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声音反映人的身心状况,有些人因声音异常来就诊,结果被检出患癌症和心脏病。”日本国际医疗福利大学东京声音中心福田宏之所长这样认为。原来,连接声带和大脑的神经中,有一根伸展到左胸的心脏附近,如果肺、食道、心脏等患肿瘤,这根神经会受压迫而导致声带麻痹不能发声。因声音异常到五官科就诊的人中,有10%是因声带麻痹引起的,其中30%的人被检出患癌症。许多人因声音嘶哑到医院就诊,结果往往被确诊患食道癌。

  • 标签: 发声练习 健身方法 疾病预防 声带麻痹 食道癌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发声原理、发声障碍的分型,详细介绍了发声障碍评估指标的测量、临床含义等内容,为临床制订有效的发声障碍矫治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发声障碍 评估指标 评估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由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发声困难,以不规则和非控制性的发声中断为特征性表现,伴有发声费力。有报道其患病率约为1/100 000,中年女性多见,我国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10.3,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根据受累肌群和临床特点,SD可分为3个类型,其中内收型(ad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dSD)最常见,约占SD患者的80%,外展型(ab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bSD)和混合型(mixed spasmodic dysphonia,MSD)较少见。目前,对S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上,而对病理生理学的探索相对有限,临床诊断也因缺乏标准而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喉科医师、言语病理师及神经科医师的多学科合作。

  • 标签:
  • 简介:春节期间常常要走亲访友,或者在家中接待客人,令宝宝身处的环境难免嘈杂。音乐具有一定程度的安抚作用,无论是可以随身携带让宝宝抓握拍打发声的音乐玩具,还是安放在家中能够脚踢发声的音乐游戏垫,或者放在床头的音乐床铃,都可以通过音乐传达愉悦的心情,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是不错的陪伴玩具之选。

  • 标签: 音乐 玩具 发声 春节期间 注意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助讲器 在 无喉患者发声中的应用 效果 。 方法 : 患者在使用 助讲器 三个月后按照发出声音的清晰度、使用助讲器的熟练程度、语句的表达能力以及对话距离辨别度等四个指标来进行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属于及格及以上等级,四级为不及格。 结果 :选取的 2019 年 1 月至 6 月我院 300例无喉患者中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有 243例占比 81%,二级的有 3 6 例占比 1 2 %,三级的有 9 例 占比 3%,四级的有 12 例占比 4 %,总体及格率(一级、二级和三级)为 9 6 %。 结论:助讲器 对 无喉患者发声的 语言恢复能力有显著效果 [1] 。

  • 标签: 助讲器 ( 电子喉 ) 无喉患者发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1例4月龄早产婴儿继发性声门下囊肿的诊疗过程。患儿早产、气管插管病史明确,表现为气促、喉喘鸣、呼吸困难加重,电子喉镜及CT检查提示声门下囊肿。全麻诱导时出现插管困难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内镜下完整切除多发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声门下囊肿。术后1个月、5个月复查,患儿均无呼吸困难症状,无声嘶,电子喉镜检查示未见囊肿复发及声门下狭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病人食管发音训练效果。[方法]选择喉癌行全喉切除病人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食管发音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食管发音18例(90%),无食管音而最终失声2例(10%),成功发音病人中语言清晰、连贯性好的12例,能简单说词的6例;对照组能完成日常简单生活交流的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72,P〈0.01)。[结论]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成功使病人对术后生活充满了希望,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术 食管发音训练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声带息肉和小结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声带息肉和小结术后发声障碍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嗓音训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嗓音障碍指数(VHI)(22.31±9.45)优于参照组嗓音障碍指数(VHI)(45.36±12.56),其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22%),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嗓音训练可以纠正患者不良反应习惯,促进小结术后发生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声带息肉 小结术 发声障碍 嗓音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材为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言语发声行为评估素材为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themeaningfuluseofspeechscale,MUSS)。评估分别在术后开机时和开机后1、2、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1)全体受试儿童IT-MAIS、MUSS总分随着CI使用时间的增长逐步增长(ANOVA,p〈0.05);(2)术前残余听力水平对前6个月IT-MAIS得分影响显著(ANOVA,p〈0.01),对MUSS得分未见影响作用(p〉0.05)。(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显著影响术后IT-MAIS、MUSS得分。开机后3个月训练组IT-MAIS得分高于非训练组得分(p〈0.05)。9、12个月时训练组MUSS得分与非训练组MUSS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1)在听觉行为方面,随着CI使用时间的延长,受试儿童总体听觉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在3-9个月时有显著增长;在发声行为方面,受试儿童在CI植入6个月以后开始用言语方式表达。(2)术前残余听力在受试儿童CI使用前6个月时对听觉行为有影响作用,9个月以后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对受试儿童的言语发声行为未见显著影响。(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体现出重要作用。

  • 标签: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康复 听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中应用发声量化训练对嗓音学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1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共计选取10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和观察组(n=50,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发声量化训练),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嗓音学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础音频、MPT、基础围扰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基础音频、MPT、基础围扰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中应用发声量化训练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嗓音学质量,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声量化训练 声带息肉手术 嗓音学质量
  • 简介:摘要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声带麻痹(VCP)是其罕见并发症,目前仅有少数病例报道,部分患者以VCP起病,容易漏诊。本文报告1例SLE合并VCP的病例。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并发症 声带麻痹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声带小结发声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嗓音训练,比较治疗前后自行对生理(P)、功能(F)、情感(E)等VHI评估结果以及最长发声时间(MPT)、基频微扰(jit-ter)、最高基频(F0-High)、最低音强(I-Low)等嗓音声学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在P、F、E等VHI评估和MPT、jit-ter、F0-High、I-Low等嗓音声学各指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应用在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发声障碍。

  • 标签: 嗓音训练 声带小结 发声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头颈部肿瘤的第2位,在男性肿瘤中排在第11位。目前,晚期喉癌的治疗仍以全喉切除为主,患者因而丧失言语功能,不能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

  • 标签: 喉癌 喉全切除术 食管发声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声困难采用音乐疗法对患儿康复护理过程当中的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发声困难患儿64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音乐疗法,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共识声学语音评价、声学语音质量、儿童语言障碍指数以及患儿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96.9%高于参照组患儿依从率78.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对发声困难患儿的具有显著改善效果,患儿对该种方式的依从性较高,可逐渐改善患儿发声正常。

  • 标签: 音乐疗法 发生困难 康复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发声训练与规范化护理在声带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存在声带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规范化护理,研究组则接受规范化护理联合量化发生训练。对比两组护理后嗓音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的音长持续和最高基频分析结果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基频微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声带息肉患者,采取量化发声训练与规范化护理,利于提升其发音质量,促进其嗓音康复,该联合干预模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量化发声训练 规范化护理 声带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并发声带粘连手术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儿童喉乳头状瘤并发声带粘连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50例患者经针对性护理(观察组),一组50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结果:手术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P<0.05);术后自主发声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1.14±0.1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3.48±0.85分),(p<0.05)。结论:在儿童喉乳头状瘤并发声带粘连手术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恢复声带正常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儿童 喉乳头状瘤 声带粘连 手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tus)又被称作是次健康状态、人体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等,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处在疾病和健康中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虽然机体目前还没有确切疾病,但其躯体与心理均产生了各种不适感觉,表现为力不从心、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等生理状态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睡眠质量 心境状态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