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西藏的语言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自治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经过50年的发展,西藏的语言政策围绕藏语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围绕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两大主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贯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范例。

  • 标签: 语言政策 藏语文 民族政策 语言文字 通用语言 社会用字
  • 简介:格桑居冕(1927.12—2012.3),男,藏族,1927年12月26日出生于西藏拉萨市,祖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著名藏语专家。2012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 标签: 藏语文 逝世 格桑 专家 甘孜藏族自治州 教授
  • 简介:藏语的信息载体功能对藏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探讨它的信息载体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其信息载体方式,充分发挥藏语的信息载体功能提出了看法。

  • 标签: 藏语文 信息载体功能 信息载体方式 信息载体能量
  • 简介:我国西藏自治区有关藏语的立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的最后3年历经了两个阶段,进入21世纪的头一年,有关藏语立法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并对西藏的语言保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立法与科学实践的特点。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藏语文立法 语言立法
  • 简介:本文分十部分从不同角度将书面藏语动词(指词干本身,不包含后缀或其他附加成分)分为自主动词、不自主动词、结果动词、能否动词与形动词、及物动词与述说动词、不及物动词、情感动词与超越动词、自动动词、使动动词、互动动词与变化动词、判断动词、存在动词、领有动词与丰匮动词、趋向动词与致使动词、助动词、结构动词等小类,侧重探讨藏语动词作谓语时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

  • 标签: 书面藏语 动词 谓语 句子成分 语法
  • 简介:土族语中的藏语借词华侃土族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现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县。此外,还散居在大通、乐都、门源、都兰、贵德、共和、同仁及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肃南等地。现有人口191,624人(据90年普查统计)。土族有本民...

  • 标签: 土族语 藏语 蒙古语族语言 藏文 语音系统 土语词
  • 简介:藏语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析江荻1.1藏语的发凡大概是很久远的事了。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松赞干布一统雅鲁藏布江流域时,其祖先已有32代之期了。约始于公元前110年左右。当然,由于缺乏古代书面文献,远古的这段语言原始面貌已不可考,但是设想藏语远古存在的...

  • 标签: 理论和方法 汉藏语言 语言史 词汇扩散 声母 探析
  • 简介: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地区的藏语语音,据当地人语感.这一地区的藏话东通玉树州结古一带,南通玉树州囊谦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和索县一带。这里简称为玉树话。

  • 标签: 玉树藏语 语音特点 历史演变规律 韵母 声调 方言
  • 简介:<正>方言俚语都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但是它又不全然是由于地域原因而产生的语言变异,这是因为除了地域原因之外,隐藏在它们背后的还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原因。近两年,笔者因教学工作需要,接触到一些藏语的方言俚语材料。通过对其中部分材料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在研究这些方言俚语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联系社会与历史进一步加以分析研

  • 标签: 方言俚语 藏语 社会语言学 天峻 方言词汇 果洛
  • 简介:一、序言本人在整理藏语佛教经典时,从最简明的脚本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发现了一件文献,~①在其批注中称《栴檀瑞像传入中国记》是由回鹘语翻译过来的。~②实际上,我是1984年前后通过白井博之氏的介绍才认识和了解该文献的。当时,白井氏就教于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手中保留有4篇原稿及译文,他认为其中有"很多以藏语形式存在却又无法用藏语翻译的外来语"。

  • 标签: 回鹘语 藏语 译文 中国 瑞像 佛教经典
  • 简介:文章对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内公开出版的汉藏语比较研究成果①进行梳理,发现这10年间我国汉藏语比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成果丰硕,认为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回顾有助于把握中国藏语研究发展的动向,对今后的藏语研究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汉语 藏语 汉藏语 比较研究
  • 简介:藏语系诸语言中的动词"在"、"坐"、"住"是音近义通的同族词,它们大多是通过根词形态变体的分化构成的。这一个案反映出形态变体的分化是伴随汉藏语系语言形态的简化、消亡而出现的一种构造同源派生词的手段。了解这种构词手段可对汉藏语系中语义相关而语音相隔的同族词及同源词做出一种可能且合理的解释。

  • 标签: 汉藏语系 同族词 构词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5个单位共同发起筹备的第30届国际汉藏语会议于199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18个国家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另有40位各族中青年学者到席了会议。

  • 标签: 汉藏语言 语言学 北京 学术论文 语言类型
  • 简介:一、序言本人在整理藏语佛教经典时,从最简明的脚本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发现了一件文献,在其批注中称《梅檀瑞像传人中国记》是由回鹘语翻译过的。实际上,我是1984年前后通过白井博之氏的介绍认识和了解该文献的。当时,白井氏是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学生,在他手中保留有4篇原稿及译文,他认为其中有“很多以藏语形式存在却又无法用藏语翻译的外来语”。

  • 标签: 回鹘语 藏语 译文 中国 传人 佛教经典
  • 简介:问题缘起于2006年全国藏语标准语学术研讨会上,《制定藏语标准语方案》(简称方案)课题组提出的标准语的定义:“以拉萨书面读音为标准音,以卫藏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藏文传统文法为语法规则”。从语言学、语音学的角度看,该定义中除了通用至今的传统文法大家认可外,其余的都值得商榷。

  • 标签: 标准语 文化信息化 精神原点 价值体系 藏语 基础方言
  • 简介:对于理解中国西北「回」、「藏」族群文化长期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而言,分布在青海东部化隆、循化等地境内卡力岗山区的「藏语穆斯林」现象,确实能够提供出一个具有结合当代族群史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特色的观察案例。如果从族群溯源研究的观点看来,此一观察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论述面向:一、在历史记忆的展现方式上,「昔藏今回」或是回民祖源的争议,都必须面对藏文化如何与穆斯林文化并存适应的事实;二、从花寺门宦太爷马来迟于清乾隆年间至卡力岗传播伊斯兰教的传说开始,经过格底目、苏非主义等老教到今日伊赫瓦尼新教,当地宗教意识的变迁意义及其对于穆斯林我群意识所产生的形塑过程;三、当代大陆民族识别下,回族与藏族的法定少数民族身份,对于「藏语穆斯林」的族群认同意识的巩固,及其所引发的族群边缘研究意义的讨论。而这种以卡力岗「藏语穆斯林「的族群溯源研究的论述模式,亦有助于扩大并深化当代中国西北族群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

  • 标签: 藏语穆斯林 回族 卡力岗 族群溯源
  • 简介:2014年12月30日,中国网络电视台少数民族语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线仪式及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当天推出了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手机客户端,以及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视频网。其中中国网络电视台与青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藏语视频网”,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安多藏语、康巴藏语和卫藏语三种藏语方言电视节目的集成输出平台,将成为丰富繁荣藏区文化,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媒体宣传舆论平台。

  • 标签: 网络电视台 安多藏语 广播电视 视频网 中国 台联
  • 简介:一、“文化语文”是祝禧的语文教育主张,折射着她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日本哲学家、思想家中江兆民曾对哲学作过一个比喻。他说:“国家没有哲学,恰像客厅里没有字画一样,

  • 标签: 语文教育 儿童文化 哲学家 教育主张 思想家
  • 简介:2015年12月18-19日,钱梦龙语文教学研讨会·新西湖笔会暨钱氏执教《愚公移山》35周年纪念活动在福建省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位语文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致开幕词。

  • 标签: 读写教学 教学专业 著名特级教师 钱梦龙 国家教育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