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心室电位的概念心室电位(venlrieularlatepotentials)指发生在心电图上QRS波终末部并延伸到ST段内的延迟的心电活动。利用信息叠加技术(Signal—Add),用具有高分辨性能的记录器将电位记录下来,这种电位即称电位。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心电活动 QRS波 叠加技术 利用信息 电位记录
  • 简介:语言发展迟缓几种情况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迟缓可能表现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

  • 标签: 发展迟缓 语言 发育 医学
  • 简介:有的人如果牙齿长得不好看.往往要把过错归咎于小时候的不良习惯。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我们不能因为小时候没有保护牙齿而自暴自弃,人越老越要为自己的口腔健康负责。

  • 标签: 牙齿 口腔健康 研究结果 不良习惯 过错
  • 简介:孙思邈在《养生铭》中提到:“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其意思是,晚上不能醉酒,早上不要生气,这才是养生要诀。在中医看来,酒性温,具有行散的作用,而夜晚是人体阳气收敛的时候,夜醉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导致身体疾病丛生。同时,夜间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对酒精的代谢减慢,夜醉会加重对人体的伤害。醉酒还会对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胃等造成伤害。

  • 标签: 不生气 醉酒 人体新陈代谢 生理规律 身体疾病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妊娠期妇女,其中中期妊娠妇女(孕周13-28)148例,晚期妊娠妇女(孕周29-40)152例,记录全部产妇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有144例妊娠期妇女出现了异常心电图情况,出现率48.0%,其中妊娠中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50例,出现率33.7%,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94例,出现率61.8%,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例高于妊娠中期妇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45例、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17例、室性早搏15例、房性早搏7例、短P-R间期32例,ST-T改变24例,其它4例。结论妊娠晚期及中期心电图易发生异常,特别是妊娠晚期,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较高,排除正常生理改变应加以关注,避免妊娠期妇女发生合并心脏疾病,保障妇女妊娠期间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妊娠中 晚期心电图分析临床意义
  • 简介:正常幼儿4~10个月大就开始长牙了,可玲玲都11个月了,第一颗乳牙还没长出来。看着其他同龄的宝宝都长出了几颗牙齿,妈妈十分着急。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玲玲出牙迟可能跟她的营养状况有关。因为还没长牙,家长一直只给玲玲吃糊状食物,缺乏咀嚼锻炼,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她的出牙。

  • 标签: 出牙 幼儿 营养状况 检查后
  • 简介:<正>如果某个晚上,先上床的女人说自己太累了,不想做爱,她不是在找借口,而是她体内的"性爱生物钟"起作用了。英国《每日邮报》一篇最新报道指出,女人晚上的性欲高峰要比男人早,因此女人更希望早点上床享受激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57名被试者8周的睡眠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过隔离外界干扰,使这些人的生

  • 标签: 睡眠状况 《每日邮报》 被试者 每日邮报 睡眠周期 享受性
  • 简介:古话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等于砒霜”。虽然晚上吃姜并不真像砒霜一样有剧毒,但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养生的真理:早上要吃热性的食物,而晚上吃热性食物则对身体有害,应吃一些凉性的食物。

  • 标签: 热性食物 保健知识 饮食健康 营养学
  • 简介:有一次,一位律师朋友在一个州最高法院打官司,最后,他并没有赢,法官却把他拉到一边,称赞他的辩护状写得非常好。“虽然它们最终没有说服我,”法官说,“但是,你的辩护状读起来让人愉快。”

  • 标签: 保健法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 简介:为了了解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巨脾型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后能否纠正脾功能亢进,我们对105例血巨脾有手术指征和105例因血脾切除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对比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切除患者 巨脾 患者血常规
  • 简介:口服或外用激素类药物黄体酮为孕激素类药物,可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这一点和服用避孕药的原理是一致的.

  • 标签: 激素类药物 促黄体生成激素 抑制 内膜转化 发育成熟 垂体前叶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研究者是否会在工作时间之外向BMJ提交手稿和同行评议意见,以及这种状态是否随时间有所变化。研究设计观察性研究,选择2012至2019年提交的、能确定作者地址信息的研究手稿和同行评议意见。设施两个大型综合性医学刊物使用的在线提交系统。主要终点指标在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每天不同时间段提交的手稿和同行评价(以区分清晨和深夜提交的文档)。使用Logistic回归预测手稿和同行评价在周末或节假日提交的概率。结果研究分析了49 000篇以上手稿和76 000篇以上同行评议。手稿或同行评议在周末或节假日提交的概率随时间的变化很小。与同一周工作日作比较,在工作小时之外提交文稿的比例非常高:周末概率平均为0.14~0.18,节假日工作概率是0.08~0.13。不同国家研究者之间的区别具有明显特征性:中国研究者最常在周末和午夜工作,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科研人员更可能在工作日和一天的中午提交报告。结论长期存在的国家之间的差异表明,"过度工作的文化"是实际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发性佝偻病。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诊断发性佝偻病患儿67例,通过问诊、常规体格检查、骨骼x线和血生化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7例患儿均给予VD和钙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生化指标正常,少数患儿骨骼畸形略有纠正,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发性佝偻病一旦发生骨骼畸形,很难恢复,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本病至关重要。

  • 标签: 晚发性佝偻病上升趋势学龄前儿童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型癫痫性痉挛(LOS)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治疗LOS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LO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EEG)、影像学、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及分析统计。结果共纳入35例LOS患儿,痉挛发作起病年龄为18个月~11岁,中位数为42个月。病因学方面,症状性LOS 21例(60.0%),隐源性LOS 14例(40.0%)。首次发作表现为癫痫性痉挛发作者13例(37.1%)、全面性发作者11例(31.4%)、部分性发作者10例(28.6%)、肌阵挛发作者1例(2.9%)。痉挛发作中,屈曲型15例(43.9%)、伸展型11例(30.4%)、混合型9例(25.7%)。痉挛发作可为全面性或局灶性发作。EEG方面,12例(34.3%)EEG背景正常、18例(51.4%)EEG背景偏慢、5例(14.3%)EEG为高度失律。3例符合Lennox-Gastaut综合征,其余32例不符合现已定义的癫痫综合征。治疗方面,35例患儿中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者18例,其中9例添加钠离子通道阻滞剂;17例添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截至末次随访时,无发作者8例、发作减少≥50%者17例、发作减少<50%者3例、发作无减少者7例。结论LOS多为症状性,常合并其他发作类型。多数LOS患儿EEG无高度失律,局灶性放电以颞区或额颞区为主,多数为难治性癫痫。LOS在痉挛发作的起病年龄、病因、EEG特征方面均与West综合征不同,应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癫痫性痉挛,晚发型 临床特点 脑电图 治疗
  • 简介:

  • 标签: