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植物叶面大小直观反映了树木的生长状况,是林业经济应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因此快速准确地测量植物叶片面积对于调整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指导作物栽培密度获得作物高产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树叶面积测量提出了数字图像处理法、直尺测量法及蒙特卡罗计算法,对植物学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树叶面积 数字图像处理 蒙特卡罗方法 数学建模
  • 简介:交易费用经济学范式中的层失灵难以表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和冲突.本文在博奕论范式中重新定义了层失灵的概念,区分了层横向失灵和层纵向失灵,并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团队生产的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

  • 标签: 企业管理 科层失灵 博奕论 不对称信息 团队生产 外部性
  • 简介:版物理教材进人实验区使用已经八年时问了,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现在的苏版物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改革精神,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苏版物理茫然.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形式上按苏版物理教材教学,实际上穿新鞋走老路.因此,为了尽快熟悉并了解苏版物理教材,使教师克服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为此从对苏版物理教材的特色分析人手,谈一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标签: 物理教材 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教师 教育观念 创新意识
  • 简介:采用空心莲子草对印染废水进行修复,研究净化效果,并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植物修复前后的印染废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对水质净化具有一定影响,随时间的增加,污水的浓度降低,去除率逐渐增大。植物修复印染废水及在线监测技术是可行的。

  • 标签: 印染废水 植物修复 在线监测
  • 简介: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探究性实验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它是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在某些地方存在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

  • 标签: 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改进 探究性实验 创造性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研究
  • 简介:版初中物理教材使用已经一轮了,作为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我深有感触.新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改变学科本位,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在使用过程中,

  • 标签: 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 科学使用 教材使用 课程资源 教学内容
  • 简介:经过了多年成功的合作,韩国的Songwon工业有限公司和瑞士的莱思国际有限公司已经达成协议于2008年1月31日结束在抗氧剂方面的合作关系。这一决定是双方根据全球市场的发展再次定位战略的结果。

  • 标签: 合作关系 抗氧剂 全球市场
  • 简介:自2003年使用苏版初中物理教材以来,深感使用教材的过程是对《物理课程标准》深入学习和认识的过程,是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把握好教材使用的实践过程,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成长过程.

  • 标签: 物理教材 初中 课程标准 教学观念 教材使用 成长过程
  • 简介:一本好的物理教材,必须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还必须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苏版初中物理教材可以说是兼顾了这两个方面的一套好教材,这也是它被很多省市广泛选用的重要原因.本文列举几个案例谈谈苏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章节衔接特色.

  • 标签: 中学 物理教学 教材 案例
  • 简介:怎样既廉价又方便地获得电能,是19世纪科学家们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的课题.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成功地实现了“电生磁”的实验,即发现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发生偏转.在此基础上,当时不少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并由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磁针之所以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

  • 标签: 法拉第 科学家 通电导线 奥斯特 实验 偏转
  • 简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简称苏版《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苏版《物理》教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密切结合,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 标签: 《物理》 九年义务教育 实验教科书 初中 课程标准 科学技术
  • 简介:2009届高三学生正在进行积极紧张的备考,在高三文数学复习中,我们发现文科同学虽然明确数学学科将在“3+2选修”高考模式中所占的份量,前期投人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作好复习策略的调整,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十忌”就应引起注意.

  • 标签: 数学复习 文科 高三 高考模式 数学学科
  • 简介:目的:探究季铵型聚合物CO2解吸附过程温度和CO2浓度等变量对解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空气CO2捕集供给植物增产的耦合方法,降低空气CO2捕集与利用的能耗与成本。创新点:1.基于变湿吸附技术,探究了季铵型聚合物CO2解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2.获得了CO2作为气肥供给植物增产的关键影响参数;3.建立并优化了空气CO2捕集与植物利用的耦合模型。方法:1.通过CO2吸附平衡与动力学实验,获得季铵型聚合物CO2解吸附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常数的影响参数;2.通过植物CO2吸收实验,获得CO2供给植物增产过程中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3.通过理论推导,构建解吸附CO2浓度与吸附剂质量、温度以及吹扫气流量等的关系,获得空气CO2捕集与植物增产的耦合模型并计算CO2捕集的能耗与成本。结论:1.季铵型聚合物材料吸附CO2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解吸附动力学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CO2供给植物增产的最佳浓度和光照强度为1000ppm和8000lux。3.基于优化的空气捕集与植物利用的耦合算法,CO2的捕集能耗与成本分别为35.67kJ/mol和34.68USD/t。

  • 标签: 直接空气捕集 解吸附动力学 温室 CO2气肥 成本分析
  • 简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2)通过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会连接简单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 标签: 串并联电路 教学实录 连接 物理 串联电路 实验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需要电力行业不断增加供给,自动化技术对推动电力系统发展,降低成本与能耗,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人们对电能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相关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以保证电能供应的连续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电力自动化的应用系统。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应用
  • 简介: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的《平面镜》这一节中,有一幅“浇不灭的烛焰”的图片,显示一支蜡烛正在水中“燃烧”所示,网上也能找到演示这个实验的视频,但好多老师无法在课堂上演示这一实验,原因是学生会看到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从而使实验失去悬念,笔者经过反复思考、改进,使本实验可在课堂上演示且效果极佳,

  • 标签: 物理教材 实验 初中 平面镜 光现象 演示
  • 简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苏版”)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苏版”实验教科书的编写能够全面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并努力为实现“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服务.“苏版”教材的编写努力避免把教材作为知识传承的唯一载体,力求担负起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任务,它反映了教材编写组二度创新的过程,

  • 标签: 教材编写 九年义务教育 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传统 科学技术
  • 简介:利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植物病虫害传播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种不同病虫害来源的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给定的情况下,无论病虫来源于自身还是外界,植物病虫害的传播均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不同状态元胞占有率相近;相同参数下,同病虫来源于自身相比,植物病虫从外界入侵时,植物被感染的变化率较低,病虫害传播路径较有规律,有利于病虫害源的确定和病虫害的治理。

  • 标签: 元胞自动机 植物病虫害 传播 计算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