把唐王朝行之於内地的一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行之於高昌故地,由中央委任官吏,进行直接统治。此后,虽屡因形势的变化,多有周折,但太宗时所定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

  • 标签: 吐蕃 新唐书 府兵制 陇西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 简介:2月24日,惠州市政府在市区江北会议中心大会议室举办《惠州年鉴(2012)》撰稿员培训班。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

  • 标签: 年鉴工作 培训班 惠州 撰稿 年鉴研究会 中国版
  • 简介: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明中,文物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载休,作为历史和文明的延续,它以实物的形态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风俗、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和欣赏中国古文明的一扇窗口。按照笔者对惠州东平窑的了解,本文仅以东平窑出土瓷器为例,浅议其出土文物的收藏与鉴赏方法。

  • 标签: 惠州东平窑 出土瓷器 收藏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