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持续分娩实施自由体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的298例持续分娩的初产妇实施不同体位分娩研究,根据体位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9例,试验组采用自由体位的持续分娩,对照组采用截石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异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试验组发生异常产程的发生率(45.0%)明显低于对照组(65.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51.0%)明显多于对照组(2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自由体位的持续分娩可以减少异常生产,而且顺产率高,产程时间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分娩 自由体位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的产程特点和分娩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24例持续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资料,。结论持续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对持续应做到早诊断、及时处理,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枕后位 持续性 分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俯卧矫正转至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患者62例通过侧俯卧指导改变孕妇的体位来纠正胎儿的胎位,对比两组患者的胎位纠正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胎位矫正率为72.58%,对照组产妇的胎位异常的矫正率为54.84%,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2.9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32%,观察组产妇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的产妇来说采用侧俯卧合理的指导方式能有效的纠正其胎方位,减少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分娩中推荐使用。

  • 标签: 侧俯卧位 枕横位 校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横(助产对策。方法选取160例横(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的产妇采用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之后再进行胎位纠正,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和宫颈水肿发生率低,第二产程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率,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横(的产妇助产时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

  • 标签: 枕横(后)位 助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持续横(),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在活跃期,通过采取“纠正横()法”,能促使胎方位转正,缩短产程,提高自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轻母婴危害,利国惠民,操作方便易掌握.关键词纠正;胎方位;降低;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7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1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变体位促进胎儿的自然分娩.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住入我院,正常、足月、单胎妊娠,经B超诊断或经腹部触诊、胎心音位置等检查,证实为(横),(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的产妇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给予体位指导,必要时徒手转胎头处理,实验组自由体位,两组其他处理相同.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少于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评分无差异,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体位促进胎儿的自然分娩.关键词体位;;分娩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颅脑外伤PVS患者29例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β-内啡肽(β-EP)、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β-EP、MCA血流速度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持续植物状态属于比较棘手的症状,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建议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脑脊液β-内啡肽水平及MCA血流速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低钾血症发生的病因及行高浓度、大剂量补钾治疗的可行。方法对一例烧伤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行超大剂量、高浓度深静脉控制补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对影响生命的严重低钾血症患者行高浓度、深静脉补钾是安全的。结论常规治疗不足以纠正威胁生命的严重低钾血症时行高浓度、大剂量、深静脉补钾可能会纠正低钾血症,挽救生命。

  • 标签: 低钾血症 超大剂量 补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的安全及疗效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延续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腹膜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用药知识、操作技术以及饮食食盐控制的评分中都优于对照组,而且恢复劳动能力的患者占比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在延续护理中,可以掌握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有助于劳动能力的恢复,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等,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腹膜透析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穿刺48小时内是否行去的头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体位舒适度进行评价.方法120例(ASAI~Ⅱ级)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n=60)实验组(S组)术后不行去平卧,但在6小时内不能坐起;对照组(T组)术后严格去平卧6小时,且不能坐起.分别于术后6h、12h及24h对两组患者的头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体位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与S组相比,T组各时间点头痛评分,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S组相比,T组体位舒适度在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行去头痛发生率较去平卧并未升高,且患者感觉更为舒适,更利于术后护理,有推广价值.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CSEA);体味舒适度;去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8-02

  • 标签:
  • 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危害大。近年来,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肺静脉隔离(PVI)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愈率较高,而在持续房颤和长时程房颤患者中疗效一般。本综述主要探讨针对持续房颤患者的最新辅助消融策略及其机制,包括线性消融、复杂碎裂心房电位(CFAE)消融、神经节(丛)消融、主频率消融、转子消融和与房颤触发相关的其他解剖点消融。

  • 标签: 心房颤动 消融技术 辅助消融
  • 简介:摘要传统的临床药学在使用过程中,仅仅表现在医师为患者提供简单的药物咨询,并不能体现临床用药是否具有显著的有效。随着临床实用药学学科的不断完善,其发展形势也开始被广泛关注。临床实用药学主要是对合理性用药、临床实用用药的综合总结,其在临床中具有社会、实用、综合以及实践的特点。临床实用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临床实践,而实用则是药学能够稳固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现阶段临床实用药学学科的新形势即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科的活力以及创新,在临床实践的同时,有目的的对药物使用中的各项问题进行解决,走一条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标签: 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 可持续性发展 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4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人文关怀理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基础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基础护理质量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中融入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 ICU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者持续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舒适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 ICU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人文关怀护理对ICU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心理需求、家属需要、环境满足等方面给予持续人文关怀护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疼痛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改善,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ICU患者,采用持续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探究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有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之上,加入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基础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治疗结束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和焦虑情况。结果我们能够看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舒适度,焦虑程度情况中,比对照组要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ICU患者实施持续人文理念,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护理 人文关怀 持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和对照组35例(采用ICU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达到了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焦虑程度(3.64±0.69)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89±0.47)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对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持续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 ICU 病房护理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